50~100万人的大城市,共43个,合计占全国城镇人口12.0%,比重有所减少。
20~50万中的中等城市,共192个,合计占全国城镇人口22.0%,比重比过去大幅上升(1982年仅为14.3%)。这主要是一大批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县改市的缘故。此外,中等城市人口规模适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要求的规模不大,又没有过于沉重的改造老城区的负担,因此大多颇具经济活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超常的高速增长。
20万人以下的小城镇,包括373个市和17 282个镇,合计占全国城镇人口40.0%。该比重比过去减小,原因主要是大量居住在镇的地理实体内的农业人口,虽然已从事或兼营非农产业,但无法在日常户籍统计中自行取得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的身份。80年代以来,全国镇的数量增加了好多倍,而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却增长甚少,这其中显然有某种程度的失真。但不管如何,短时期涌现出1万多个小城镇,在中国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中,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中国的城镇化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国际上仍是一个相对后进的国家,不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1950年的水平或发达国家平均1900年的水平,因而亟待今后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城镇化这一国际大趋势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的认识,其次是要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处理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这方面,既要看到大、中型城市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要看到小城镇具有密切联系农村、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效益。对这二者畸轻畸重,均不利于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的主要枢纽,起着中、小城市难以替代的“龙头”作用和“中心”作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2亿多人的国家,现有百万人口大城市32个,数量虽然不算多,一个省不过分摊到一个,而中国几乎所有的省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些很大的国家。从最大城市上海的规模来看,其市区总人口略多于1000万,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尚不足1%,这一比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低,不是低一点点,而是低了很多。全世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有七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而该比重在中国以市区非农业人口计为十七分之一,以市区非农业人口除以0.75的修正系数计亦仅为十四分之一,相差整整1倍。这些都说明未来中国的大城市仍应有合理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当中国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时,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中,可能是一个较恰当的比例。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在过去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十余年出现带有一定补偿性的超常增长,是个很合理的现象。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着分散、占地广、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的弱点。今后几十年中,全国预计将有几亿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其中大部分都将由小城镇吸纳,因此需从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加强发展小城镇的问题。这种加强,一是量,二是质,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小城镇的数量还应逐步增多,其中要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较优者进行有重点的建设,尤其是全国现有1700多个未改市的县,其人口达7.1亿,它们中的大部分县城如果能在若干年内逐步达到20万人左右的规模,合计可聚集2~3亿城镇人口,这无疑将在中国乡村人口的城镇化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目前上海郊县农村正在实施“三集中”,即工业向(市、县级工业)园区集中,耕地向(不同所有制的专业)农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其他地区的农村也应逐步朝这个方向发展。
下个世纪中叶,当中国人口总量攀上约15.7亿的历史峰值时,平均城镇化率按低标准应达60%,即相当于发达国家1960年的平均水平,大体上可认为是“中等发达”。在现有水准上,城镇化率用半个世纪时间翻一番,应该是完全做得到的。届时全国城镇人口为9.4亿,比1995年增长近1.7倍,乡村人口为6.3亿,减少四分之一以上。前者的增量中,属于自然增长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而近九成将属于乡村人口的城镇化。21世纪中叶,全国10%的人口将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5%在50~100万人口城市中,10%在20~50万人口城市中,35%在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中,其余40%为乡村人口,但其中近半数可望实现经济活动非农化。
本文标题: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