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河西走廊
广义的河西走廊地区(亦称河西地区或祁连山马鬃山地区)系指甘肃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在行政上分属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和金昌、嘉峪关两市,以及青海省祁连县的一部分。东起乌鞘岭西到甘新交界处,南以祁连山、阿尔金山分水岭为界,北至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在地理位置上处在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的边缘,大致位于北纬37°17′~42°48′,东经93°23′~104°12′之间,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狭义的河西走廊是指祁连山和走廊北山之间的平原地区,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绿洲分布区和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河西地区光热、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非常有利于原材料工业、灌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河西走廊地区在近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社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已经建成了一批以有色金属、钢铁、石油等为骨干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甘肃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河西走廊地区以其雄厚的工农业基础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逐渐成为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单纯以开发绿洲农业为主,总的来说,地方工业基础差,乡镇企业起步晚,产值比例低。近十多年来,地区经济发展虽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是“二元结构”明显,关联度差,经济效益低,特别是绿洲地区,“高产穷队”、“高产穷县”极其普遍。河西走廊由于地处干旱区,水资源非常有限,单纯的绿洲开发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尽合理,造成了内陆河流域上下游和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当地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新欧亚大陆桥、兰新铁路复线和宝中铁路的贯通,干(塘)武(威)电气化的实现,给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条件。千里河西走廊区位优势突出,不但是西进东引的咽喉要地,也是我国21世纪初经济建设重点向西北地区转移的纽带和依托。因此,河西走廊如何根据本身的优势和条件发展区域经济,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治理和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标题:河西走廊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1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