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经济地理 > 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4)

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4)

时间:2010-01-29 02: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应该看到,山区在林业、畜牧业、采掘业、旅游业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其人口承载量都不大,而在可以大量承载人口的种植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上,山区比平原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种劣势在相当程度上是天然的,难以改变的,不承认这一点,恐怕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人口的适度减压对山区确是必要的,否则将很难促其从根本上转入良性循环。在一些生存与发展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特别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山区,连温饱也很难实现。因此适当调整山区、平原的人口比例,不仅有必要,而且在改革开放已十几年的今天也是有其可行性的。

  首先中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正逐步增大山区开发性扶贫的力度,先富起来的平原地区有义务有必要也有能力支持山区,除资金、技术、文化外,也应包括在劳务市场的开放上向山区适度倾斜。其次平原人口迅速老龄化,加上劳动力的结构性缺口,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第三,人口迁移流动已有很大发展,今后可望进一步扩大规模。第四,平原地区不仅工业开始起飞,农业潜力也很大,吉林、黑龙江、江苏等省粮食均有富余,这将为山区人口减压提供宝贵的物质空间。

  近十余年来,应把人口合理再分布作为山区脱贫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有了普遍的共识,不少地区已做了大量工作,如甘肃、宁夏、广西、广东、福建、山东、山西、河北、辽宁、浙江等,其中搬迁移民人数即达100余万,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当然,山区人口再分布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要随着国力增强,逐步、适度、有序地进行,若想一下子就对山区、平原的人口比例作大调整,则肯定会事与愿违。

二、人口的城镇化

  人口按其地域分布类型区分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大类。人口的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对之起制约作用的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此外,政治、历史、地理和人口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国际上对于城镇人口的定义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中国其统计口径也多次发生变化。1990年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对此规定了两种统计口径:第一口径以市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为城镇人口;第二口径以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未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以及未设区的市所辖的镇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为城镇人口。按第一口径统计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53.2%,以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衡量,该比重明显过高,原因就在于它计入了大量乡村人口。按第二口径统计的城镇化率为26.2%,作为一个全国平均数,它比较符合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与其他同类型的国家也较近似,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第二口径也有缺陷,主要是它对设区的市和未设区的市采取了双重标准,从而降低了不同城市之间以及不同省、区之间的可比性。为资弥补,可采用在统计上最具连续性和可比性的市镇非农业人口为基数,考虑到市和镇皆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农业人口,再除以某一修正系数,以此来确定城镇人口数量。在本书中,该系数定为0.75,即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75%,农业人口占25%。这里所说的农业人口,指的是常住人口的 户籍统计口径,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按照上述办法修正的城镇人口数字,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演变规律及地域差异。

  旧中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很低,新中国建立后才真正迈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据此可划分出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到1960年。期内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51年的11.8%上升到1960年的19.8%。在1957年以前,发展态势基本上是健康的,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较好的相互促进作用。但此后出现了“大跃进”的失误,城镇人口增长过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本文标题: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7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