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经济地理 > 交通网布局

交通网布局

时间:2010-01-29 02:1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三节 交通网布局

一、运输网地区分布

  1.交通网的通达性大为改善

  经过40多年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逐步延伸,通达到绝大部分地区。铁路网已通到西藏以外的各个省市区。其中福建、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6省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才修通铁路。目前全国640个城市中75%都有铁路沟通,公路已通至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城,并通达98%的乡和80%的村。具有航空设施的城市130个,并可较方便地服务于周围邻近城市和地区。利用运输线路及其它道路,全国通邮乡(镇)占95.5%,通邮的行政村也占96.2%。在78.8%的乡镇设立了邮电局所。

  2.运输网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区分布逐步展开

  如前所述,在50~70年代以西部和中部地带交通建设为重点,比重上升,80年代以来建设重点东移,东部地带发展加快,而中西部仍在大规模进行。首先按照东、中、西三大地带分析,三大地带水陆运输线(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都有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西部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其比重从1952年19.5%增加到1995年的28.8%。尤其铁路的比重增长最多,从仅占5.4%达到24.4%。详见表7.3。运输网密度按面积计东、中、西 依次变小,每百平方公里分别有37公里、16公里、7公里。按人口计东、中、西依次增大,每万人有9.9公里、10.3公里、13.8公里。

表7.3 三大地带水陆运输线分布(千公里)

  

  注:1.本表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作者分析;2.数据不包括台湾省.

  按六大区分析,西南、西北和华北三大区的分布比上升,华东、中南有所下降,东北下降最多。1952年至1995年水陆交通线里程增长高于全国增长率(5.41倍)的是西南(8.68倍)、西北(7.04倍)、华北(6.89倍);低于全国增长率的是中南(5.22倍)、华东(4.62倍)和东北(3.25倍)。

  按省区市行政单元分析运输网分布密度,可划分为四个级别地带:I级密度地带最高(35公里/百平方公里),计有东部沿海6省、京津沪三市及台湾省;Ⅱ级密度地带较高(21~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共有8省,分列于I级地带的北侧和西侧,有皖、赣、湘、鄂、豫、晋、冀、辽;Ⅲ级密度地带较低(10~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共有8省区,即桂、黔、滇、四、陕、宁、黑、吉;

  Ⅳ级密度地带最低(低于 10公里/百平方公里),计有内蒙古、甘、青、新、藏5省区。内河航道主要分布于三江和两河。其中长江干流和八大支流航道(包括淮河和京杭大运河)长7.29万公里,占全国之2/3。珠江和黑龙江航道分别长1.4万公里,0.37万公里,分布于南北两端。

  原油管道以大庆、胜利、华北、辽河、克拉玛依等油田为中心,通向加工中心或港口,天然气管道主要分布于四川。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只有格尔木至拉萨线。

二、干线运输网与运输枢纽

  1.主干线网

  由不同运输方式干线组合而成的主干线,构成综合运输网的骨架,是区际交流的主要通道,连接了各个经济中心城市和主要工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七纵六横大通道。在分布上北方多于南方,东部多于西部。

  七大纵向通道:

  (1)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通道。由陆路、海上和空中三种交通干线组成。陆路有哈大铁路和大庆油田经铁岭、分别通向大连港和秦皇港的原油管线,公路国道包括102线(哈尔滨—沈阳)、202线(沈大)、204线(烟台—上海)、324线(上海—广州)。海上包括沿海南北航线,连接了沿海所有港口。空中航线以上海、广州、大连等沿海航空港为基地。该通道既是我国北方煤和原油等大宗物资南运以及关内外、沿海各地互相沟通的一条大动脉,也是我国海路与国际联系的一系列水陆中转枢纽和口岸分布区。
  本文标题:交通网布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4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4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交通网布局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交通网布局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