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活动一:绘制地理略图
结合地理略图的绘制方法,完成下列活动:
1?运用几何图形法绘制世界大洲几何轮廓图,绘制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图;
2?运用曲线图形法绘制中国、英国和美国轮廓图;
3?运用模拟形象法绘制南亚 “鹤”形图、日本 “鱼”形图。
活动二:绘制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例如图5?23中的直线AB。然后将该直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一一投身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把这些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地形剖面图。
按照上面的步骤,把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估计图中的C点、D 点的海拔各是多少米?
5.3.3.2 地理图像要与语言相互配合
对所用地理图像进行讲解和说明,是地理图像运用的重要环节。解说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学生进行。适当的解说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抓住地理图像的主旨,从而深刻理解地理图像的含义,并逐步养成读图析图的方法。在新课程教材中,许多地理图像本身配有说明性文字,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图文的结合 (详见图5-24)。
这部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节水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素材。如果仅停留在分析节水标志的图像上,而不对图像的深刻含义进行解说和探讨,那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就不会达成。实际上,关于这个图像的含义在左边的文字说明中有清晰解释,教师要注意图文结合,同时可以再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以此为契机进行节约水活动的宣传和动员。
5.3.3.3 地理图像的组合使用
鉴于地理事物的综合性,仅运用一种地理图像来说明地理问题是不全面的。因此,地理教师要把地理图像组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真实、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目前,地理教师多把地理景观图片和地理统计图表等分别与地图组合使用。例如,在黄河流域水系图中,用箭头将景观图片和它在图中的位置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在欧洲西部气候部分中,把欧洲西部典型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与其图中位置相连,可以很好地把气候特征与位置 (海陆位置)联系起来,为学生分析问题提供便利。实际上,地理略图与其他各种地理图像媒体的结合是一种更有效的设计方式,能引起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题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地理略图与略图的结合
地理略图之间的相互结合指使用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略图,呈现不同地理区域相应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比分析,发现区域间的共性和差异 (案例5-13)。略图的组合在完成区域特征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从中发现地理因果联系、区域间的共性和差异,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等任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其能把相关区域整体呈现出来,图幅中主题突出,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所以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主要学习课题上来。
【案例5-13】 黄河凌汛
在学习黄河凌汛的内容时,为使学生从黄河有凌汛现象这一个别事实上升到所有河流凌汛现象的概括化认识,可用略图呈现黄河、长江、叶尼塞河三条河流的流向。教师根据黄河讲解凌汛的概念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后,据图5?25启发学生:黄河在河套段和下游山东境内都是由低纬流向高纬,这两段都有凌汛的发生,长江A-B、C-D,叶尼塞河也都是由低纬流向高纬,但长江A-B、C-D没有凌汛现象,而叶尼塞河有凌汛现象,这是为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长江和叶尼塞河流经地区的气温状况得出结论,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凡河流有结冰现象,且从低纬流向高纬,就有可能发生凌汛。这样讲解后,再让学生从地图上观察松花江下游、勒拿河等河流,强化对这一原理的认识,从而为知识的迁移创造了条件。
(2)地理略图与板画的结合
【案例5-14】 台湾岛东西部降水的差异
关于台湾岛我们可以将它绘制成略图与板画的组合 (图5-26),这样可以显示出台湾岛东西部降水量的差别及主要影响因素,板画则形象说明为什么台湾东部降水量多于西部,二者相互配合效果极为明显。另外,诸如湿润气流来自何方,它又是怎样被迫抬升,成云致雨等问题均在图上反映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记忆。此种设计尤其适合初中学生。
(3)地理略图与统计图表的结合
地理统计图表可以直观显示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征及规律,与略图配合使用,其教学效果更好。例如,为了使学生把哈尔滨等四城市气温曲线图与其空间位置相互对应,可以设计图5?27的组合,这既可以减少学生在地图上查找哈尔滨等四城市的时间,又可在图上直观感知城市方位及其各月气温变化状况,并可依此图作为中国1月、7月等温线图的变式,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和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4)地理略图与联系图表的结合
地理略图能直观显示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关系,而联系图表能表现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掌握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中的图像媒体(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2206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2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