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能进行学习,并可随时考察自己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形成个别化和个性化。
(二)地理教育要从继承模仿型向开拓型、创造型转变
恩格斯说:“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新,创造。”人才的创造素质绝对不仅仅反映在知识和技能的占有程度上,更突出的反映在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和创新上。这就必须使培养目标在思维方式上来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从单维型向多维型的转变。单维型思维只从单一角度,在一个思维模式中展现其面貌,造成思路固定,思域狭窄,面对变化万千的信息社会束手无策。而多维型思维则是在思维的总进程中由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个逻辑规则、多个评价标准、多个思维结论而组成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逻辑线索的思维模式。心理学家说:“创造力是架在才能与个性之间的桥梁。”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继承和积累,忽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我校天文小组一位同学,他的爱好是广泛的。他从天文兴趣又迁移到宇航的兴趣,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宇航杂志,获得大量的最新信息,他参加1986年美国航天局搭机实验方案设计,荣获搭机实验成果预备奖。因此,地理教学也应该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
网络思维是现代思维方式系统的具体体现,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正向、逆向、横向、交叉类比,把学生引向多维型思维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对任何地理事物都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个个都处 于跃跃欲试的飞跃情境之中,这就是开拓型、创造型的生命“火花”。
(三)地理教育要培养多维型思维的个性心理需求
多维型思维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功能反映,激发学生最大的能动性,打破“师传生受”的传统教育方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探索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现在强调培养学生多维型思维,也是指解决某一问题时而设想出所有的、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或者是多样化的分析判断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广阔性、敏锐的直觉思维、广阔的联想思维、丰富的想象思维、深刻的抽象思维等。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们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几年来,我从上千名毕业学生中培养了5名具有独立个性的优秀学生保送直升全国重点大学深造。他们入学后,我又追踪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及学习情况,他们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四)地理教育是培养多维型思维能力的基础
1.探索性多维型思维能力
这是发明创造的前提。学生的探索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对已知结论发生怀疑,是否敢于否定自己一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是否敢于否定教师的定论,是否能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索。例如二十一世纪是开发太平洋的世纪,在这种“超前”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成立了“海洋气象小组”,搜集大量海洋气象资料,进行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的研究,每次在讨论时,争论很激烈,探索的气氛很浓厚。我校还开设了“现代海洋学”选修课,参加人数超过了任何其他的选修课人数。
2.运动多维型思维能力
能使学生探索地理事物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构成对地理客观事物立体式的认识,使思维能够朝前向、逆向、纵向、横向以及立体方向运动。
3.选择性多维型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根据不同角度转向,扬弃旧知识,形成新观念。多维型思维的“多”字,是思考问题不唯一化,而是多边化,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观察、思考、想象,从而提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的关键在于“多”,在于它的发散量,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选择。最近一、二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很注意发散思维的选择性,题的类型也比较注意“多角度”培养回答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