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求教师深入备课,根据不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以促进广大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性。“教无定法”、“教亦有术”,这是地理教师具备的品质。例如采用目标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情境启发式、质疑问难启发式、对比启发式、比喻启发式、类比启发式、研讨启发式、谈话启发式……等等,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一种“立体化”的“愤”和“悱”的情境,促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求知的状态中。
(4)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兴趣和志向。地理课外活动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为了启发学生求知欲,发挥特长,提高素质,以自愿为原则,同时又要使每个学生有得到培养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各种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把学生的视野像天线一样的放开,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5)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广泛开展地学夏令营、社会调查活动。地理教师带学生开展这些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如采集岩矿标本、生物标本,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手脑同步发展。
(6)如果有条件,可以开设“地理信息课”,邀请大学、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校做专题报告,把世界上最新的地理科技信息告诉给学生,以此来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增强探求地理科学的浓厚兴趣。
(7)要求教师积极指导学生阅览有关地理科普读物,以利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扩大智力活动,丰富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使他们变得更灵活、更纯洁,促进与智能的同步发展。
(8)要求教师重视美育的培养。美育是打开“灵魂的窗户”。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充分运用各地的风光片,运用鲜明的、饱含激情的语言向学生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爱美是学生一种心理特征和共同心愿,使他们的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得到和谐的发展,促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么兴趣是“照亮生活道路的源泉”,而美育是打开“灵魂的窗户”。
(9)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观看各种有关地球科学的科技片、电视片,必要时把它录制下来,渗透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追求,又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0)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怎样才称得上“名师”呢?一般说来有两点:第一,教师要具备有精深渊博的知识,要勤于备课,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他们的需要,因材施教。教师知识越广博,就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第二,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信,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向健康方向发展,提高素质。另外,教师要多开展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查,创设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决非地理教师一人可以完成的,而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
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目的,也是教育的动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须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多维型思维个性发展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一)地理教育必须调动学生的大脑与个性正常运行
每个人的大脑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机能系统,大体上可区分为感觉机能系统、运动机能系统和联合机能系统。在地理教学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将大脑的三个系统共同运转,才能培养学生智力的发展。
随着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加上系统论等横向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对个性的研究,特别是学校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个性是指在个人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社会的影响,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稳固性的特征。这三个特征不是孤立的,而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构成个性的统一整体。因此,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因为个性对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情绪、意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标题: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