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地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精耕细作传统,一向是我国著名的水稻、油菜籽、棉花、蚕桑、生猪、海淡水产、珍珠、茶叶以及特种经济作物与林果的重要产区。由于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本区早期工业发展所需的农产品原料大部可以得到满足,城镇所需的粮食与各类蔬菜、畜禽与其它副食品亦能得到保证,这正是本区现代经济发展较快并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本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三角洲以平原为主体,其上仅分布少量的残丘。按经济区的范围,则自浙西天目山向西延至宜溧山地和宁镇扬丘陵,东部杭州湾以南为四明山一带低山丘陵,全区范围内大致平原与山丘各半。
平原部分根据地貌形态、水系、土壤的分异,又可分为三角洲平原、水网平原、湖荡平原、山前平原,其下还可细分若干类型。不同类型的平原对土地利用、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要求,但总体上看平原区农业多属中、高产区,即使还存在部分低产土地,但一般没有严重的障碍性因素,改造利用难度不大。平原区适宜稻、麦、棉、油菜籽等多种作物的栽培,南部可一年三熟,北部可实行稻麦两熟,整个平原是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农业区。山地丘陵部分全年降水和温度适中,天然植被虽然经长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多成为次生林,但经重新规划利用,种植各类亚热带竹木与经济林,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本区农业生产基础和经济技术较好,各项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饲养业水平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近年的生产状况,水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达到7 500~8 500公斤/公顷以上,小麦达到3 500~4 000公斤/公顷以上,棉花和油菜籽分别达到1000公斤/公顷和2 000公斤/公顷,高产精养鱼池可达到7 500公斤/公顷以上,生猪饲养出栏率亦高于全国。长江三角洲的土地只占全国1%,耕地只占全国的3.4%,人口则占全国的6.1%,非农用地占很大比重,在这种条件下仍可以向本区提供大部分粮食、肉类以及其它农产品。本区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物化劳动量也很大。如农机总动力装备平均达6.5~7.0千瓦/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投入化肥纯量达630公斤/公顷,比全国高70%;农田水利、灌排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近年来,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许多地方都迅速扩大了温室栽培、塑料大棚以及工厂化养猪、养鸡等设施,农业达到一定规模,可以提供各类鲜活农产品。
市场条件好,也是本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由于城镇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容量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商品交流,本区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就近销售。除国内市场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形成以花卉、蔬菜、特种水产与畜禽为主的创汇农业。此外,还有不少地方以独有的山水特色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结合旅游发展观光农业,扩大了农业的经营领域。由于市场条件好,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比其他地区快,进入90年代以来,不仅大农业生产结构变化较快,而且水产、畜牧业的比重也在上升。如种植业内部耗用劳力多的棉花面积明显下降,油料、蔬菜有所扩大,水产养殖向名贵的鱼类发展,林业中的竹园扩大笋用竹的面积,畜牧业中扩大了禽、蛋、奶的生产等。
本区农业生产也存在若干制约因素。最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紧缺,尤其是耕地不足。全区现有耕地332.7万公顷,每人仅0.045公顷,每农业人口也只有0.065公顷。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用地,常常是以牺牲优良的土地为代价,其中还存在不少不合理占地的浪费土地的现象。仅1995年比1990年全区的耕地就减少了约18万公顷,相当于原有耕地的5%,这个下降速度是惊人的。在此期间人口增加了近200万人,流动人口更不止此数。人增地减因素的叠加,矛盾日趋尖锐。由于耕地总面积减少,加之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成为自1985~1995年10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徘徊甚至一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另一因素和现有经营规模普遍过小有关。本区土地生产率虽高,但由于每农户仅负担0.3公顷左右的耕地,劳动生产率不高,务农收入和务工务商收入相差悬殊,虽有乡镇企业发展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但对农业生产者仍缺少足够的激励因素,影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夏季洪涝危害,对区域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城市与工业发展亦形成威胁,而涉及流域性的治理又因地方利益不同而存在许多复杂问题。
本文标题:长江三角洲-农业与食物保障体系建设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5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