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辽阔的国土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建设。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在原来旧中国工业发展十分薄弱和工业分布极不平衡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总量巨大、结构完整、布局已广为展开的工业生产的结构体系和地域体系,取得了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今天,在总体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生产大国之一。特别是能源和主要原材料工业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中国生产的工业品已经大量出口到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之快是西方工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纵观我国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的,同时也融合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成功模式的道路。具体体现在:
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和市场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的进程。随着工业实力的增强和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了对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的利用。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日益增加。
为了尽快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过去在较长的时间内,实行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方针。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国家曾经几度将解决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来考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三大自然区、地势有三大阶梯以及各地区千差万别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我国工业发展和布局的地域差异仍然很大。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我国工业发展特点和工业布局状况的形成,曾经在长时期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计划体制下,全国及大多数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工业企业接近原料地和考虑国防因素的布局成为主导倾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国内外“市场”的力量正在愈来愈强烈地影响着我国及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结构特征和宏观布局。
将近半个世纪来,我国经济地理学家广泛参加了国家工业发展和布局的宏观规划,参与了许多大型工业企业的选址、工业基地和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战略和规划研究,还进行了对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的全面学术总结。
一、建国前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的半个世纪内,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农村经济破产,近代工业开始兴起并有所发展。当时的主要部门是船舶、枪炮制造、纺织和粮油加工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其中,东南沿海区域约占全部工业的70%。这阶段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可言。自1895年至1936年,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建国前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主要的发展部门是煤炭、纺织、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在工业结构方面,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大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群和辽宁中南部的工业城市群。另外,天津、青岛的轻纺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也很重要。而在广大的内地,只有南方(包括西南)金属矿产的开采有了一定的发展。
自抗日战争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工业生产显著衰退。特别是东南沿海和华中地区,工业生产受到战乱的持续破坏。至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幅度地降到战前(1936年)的一半左右。但在我国东北、华北,日本侵略者由于军事需要相继开办了一批煤矿和金属矿山,建起了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制碱厂等。
二、50~70年代中国工业发展方针与结构特点
1.50年代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两大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宣布用武力阻止我对台湾的解放,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由于这些国际事态的发展,使我国受到严重的军事威胁。为了迅速加强国家实力,在“一五”期间,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本文标题:我国工业发展与结构空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6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