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港口装卸货物总重1.69亿吨,其中抵港和离港的远洋货物总量达1.265亿吨,为货物总量的74.9%。可见,香港航运主要是面向国际的,年进出港口的船舶约214000航次,运载的旅客为2 100万人次;货柜吞吐量为1250万个TEU(标准箱)。1996年达1330万个TEU。连续五年为全球之冠。另外,其港口设施、管理、服务素质和效率在全球也位居前列。
香港同时还是世界最繁忙和操作效率最高的航空港之一。二战后启德机场经过扩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客运和货运都飞速发展。其货运量自1994年起稳居全球第二位,1995年空运货物达150万吨,客运约2 600万人次,航机班次(包括客运及货运)比1994年上升5%。1994年每周就有2 500班定期客货机直接从香港飞往世界90多个大城市。有70家航空公司利用该机场来往香港和世界各地,此外还有多家航空公司提供不定期包机服务。据国际民航组织对全球所有机场1994年吞吐量的调查表明,香港空 运居世界第八位,在亚洲居第二。
相信,随着九号货柜码头和赤鱼角新机场的兴建,香港的航运业和航空运输业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4.国际旅游中心的形成和强化
香港旅游业发展可以追溯到其开埠之日,但真正的发展则是从二战后开始,并与现代国际旅游业同步发展并成熟。二战后,随世界经济的恢复和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世界贸易中心、“购物天堂”和“美食之都”,又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并拥有世界一流的酒店设施和服务,内外交通方便,因此这里不仅商贾云集,更成为有千百万游客慕名而来的地方。
香港旅游业经过50年代的建设、60年代的发展,于70年代开始腾飞,80年代走向成熟,并成为国际旅游中心,90年代继续蓬勃发展。香港旅游外汇收入、游客人数、游客人均消费额等指标仅次于美、加及少数欧洲国家,位于世界旅游市场发展前列。在1982~1992年间,旅游市场年均增长率达10.5%,超过全球平均值9%及美国(4.7%)与欧洲国家(7.9%)。目前,香港旅游业已成为最能赚取外汇的第二大行业。
香港旅游客源市场遍布以美、加、日、以及东南亚、西欧、大洋洲等为主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60年代,美国游客居首位,70年代初日本游客居首位,1978年东南亚游客超前,1988年日本游客再居首位,台湾因开放大陆探亲取道香港而跃居第二位,90年代内地游客跃居第一位。l995年底抵港的游客达1020万名,旅客消费729亿港元,占GDP的6%。客源分布为:中国内地(22%),台湾地区(17.5%),日本(16.3%),西欧(11.5%),东南亚(12.2%),北美(9.2%),大洋洲(3.3%)。来港游客以购物、度假和商务为主,1995年游客购物开支就超过开支总额的一半。同时,港人外访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香港约有1200家旅行社,单1996年上半年离港人数就达1783万人次,除了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是香港居民的旅游热点外,其足迹还遍布澳大利亚、新西兰、东亚、东南亚、北美以及欧洲国家。香港旅游业已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5.国际信息中心的形成与强化
香港信息中心的崛起,是由其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旅游中心发展所形成的各种市场、信息网络及各种硬件设施及时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对这几个中心的强化和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战后,随着6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的起飞、转型和迅速发展,香港社会逐步从传统的工商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在60~80年代,大力发展电话等电讯工具和设备、报章杂志等新闻传播媒介、中英文广播电视节目,提高邮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积极拓展海外各种关系渠道后,于80年代中后期形成国际信息中心,90年代更是在此基础上迅猛发展。
(1)电讯业方面。在1993年底,香港流动电话的人均使用率在全球名列第二,传呼机用户更高居世界榜首,到1995年底发展到每百人拥有68部电话或53条电话线,有四家公共流动无线电话服务经营公司和38家无线电传呼公司,有16个地面卫星通讯站,与73个国家有直接联系,并接驳6个海底电缆系统,与全球多个国家联系,直通国际电话服务遍及全球230个国家或地区,并可直通中国内地超过1100个城市,1995年内长途电话的通讯量达30.25亿分钟。
本文标题:香港-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经济(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56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