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发展的一般特征
1.日本工业部门结构的转变 在战前是以轻纺工业为主,战争时间与军事有关的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战后40年来,日本根据国内外原料、燃料、劳动和市场等各种条件的变化,几次调整工业结构。从1955年起大约经过15年时间,日本形成了以机械、钢铁、炼油、石油化工为中心的工业体系。重化工业率高达66.1%(1974年),近年略有下降(1988年62.8%),日本是世界重化工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燃料、原料价格一再上涨,供给紧张,国际垄断组织间争夺资源的斗争日益尖锐;工业污染、公害严重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品的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动向;劳动力工资上浮等等,于是工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和以大量消耗原材料的基础资源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80年代初又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大力发展信息情报产业和新高技术产业,如微电子、新能源、宇航、生物工程、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工业。近年日元升值加速了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工业产品受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竞争的威胁,使调整的幅度和范围更大。工业正处在向高新技术化、多样化、地方化、低耗能化和服务化转换过程之中。
2.工业分布地域的临海性明显 战后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三湾一海地区,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再缘濑户内海沿岸,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共计16个行政单位的略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称为“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它占全国总面积的20.4%,拥有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60%,工人总数的65%以上和工业产值的75%,以及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重化工业产值的8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都集中在这一地带的填海新陆上,成为临海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形成因素主要是:一是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靠从海外输入,这是工业分布的基本出发点。在太平洋沿岸的许多专业码头,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把进口原料、燃料直接投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将其产品通过出口专业码头,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一定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便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缩减了生产周期,可以获取巨大经济效益。而战后资源来源地区构成的变化,即由过去主要面向日本海侧转为太平洋侧,则更是工业愈加集中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二是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势。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汐水位相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和超大型货轮停泊。又加上海上运费低廉,也促使工业布局向太平洋沿岸集中。三是沿海地带原有工业地带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可利用填海造陆,解决建厂用地,造价较低。四是这里是人口、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正是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五是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过程中,在沿海地区增筑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和公共设施,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还有适应技术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填海新陆上,建立起一大批“纵向”的和“横向”的重化工业基地。从整体来看,日本工业分布很不均衡,过于高度集中,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看,布局紧凑,用地少,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因而经济效益高。
3.多极分散布局的趋向 日本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呈饱和状态。6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了重新布局工业,多极分散化的趋向。一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周边及其外围内陆地区延伸,大多沿铁路或公路呈放射状分布;二是向消费地进一步扩展;三是趋向劳动力资源较充足地区;四是在工业落后的边远地区建立地方性工业据点。为此,日本制订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指定了15个新产业城市和6个工业整备特别地区。80年代以来,在“技术立国”的方针下,在三大工业地带的外围地区,以一母城市为依托,兴建起一批(26个)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分散布局,当前各工业地带的地位有所变化。京滨、中京、阪神三大工业地带,北九州、濑户内退居第7、5位。而北关东和东北南部跃居第4、6位。
近年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向海外分散的新趋向在不断扩展。日元升值,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和贸易摩擦不利于商品出口,但有利于海外投资。近几年海外投资建厂增加迅速,到1989年末日本海外净资产2932亿美元,比1980年增加了24.4倍。如今日本不仅是商品输出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投资建厂主要对象为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目前日本有500多家公司在美国有独资或合资企业,遍及各产业领域,从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到各种电子工业产品。如“松下电器”海外有101家工厂,产值达30多亿美元。
太平洋临海地带工业密布,厂房林立,污染严重,用地、用水紧张,以及地面下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成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二)能源工业 能源消费构成有明显的变化。50年代,日本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4,可以自给。到60年代初,因石油价格低廉,运输方便,加之石油本身的优点,于是大量进口原油并逐渐取代了煤炭的地位。1970年石油占能源消费的71.9%。石油危机之后,石油消费比重有所下降,1990年为57.9%。同期天然气从占2.3%上升为11.4%,核能从占0.3上升到8.9。煤炭与水力分别占17.2%和4.6%。
1.石油工业石油是日本主要能源,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支柱之一。石油加工工业是战后日本新兴工业中高速增长的代表部门,也是50年代以来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典型部门。日本石油资源十分贫乏,国产原油数量很少,自给率只有0.2~0.3%,但炼油工业十分发达,在进口大量新设备技术和原油基础上,其炼油能力目前达到2.9亿吨,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第三位。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3%和14.2%。)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和东南亚石油输出国。日本炼油工业地理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全部布局沿海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沿岸带状地区的港口占84%。京滨工业地带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除扩建原有的横滨厂外,战后新建有川崎、千叶(市原)等厂,另在四日市、堺等地新建有大型厂;又在水岛和鹿岛新建以钢铁、炼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此外,原油产地新澙建有小型厂。石油化工是战后新兴部门,利用炼油的副产品形成一系列化工部门。其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的炼油中心。
2.煤炭工业 发展较早,但产量一直不大。 60年代以来,煤炭生产规模不断缩小。1970~1990年间的年消费是8881万吨~11226万吨,而生产量却由3833万减为964万吨。自给率由43.2%降为8.6%。主要由于储量有限,开采条件恶化,矿工的高龄化,工资与成本增加,高于进口煤矿。北海道石狩川流域和北九州是主要产区。近年多数矿井已废弃,仅有北海道(钏路)和福冈三池等6个矿。主要从澳大利亚(52.5%)、加拿大、美国等进口煤炭。近年也从中国有少量进口。
3.电力工业 战后以来日本发电装机容量增长很快,1990年为1.86亿千瓦,比1960年增加近7倍;发电量7987亿度,占世界的6.8%,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在战前以水力发电为主(76.5%),火电为辅;而战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猛增,建水电站成本高投产慢,赢利少,且50年代石油供应充足,价格便宜,于是从1962年起改为“火主水从”方针,重点发展火电站。目前火电占总发电量的64.9%,多数以石油为燃料。近些年为减少石油进口和争取稳定能源供应,已建有39座核电站和6座地热电站,占发电量的22.9%。火电站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工业地带,水电站多建在中部山地各河上游,核电站集中在北陆和东北南部。
本文标题:亚洲-东亚(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