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亚
概 述
国家和居民 南亚,指喜马拉雅山南侧到印度洋的广大地区,面积430万平方公里。其北部有一系列崇山峻岭,把它同亚洲其他部分隔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故有“南亚次大陆”之称。全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和克什米尔1个地区。人口11.3亿(1991年),占世界总人口1/5以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3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南亚居民兼有三大人种血缘,而以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过渡或混合型为主。其语言主要分为印欧和达罗毗荼两大语系,前者包括印度斯坦、旁遮普、孟加拉等民族,分布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北部;后者包括泰卢固、泰米尔等民族,多分布在印度南部。南亚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婆罗门教后演化为印度教,现流传于印度和尼泊尔;佛教则流传于斯里兰卡。7世纪时,伊斯兰教从西亚传入,现多分布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克什米尔。
历史发展和政治地图演变 南亚大部分地区在历史发展上有许多共同点。其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南亚经历了多次的统一、分裂和异族入侵,其中囊括全区大部分版图的统一国家先后出现过4个,即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公元4~5世纪的芨多王朝、13~16世纪的德里苏丹国和16~18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在这个过程中,南亚一直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15世纪时,西欧一批冒险家垂涎于南亚的财富,积极开辟直达印度的航线。自1498年达·伽马首次抵达后,葡、荷、法、英等国殖民者相继侵入南亚,其中英国通过军事侵略和商业掠夺,在殖民扩张中渐居上风。自1757年起,南亚绝大部分地区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其大陆部分当时统称为英属印度。
1947年,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后,相继独立,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独立后的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国土组成,中间隔着印度,相距达1600公里。1971年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国。不丹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的部落,后受英国侵犯;印度独立后同不丹签订条约,规定不丹在外交上接受印度的“指导”。锡金从1890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印度独立后同锡金签订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至1975年又把锡金吞并,为印度的一个“邦”。此外,印度洋上原为英属殖民地的两个岛国斯里兰卡(旧称锡兰)和马尔代夫也先后于1948年和1965年宣布独立。
经济特征 南亚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坦荡,土壤肥沃,水热充足,并蕴藏着多种资源,内外交通也很方便,有着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其生产力在古代曾达到较高水平。但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再加上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南亚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各国独立后经济面貌虽有明显变化,但总的看来发展速度不快,1965~1989年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到2倍,增幅显著小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1989年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30美元,仅为东南亚的1/2或西亚的1/8。南亚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而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不到2%(3 550亿美元),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都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考虑到南亚自然条件之优越,以及各国获得民族独立均已历时40余年,上述发展状况是不如人意的。若同历史基础相仿,原先经济水平更低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相比,则差距尤为明显。1965~1990年间,按可比口径,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50美元增至575美元,增幅达2.8倍,即差不多翻两番;而南亚仅由200美元增至330美元,增幅仅为65%。1965年南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比东亚高出1/3,而25年后东亚反而超出南亚3/4。
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几点应予强调:
(一)政治稳定或社会安定是至关重要的。东亚多数国家这方面的情况一般都比较好,反观南亚,不仅区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频频出现紧张局势,而且一些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以致一再酿成社会冲突,对经济发展则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印度旷日持久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而1983年后斯里兰卡的社会动乱,不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还使国民生产总值直接间接地损失了2/3。
(二)经济政策或发展战略应有利于促进生产力。东亚各国,无论是中国,“四小龙”,还是东盟国家,都在努力追赶世界潮流,认真吸取各国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如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而南亚某些国家多年来政府对经济统得过死,对外开放的得过小,发展活力远逊于东亚。例如1988、1989年外国对整个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额仅相当于1988年对泰国一国的投资额。从对外贸易来看,1965~1988年间东亚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分别增长80倍和2.5倍,南亚则仅为2.5倍和0.2倍。
(三)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过去,南亚人口再生产的形势与东亚十分类似,后者增长率还要更高一点。但近20年来,东亚许多国家在控制人口上取得重大进展,年均增长率由1965~1973年间的26‰降低到1980~1990年间的16‰。而南亚国家则进展甚微,上述期间仅由24‰降至23‰。1990年东亚人口总数比1965年增长63%,南亚却达到79%,这对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显然是不利的。
近年来,变革之风也吹进了南亚,印度领导人即已明确表示要借鉴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并已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但由于南亚的某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一时难以得到根本的缓解,加上原有基础差,人口压力大,以及某些国家在地理条件上的特殊困难(如尼泊尔和不丹深处内陆高山,孟加拉国一再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发达状态,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南亚国家在经济结构上一向以第一产业为主,1965年曾占国民生产总值44%,1989年仍达32%(同期内东亚发展中国家由42%降至24%),比重之大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稻谷、棉花、茶和黄麻在世界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南亚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中仅占1%,净出口额还不到东南亚的1/10,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南亚迄今工业化水平还很低,1989年第二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26%,不仅大大低于东亚发展中国家(44%),还略低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7%)。各国轻纺工业均占很大比重,唯印度拥有规模较大的重工业。
印 度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297万平方公里,1991年人口为8.6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2位。 1950~1991年间,印度人口猛增了1.4倍,但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迄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仍在20‰以上;预计到2030年,印度人口将达14亿,以后还很有可能会超过中国。印度城市人口比重现为27%,包括郊区在内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24个,其中加尔各答为1184万,孟买1117万,德里连同首都新德里人口为877万。
民族、宗教和种姓 印度居民的社会构成极为复杂。在三大人种渊源的基础上,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最大的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亦仅为46%。而居民的语言状况更为复杂,它们分属五大语系,仅使用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语言即有720种之多,其中有15种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
宗教在印度一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印度教占总人口83%,伊斯兰教占11%,此外还有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喇嘛教、袄教等。
印度社会结构中的又一重要特点是森严的种姓制度。“种姓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集团”(马克思语)。早在奴隶制时期,印度社会即已分成僧侣、贵族和武士、平民、奴隶四大等级,现代的种姓制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它共分为三大等级,即由原来的僧侣、贵族、武士和平民所组成的高等种姓,由原奴隶组成的低等种姓,以及“贱民”,它们各由若干个种姓组成,估计全国共有3 000个种姓和 30 000个亚种姓。印度现有“贱民”约1亿人,他们世世代代一直处在社会的最下层,受尽了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印度的种姓制度维护了阶级统治,对整个社会起着极大的分裂作用,因而是一种非常腐朽的社会制度。
多少年来,印度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英国殖民者曾利用这些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独立后,印度政府为改善上述状况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这些矛盾依然错综交织,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
自然条件 印度位于北纬8~33°之间,三面临海,2/3的国土在印度半岛上。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其自然条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除北部少数山区外,印度在地形上基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北方大平原和半岛高原。北方大平原绵延3000公里,横亘于整个印度北部。其西段是印度河冲积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中段和东部是恒河冲积平原,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二河之间的分水岭最低处高程仅278米,而冲积层普遍厚达1300米以上。平原上地势坦荡,河网纵横,人口非常稠密,自古以来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区。自大平原向南即进入印度半岛,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4/5是以德干熔岩高原为主体的高原山地,但高程一般都只有300~900米,其余1/5属沿海冲积平原,它们的分布大致是东宽西窄。
总的说来,印度的平原占总面积43%,山地占1/4,其余属高原,但这些山地和高原大部分海拔均不超过1000米,实际上是台地或丘陵。由此可见,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方便交通,而且在良好的气候条件配合下,绝大部分土地均可供农业利用,其垦殖指数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亦属少见。
印度的土壤条件也比较好,最适宜农业生产的两种土壤是冲积土和热带黑土。前者广泛分布于北方大平原和沿海各冲积平原,总面积达77万平方公里。后者以玄武岩为母质,富含矿物质,集中分布于德干高原,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因适宜植棉,故有“棉花黑土”之称。印度其他重要土壤还有红壤、森林土、荒漠土等。由于季风气候下降水集中且强度大,高原山区土壤侵蚀比较严重。
(二)热量丰富,降水虽多但不够稳定。印度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因北有高山屏障,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年平均温度一般在24~27℃之间,3/4的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从不低于0℃,热量十分充足。印度的降水总的说来也很丰沛,全国平均年降水量高达11 70毫米,其中大于1250毫米的多雨区和750~1250毫米的湿润区各占总面积1/3,375~750毫米的半湿润半干燥区占1/4,小于375毫米的干燥区仅占8%。这种较为湿润的气候同前述地形和热量条件结合起来,使印度绝大部分土地不仅可供农业利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然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降水是不稳定的。印度全年的降水量约有80%集中在6~9月的雨季中,其他季节降水甚少。而且在不同年份之间,季风雨不仅来得有早有迟(波动幅度约为5个星期),降水量差异也很悬殊;一般说降水越少的地方其变率也越大:西北部在30~60%以上,德干高原为25~35%,只有东北部和西南沿海才小于20%。这种不稳定性使全国广大地区常常受到洪涝,特别是干旱的威胁,其中严重干旱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
在气候条件制约下,印度的河流都具有水量丰沛但季节变化很大的特点,如恒河水量之大在亚洲仅次于长江,但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50多倍,印度河相差更达百倍,每当旱季供水十分紧张。印度年均径流总量达1.8万亿立方米,每公顷土地可分摊到6 000立方米,数量是很充足的,关键在于开发、控制和调节。自独立以来,印度水利事业有很大发展,灌溉面积翻了一番,已高居世界第2位;但分布很不平衡,可供利用的灌溉潜力只开发了40%。
(三)部分矿产储量很大,但缺门也不少。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层古老,地质复杂,矿产种类繁多。近年进行工业开采的就有64种(独立时仅24种),最重要的有煤、铁、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他几种也居世界前列,除自给外有的还可大量出口。但印度矿产资源中的缺门也不少,目前基本上全赖进口的重要矿产品有锡、锑、镍、钼、钴、钒、铂等,大部分依赖进口的有石油、铜、铅、锌、钨、石棉、磷酸盐等;总的说来,石油和有色金属是主要的薄弱环节。印度的矿产资源集中于两大区域:一是以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为中心的半岛东北部,为国内煤、铁、锰、云母、铝土的主要分布区,就资源及其相互配合而言,发展重工业的条件十分优越。二是以克里希纳河上游地区为中心的半岛南部,铁、锰、金等比较丰富,沿海的金红石—钛铁矿和锆石的砂矿也很重要。印度其他地区矿产都不多,突出的唯有孟买外侧的海底石油。
经济概述 印度历史悠久,劳动资源充足,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却使它成为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印度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从1951年起,相继执行了7个五年计划,与过去相比,经济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若从整个世界来看,印度经济发展得并不快,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大约160个国家中排在第100名以后;独立初期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位,目前已退居第13~14位(在发展中国家里,次于中国和巴西,居第3位)。加上人口多,增长快,所带来的压力甚为沉重。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40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印度又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工业基础,并且在原子能、航天等尖端工业中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印度拥有一支人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的科技队伍,和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3位的股票持有人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具备了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一些条件,已站在经济起飞的起跑线上,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在印度的农业中,传统的封建和半封建的生产关系迄今仍占有优势,独立后实行的“土改”减少了一些中间剥削,但目前占总数70%的农户仍只占有耕地的20%,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远未得到根本改变。自60年代后期以来,印度大力推行“绿色革命”,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农户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自独立以来,在除农业外的其他各经济领域内,印度一面继续扩张本国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一面通过接管、收买和财政投资等途径新发展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所谓“公营”经济。目前它已占全国工商资本总额的50%,主要集中于重工业、水利电力和交通邮电等部门,垄断了全部军工、能源、铁路和造船业,控制了钢铁生产的3/5,对外贸易的1/2,在机械、电子、食品、制药、比工等部门也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已成为印度国民经济的基干。目前一般认为,在印度这样的国家里,“公营”企业对重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起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这些部门均属投资大,周期长,利润率低,是私营企业无力或不愿承担的,但对国家却是必需的。因此,“公营”企业尽管本身经济效益不佳,但客观的社会效益仍不应低估。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公营”企业经营不善,效率低下,除石油业外一直亏损,拖了国家在经济上再上一个台阶的后腿,在印度也是人所共见的事实。为此,印度政府1991年已对经济政策作了重大改变,除国防工业外一律向私营企业开放,现有的“公营”经济将实现部分私有化,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今后将趋于下降。印度的私人资本是在殖民地时期的商业买办和高利贷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占全国资本总额40%;通过资本的积聚,形成了以塔塔、比拉两大财团为首的一批庞大的垄断财团,其势力广泛渗入各个经济领域,并同外国垄断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刚独立时,外资控制了全国资本总额的55%,该比重现已降至10%,但外资公司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所起的作用相对要更大一些。印度一面有节制地保留和引进外国资本,同时又一贯重视保护和扶植本国产业,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的面貌。
在1965~1989年间,印度农业生产增长0.8倍,工业增长2.4倍,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比;期内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降至30%,工业从22%升至29%,总的看来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工业国,工业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农业是印度最主要的经济部门,集中了全部劳动力的70%,农业生产总的规模仅次于中、美、俄罗斯三国,居世界第4位。自独立以来,印度农村的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化肥消费量和农机数量均增加了几十倍,农业产值的年均递增率达到2.7%,比独立前25年快了将近10倍,人均粮食产量也提高了大约1/3;7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差不多每年都要进口一些粮食,而此后即已在低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给。茶叶、油脂、糖、香料和水产品的出口量亦比过去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若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尤其是考虑到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则其农业发展速度并不快(1960~1990年间),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农业产值增长30%,而印度仅增长20%,生产水平仍然较低。这种落后性具体表现在:(1)土地利用不合理。印度有耕地1.7亿公顷,垦殖指数高达57%,显著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均占有耕地亦达0.20公顷。但因耕作粗放,使用不合理,导致土壤侵蚀,地力耗减,每年不得不把大批耕地轮歇抛荒休闲,实际耕种的只有1.4亿公顷。印度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长,但迄今3/4的耕地一年只种一季,平均复种指数只有125。(2)生产技术落后。印度农业生产目前仍以手工劳动为主,7千万头輓牛为其主要动力。在全世界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11.4%,但其化肥消费量仅占8.1%,拖拉机数量则仅约3.5%。(3)单产水平低。主要农作物中除茶叶外,其他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单产量,其中棉花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2/5,玉米不足1/3,牛的产奶量更只有1/4。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农业进一步增产的潜力是巨大的。
印度的农业以种植业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大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5%和种植业总产值的55%。从生长季节来看,印度主要分为大熟和小熟两季,前者称“哈里夫”,在晚秋收获;后者称“拉比”,在初夏收获;他们的种植面积约为二与一之比。印度农作物种类繁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粱、谷子、杂豆、红黄麻、蓖麻、油用亚麻、腰果、槟榔等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稻谷、油菜、烟草、茶、香蕉等居第2位。但大多数作物因单产不高,其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种植面积那样突出,如棉花的种植面积占世界1/4,产量仅占1/10。
稻谷是印度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约占粮食总产量40%,在世界上亦居第2位。其分布十分广泛,而以东半部年降水量超过1150毫米的湿润冲积平原最为集中,但这些主要稻谷产区因人口密度过高,消费量大,反而成了国内的缺粮区。小麦是印度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绿色革命”中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予以重点发展的对象,其产量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农作物。独立初期小麦仅占印度粮食总产量10%,目前已提高到30%,对国家实现粮食自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平原,这里年降水量在750~1150毫米之间,发展水利灌溉的条件也很好,生产技术水平和商品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印度的其他粮食作物还有多种杂粮和豆类,它们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区和高原,耕作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已日趋下降。印度的经济作物发展得不如粮食作物那样快,其中茶叶产量居世界首位,是本国出口意义最大的农产品。
畜牧业在印度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1/5。牲畜头数中牛约占一半,达2.7亿头,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但因饲料不足,又缺乏科学管理,故生产性能很低;加上印度教视牛为“圣兽”,只准饮其奶,不准食其肉,老牛任其飘游终死,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印度加强对畜牧业的改造,牛奶增产尤为显著(1979~1981年间占世界总产量3.2%,1990年已占5.6%),对改善国民营养状况起了不小的作用,而赢得“白色革命”的美喻。
印度国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因此农业生产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般可把全国划分为四大农业区:
(一)东北部稻谷、黄麻、茶叶区 主要包括阿萨姆、西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4个邦,总面积57万平方公里,有耕地2 400万公顷(未包括休闲地,下同)。本区主要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仅周边有一部分丘陵山地,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多在1250毫米以上。人口高度稠密,每一农户分摊到的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60%,但复种指数则最高。全区以大熟作物占绝为优势,总种植面积中粮食占90%,其中稻谷又约占4/5,是全国最重要的稻谷产区,只有西部因降水减少而种有较多的麦类和杂粮。黄麻和茶叶为区内两大经济作物,前者产量占全国98%,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恒河下游的低洼平原上,与东侧的孟加拉国共同组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黄麻产区;后者占全国80%,以阿萨姆邦湿润多雨的丘陵地带为最大产区。
(二)西北部小麦、杂豆、油菜区 主要包括北方、中央、拉贾斯坦、哈里亚纳和旁遮普5个邦,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耕地约 6 000万公顷。本区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及周围山地组成,气候自东向西由湿润转为干燥,年降水量大约从1200毫米递减至300毫米以下,但发展灌溉的条件较好,独立后水利事业有很大发展,灌溉面积现占全国一半。全区大、小熟作物基本相当,总种植面积中粮食占2/3,但其中稻谷仅占1/4,而以小麦、杂粮为主,其中小麦产量即占全国4/5,而成为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余粮区(仅旁遮普邦就提供了全国60%的商品粮)。经济作物以油菜、芝麻和甘蔗为主,产量分别占全国90%、75%和50%,它们均以北方邦为最大产区。
(三)半岛杂粮、棉花、花生区 主要包括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卡纳塔克、安得拉、泰米尔纳德等 5个邦(卡、泰二邦西南地区除外),面积 108万平方公里,耕地约 5 500万公顷。本区大部座落在德干熔岩高原上,但沿海冲积平原范围也不小;除东南部降水较多属湿润区以外,一般都属半湿润至半干燥气候,降水的变率也大。加上地形起伏大,故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颇有影响。全区以大熟作物为主。播积中粮食占60%,比重明显低于北方二区,其中又以谷子、豆类等杂粮占绝对优势,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在国内都是最低的。唯东南沿海冲积平原稻谷比重大,生产水平也较高。棉花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占全国60%以上,集中产于“棉花黑土”广泛分布的德干高原上,而花生、烟草占全国的比重更超过80%。
(四)西南稻谷、热带作物区 包括喀拉拉邦及其毗邻地区,面积8万平方公里,耕地400余万公顷。本区在地形上包括西高止山南段及其沿海冲积平原,因地处迎风坡,气候格外湿热,年降水量普遍在2000毫米以上,是国内唯一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区内人口十分稠密,平均每一农户占有的耕地仅及全国1/4略多,故普遍实施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区60%的耕地种植各类热带作物,印度所产的橡胶、咖啡、腰果、胡椒、生姜、木薯、椰子、豆蔻等基本上全集中于此,香蕉、茶也比较重要。粮食作物以稻谷占优势,仅山区杂粮较多。
工矿业及主要工业区 印度的工业过去有一定基础。独立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点。1950~1965年间,印度工业生产平均年递增8%,1966~1989年为5%,发展虽不算很快,但比较平稳,未出现大的起落;若与独立前50年工业生产的年均递增率2%相比,则进步尤为明显。目前,印度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独立而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40多个工业部门,不仅轻工业和基础工业,就是原子能、电子、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过去,以棉、麻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印度工业的主体,独立以后重工业发展相对迅速,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不足25%提高到55%以上,整个工业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印度在努力发展大工业的同时,对传统的小型工业和手工业采取了保护政策,在增加就业、搞活经济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印度工业品的自给程度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外输出多种轻、重工业产品及一般性的工业技术,成为第三世界向外输出技术最多的国家。但印度工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术对外国还有不小的依赖,而且由于人民的贫穷,人均工业品消费量甚低,这不仅造成现有设备开工不足,也影响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棉、麻纺织工业 长期是国内占首位的工业部门,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相对地位显著衰退,1950年棉纺织业尚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35%,80年代初已不到9%,同期内麻纺织业的比重亦由14%剧减至3%。印度棉纺织业总的规模现居世界第3位,但手工业在其中仍占相当比重,因而成为国内除农业外提供就业最多的产业部门。棉纺织业主要分布于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棉花产区,仅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合计即拥有全国纱锭总数的2/5和织布机的2/3,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二市。印度以黄麻为原料的麻纺织业规模向居世界首位,生产能力的90%以上集中于加尔各答附近南北长约90公里的胡格利河(恒河支流)两岸,这里正当黄麻产区的中心,水陆交通方便,产品并可就近由加尔各答港出口。以上可见,印度的棉、麻纺织业在地理分布上均具有对原料产区的明显的倾向性,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纺织业加工深度浅,附加价值低,如棉布的总成本中原棉即占一半,因此原料的运输费用就成了生产布局中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
(二)燃料动力工业 能源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经济中突出的薄弱环节,除石油大量依赖进口外,缺煤缺电也很严重,这是造成许多工业部门开工不足的重要原因。进入80年代以来,印度大力开发能源,煤和石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但石油仍占其进口总额1/6。印度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115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约280亿吨,现年产量为2.1亿吨。但煤炭工业分布极不平衡,主要煤田成一巨大煤带横亘于半岛东北部的腹地,比哈尔、中央、西孟加拉三邦产量合计占全国80%以上,其中大部分又集中产于比、西二邦的达莫德尔河谷地。由于分布过于集中,又无水运之利,给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印度石油的储量和产量一直很小,直到70年代大力勘探海上石油,并在孟买以西百余公里外发现了孟买高地等几个油田,情况才有明显好转;1990年产量已达3 400万吨,比1980年猛增了2倍多,石油自给率亦由不足半数提高到2/3。其石油储量为10.7亿吨,也比过去显著增长。印度电力工业独立后发展比较迅速,1947~1990年间发电量增长了60倍,达到2 600余亿度,其中火电与水电约为四与一之比。东部煤产区几邦以火电占绝对优势,尤其是达莫德尔河谷地,具有产煤、供水、用户三合一的优越条件,由多座坑口电站组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庞大火电群,但周围地区工业特别是耗电工业较集中,故仍然成为国内缺电最严重的地区。西北、西南各邦水文、地形条件均较有利,以水电占很大比重,其余各邦均为水、火并重。此外,在孟买、德里、马德拉斯等大负荷中心还建有几座核电站,总的布局比较均衡。
(三)钢铁工业 印度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很好,铁矿、锰矿和铬矿不仅储量大,质量好,且相互毗邻,一般距煤产区也不远;其开采量除满足本国消费外,半数以上可供出口。印度的近代钢铁工业发端于本世纪初,但长期发展缓慢,直至5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政府在钢铁工业上投下巨资,建成一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面貌才有了显著变化。1989年钢产量为1300万吨,比1950年增长7倍多,其中比莱、贾姆谢德布尔、波卡罗、劳尔克拉、杜尔加布尔(按规模大小排列)五大联合企业合计即占80%。上述5厂中,除比莱厂外,都位于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及其北侧的达莫德尔河谷地,这里原料、燃料、动力、用水条件都比较好,铁矿石和炼焦煤的平均运输距离一般只有80~200公里,所在地区及东侧的加尔各答又是国内重要工业区,故产销紧密结合,共同组成本国首屈一指的钢铁工业基地。比莱厂现为全国第一大钢铁厂,它地处国家中央,且紧邻铁、锰矿区,但煤炭运输距离较长(700余公里)。为了改变钢铁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状况,近年来印度已着手在铁矿蕴藏丰富的南部地区建设新钢铁厂(维沙卡帕特南等)。总的说来,印度钢铁工业比过去虽有显著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投资效益低,建设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机械工业 为印度独立后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过去的6%提高到27%,跃居各部门之首位。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从外国引进了一千多项有关机械工业的先进技术,对本国产品进行鼓励和保护,并大力促进机械产品出口,整个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印度已能生产各类机械设备,包括多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船舶和原子能、航空航天装备以及轻、重武器等,机械产品的自给率由独立初期的10%跃升为目前的90%以上,其出口则从零起步,现已成为本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一些产品,如部分轻工业成套设备、铁路车辆、柴油机和锅炉等因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在国际市场上亦有相当的竞争能力。由于原材料和动力缺乏,印度的机械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此外,尖端设备和先进技术仍多依赖外国,如原子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关键设备多由外国提供,超音速战斗机就是在外国的全面协助下特许仿造的。印度的机械工业在地理分布上明显地趋向于大城市,孟买、加尔各答和班加罗尔为三大中心;此外,兰契的重型机械、维沙卡帕特南的造船和马德拉斯的汽车制造在国内亦有突出地位。
(五)化学工业 独立后发展相当迅速,现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7%,为仅次于机械和纺织的第三大工业部门。酸碱、化肥以及各类轻化工为其主体,氮肥工业因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大型成套设备(分别建于孟买、德里、维沙卡帕特南、马德拉斯等地),发展尤为迅速,1990年氮肥产量(有效成份)为670万吨,已居世界第5位。但有机合成工业相当薄弱,仅塑料工业有一定规模,其他合成材料产量都不大;尤其是有机化工原料仍以糖蜜发酵制造的酒精以及电石为主,石油化学工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印度现有12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为5 600万吨,但开工率不高,石油产品需大量进口。
自独立以来,印度的工业布局变化很大。1948年孟买、加尔各答和艾哈迈达巴德所在的3个邦合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0%,目前已降至40%;同期内南方4个邦的比重由11%上升到23%,中部和西北部各邦的比重也有提高,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印度拥有5个主要工业区:
(一)胡格利河区 以全国第一大城和重要港口加尔各答为中心,工业和城镇多沿胡格利河成带状分布。本区位于富庶的恒河下游平原的中央,附近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和茶叶的产地,人口极端稠密,水陆交通均十分方便。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故本区的发展历史在几大工业区中是最悠久的。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印、巴分治,港口淤塞以及能源匮乏,发展十分缓慢,相对地位显著衰退,工业产值仅占全国1/10;主要部门是麻纺织和机械工业。
(二)孟买—浦那区 位于西海岸中部,附近是印度重要的棉花产区。自19世纪中叶兴起后发展比较迅速,目前工业产值占全国16%,已显著领先于其他各工业区。本区过去以绵纺织占绝对优势,而现在已成为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机械、电子、炼油、化工、服装等部门在国内均有突出地位。近年来附近海域发现丰富油藏,对本区的发展是一个新的促进。作为全区核心城市的孟买,是一个天然良港,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开始勃兴,成了印度西海岸的门户。近几十年来,印度东部地区发展缓慢,西部则相对迅速,国家经济重心遂明显西移。在此背景下,孟买取代加尔各答,一跃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工商业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科技文化事业也十分发达,其人口占全国1.3%,所提供的工商和个人所得税却占1/3,工业产值亦超过居第2位的加尔各答一倍多。
(三)艾哈迈达巴德—巴罗达区 位于西海岸的北部,以大工业城市艾哈迈达巴德为核心,周围是印度主要的棉花和油料产地。近年发展迅速,规模已同胡格利河区相当,棉纺织业和油脂工业在国内居首位,水泥、化工两部门地位也很突出。
(四)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区 位于印度半岛东北部,东邻胡格利河区。包括北侧的达莫德尔河谷地在内,是近几十年来成长起来的重工业基地。区内分布着印度最主要的煤田,铁、锰、铝土、云母等也很丰富。这些矿藏不仅储量大,而且相互毗邻,发展矿冶工业的条件十分优越,故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现煤炭和钢铁产量占全国70%,电力、重型机械、化工等地位也很突出。主要工业城市有兰契、波卡罗等。
(五)马德拉斯—班加罗尔—哥印拜陀区 位于印度半岛南部,以南方最大城市和港口马德拉斯为核心。区内人口稠密,附近是本国又一个重要的农业和矿产分布区。过去以棉纺织等轻工业部门为主。独立以后印度政府从战略角度出发,并考虑到促进原先比较后进的南方的发展,在本区配置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故其发展速度在国内是很突出的,工业产值已赶上历史最老的胡格利河区。班加罗尔目前已成为全国第3大工业城市,建有一批包括航空、电子、电机、机床等部门在内的大型“公营”企业,均为印度新兴工业的骨干,机械工业比重之大在国内居于首位。马德拉斯过去轻工业较多,近年汽车、冶金、化工、炼油等重工业已占居优势。哥印拜陀附近盛产棉花,该市因此发展成为仅次于艾哈迈达巴德和孟买的第3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从印度几个工业区的特点,可以看出形成大工业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重要的地理位置,方便的水陆交通(一般都有大港口作为门户),邻近大的商品性农业基地或矿产地。而资源条件的不同则直接影响着工业区的部门结构。
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 印度的交通运输业以铁路为主,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其旅客周转量已显著超过铁路,但货物周转量仍只有铁路一半。印度铁路长6.2万公里,居世界第4位。其中半数分布在北方大平原上。印度铁路网密度虽大,但轨距不统一,大量的换装业务显著降低了运输效率。在几种轨距的线路中,最主要的是1676毫米的宽轨,它占线网总长度一半,在货物周转总量中却占到85%,国内所有的长距离干线几乎都是宽轨,如德里—加尔各答、德里—孟买、德里—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孟买等,其他轨距的线路一般是起着地方铁路的作用。印度铁路的牵引方式也比较落后,蒸汽机车现仍占机车很大比重,故动力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平均每公里线路承担的客运周转量不到我国的1/3;为改善这一状况,印度努力发展电力牵引,目前电气化铁路已占路网总长度1/10。印度铁路最主要的货运物资是煤炭,在总运量中独占1/3以上,其次为金属矿石、粮食、石油和钢铁。
印度的内河航运除恒河中、下游等局部地区外,一般均不占重要地位。该国大部位于半岛上,海岸线长6 100公里,故海运业相对发达,它不仅承担了95%以上的对外贸易,在国内运输中亦有一定比重。全国共有海港约200个,目前每年的港口吞吐总量在1亿吨以上,孟买、莫尔穆冈、维沙卡帕特南、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合计即占其5/6。在50年代中期以前,加尔各答一直是本国第1大港,但它位于距海130公里的胡格利河畔,淤塞严重,使港口的发展受到不利的影响,吞吐量现已退居各港第4位;加尔各答港以出口茶叶和麻制品为大宗,故出口值显著超出入口值。孟买港是一天然良港,所在地又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区,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已取代加尔各答成为第1大港,现吞吐量独占全国1/4;该港以进口各类工业设备和石油为主,出口则以棉纺织品和油籽为大宗,入口值要超过出口值。第3大港莫尔穆冈,也是天然良港,它以输出铁矿石为专业,其他物资很少经营。维沙卡帕特南和马德拉斯则均为综合性港口。
除石油等少数产品外,印度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不大,出口贸易额仅占国民生产总值5%左右,比重明显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自独立以来,印度外贸事业发展缓慢,1948年其商品出口额占全世界2.2%,目前仅约0.5%,在各国中由第12位退至45位以后。这固然与印度国内市场庞大有关,但也表明它经济发展不快,未能充分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印度进口商品以石油和机械设备为主。在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已占70%以上;而且商品种类繁多,珠宝首饰、机械设备、服装、铁矿石、茶叶和水产品是六类出口额最大的商品,但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合计亦仅为1/3,这种外贸结构同一些单一农矿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显著的区别。
巴 基 斯 坦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是我国的邻国之一,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11750万(1991年),97%以上信奉伊斯兰教。首都伊斯兰堡,人口约35万。
自然条件 巴基斯坦的北端紧靠帕米尔高原,高大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从这里沿边境分别伸向东南和西南。两山之间的印度河,自山区流出后,接纳了许多支流,形成一个纵贯国土东半部的庞大水系,为干热的巴基斯坦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堪称为国家动脉。巴基斯坦广大西部地区是由兴都库什山的支脉及伊朗高原的外缘组成的山地高原,高程多超过600米,地质复杂,地形崎岖,矿物资源比较丰富。
巴基斯坦的气候属于干燥和半干燥热带气候,因为有高山屏障,气温普遍偏高。除高山区外,7月平均温度差不多均高于32℃,1月也在7℃以上。但各地年降水量都比较稀少,其中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3/4以上,超过500毫米的则仅占7%。由于蒸发强烈,呈现出荒漠和半荒漠景观,森林覆盖率不足4%。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河充分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该水系年均径流总量约2080亿立方米,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每年3~5月的春汛和7~8月的伏汛,其他各月流量均很少,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相差近百倍。为了调节水量,满足灌溉之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灌溉农业和经济发展 巴基斯坦过去经济很落后,工矿业尤为薄弱,总的水平比印度还低。经过独立后近40年的努力,各经济部门都有了很大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多年平均增长率在南亚国家中均居1~2位。总的说来巴基斯坦仍是一个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国,在19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23%,工业仅占16%,尤其是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和半荒漠,水资源贫乏,而全国总人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1950~1991年间增幅即高达2倍,显著超过了印度,因此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巴基斯坦现有2 000万公顷耕地,垦殖指数大大低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其原因就在于气候和水源条件的限制。经过长期的努力,全国灌溉面积现已占耕地2/3,是世界上灌溉面积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只要有水灌溉,耕地面积至少还可以再扩大半倍。巴基斯坦现已在印度河上建成了数十项枢纽工程,开辟了总长达几万公里的永久性的渠道,使全国径流总量的半数得到了有效利用。在巴基斯坦耕地总面积中,粮食作物占80%,内以小麦最为重要,除自给外,还略有出口。稻谷产量虽不足小麦的1/3,但却是重要出口商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经济作物中,棉花十分突出,1991年产皮棉164万吨,居世界第4位,其中1/5以原棉出口。
巴基斯坦工业发展比较迅速。棉纺织业向为最大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独占1/7;包括化肥、水泥、冶金、机械等部门在内的重工业是独立以来发展的重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现亦达1/3。巴基斯坦采矿业薄弱,仅占国民生产总值0.6%。最重要的矿产是天然气,它提供了国产一次能源的半数左右。
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纵贯南北的白沙瓦—拉合尔—卡拉奇线为主要干线。公路运输发展得更为迅速,1978年建成通车的喀喇昆仑公路,全长600多公里,对于开发北部山区,加强中、巴联系,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工业的发展,巴基斯坦出口贸易的商品构成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初级产品仅占1/3,主要是稻米和原棉,而以棉布、棉纱、服装、医疗器械为主的制成品已占到2/3,其中大部分是纺织品,棉布出口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居首位。巴基斯坦的劳务出口非常重要,其收入已接近商品出口总额。
省区和城市 巴基斯坦主要由四个省组成,它们在地理上各具特色:
(一)旁遮普省 为印度河中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耕历史极为悠久,向为本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人口也最稠密,其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数1倍。目前,本省提供了全国3/5~4/5的小麦、棉花、稻谷和甘蔗,工业产值亦近半数。主要工业城市为拉合尔(1990年人口410万)。
(二)信德省 为印度河下游平原,气候干热,是依赖灌溉在东侧的塔尔沙漠和西侧的伊朗高原之间形成的一条绿色长廊。本省在经济上仅次于旁遮普省,其中农业相当于后者的1/3,工业则达到3/4以上。省会卡拉奇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海、陆、空交通枢纽,人口770万(1990年),工业产值占全国将近1/3。
(三)西北边境省 以山地为主,中部有喀布尔河流贯,它两岸的白沙瓦盆地是全省的心脏所在。气候温和,农牧业为基本的经济部门,省会白沙瓦是主要工、商业中心。
(四)俾路支省 地形属山地高原,气候干旱,人口密度仅及全国平均数的十几分之一。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农耕仅局限于部分河谷和水井附近,主要生产粮食和瓜果。
本文标题:亚洲-南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