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亚
日 本
东亚太平洋上的岛国 日本是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东濒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等四大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岛面积占95.4%,尤以本州岛为最大,地位也最突出。日本列岛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呈弧形排列。国土南北狭长,并与子午线斜交的特点,使日本比面积相近的其它国家所跨的经度和纬度都多,这对日本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经济的地域分异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日本地处温带,又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加之领土南北狭长,所跨纬度较大,因此,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海洋对于岛国日本的影响极为深刻。海岸线总长3万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方距海很少超过100公里,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且多不冻港,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良港毗连,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都十分有利。日本岛国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产水平发展的各个时期,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地表崎岖,多火山、地震,山脉纵横是地形的基本特征。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民奉为“圣岳”,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地处西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众多,地震频繁,有“火山、地震国”之称,与之相联系的温泉广布,有1800处之多。因此日本地热资源丰富,著名的箱根、别府等都发展成国际温泉旅游城市。山区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为67%,居世界前列。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只有1.68万平方公里。日本平原面积虽小,但对经济生活都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这里是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河流短小湍急,多狭谷、瀑布,不利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5000多万千瓦,这对矿物燃料不足的日本有着重要的意义。超过300公里的河流只有信浓川和利根川。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在地理位置、气团、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日本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同纬度的亚洲大陆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量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日本海和太平洋沿岸为多,日本海侧(里日本)届冬雨型,而太平洋侧(表日本)则属夏雨型,日本大部分地区冬季降雪,北海道、东北和北陆地区降雪尤多,被称为“多雪地带”。濑户内海沿岸受南北山地阻挡,降水少,多晴天。日本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北部(北海道与本州北部)属寒温带气候;西南沿海属亚热带气候;其余大部分为温带。年平均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北部地区可一年一熟,大部分地区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但北部地区的低温冷害常使稻谷减产。北海道东部沿海一带多雾,日照少,有碍农作物生长。梅雨期和播种期相一致以及雨热同季利于水稻插秧和作物生长。而夏秋季的台风,既带来雨水又常造成灾害。
矿产资源贫乏,分布零散,开采条件也差。
人口众多,分布疏密悬殊 日本现有人口12361万(1990年),比1920年增加2.2倍,居世界第七位,平均每平方公里332人,居世界前列。按人口密度的大小全国分为三种类型区:(一)人口高密集区。包括南关东、近畿、东海、北九州地区,集中全国人口的55.4%,特别是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平均每平方公里为2360人,而东京23区的人口更为密集,人口密度高达1.3万多人,大阪市区为1.19万人。(二)人口中密度区。包括大城市周围和介于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如濑户内海沿岸区。(三)人口稀疏区。包括北海道、东北、山阴、南四国和南九州等。形成人口如此分布的特点,不仅在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而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人口年龄构成,高龄化的趋向日益明显,65岁以上者占11.6%(1990)。日本劳动力出现短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激增,已占总人口的77.4%(1990年)。
全国有大小城市656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共有11座,其中除札幌外,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从东京起,经名古屋、到大阪、神户一带,城市毗连,宛如条带,称为东海道巨型城市带,是世界城市人口集中区之一。
战后,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显著增多,这不仅使人口分布更加集中,形成“过密”和“过疏”地区;同时也影响着移出和移入地区的经济地域结构的变化。近年人口明显地向大城市郊区和外围地区的新城市或地方中心城市移动。大城市的昼夜人口钟摆式移动有增无减。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纯,大和民族占绝对多数,少数民族阿依努人,现不足两万人,主要居住在北海道地区。
历史发展特点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是一个落后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农业国家。明治维新之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统治者推行军国主义路线,靠对外侵略战争起家。19世纪70年代,日本占领了琉球群岛等岛屿。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侵占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攫取了巨额赔款并侵略朝鲜。1880年后,日本正式展开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革命,纺织、造船、车辆等工业有发展,经过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本侵占我国辽东半岛的一部分,又吞并朝鲜。日本在掠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为侵略扩张服务的采矿、冶金、机械、电机、化工等部门。经济急剧增长,随着资本与生产的集中,发展成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工农业产值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分布日趋集中,到本世纪20年代逐渐形成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工业地带。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在战争的刺激下经济发展很快,1934~1936年,工矿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农业占20%,工业已超过农业,占据了主要地位。到1937年,日本工业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8%,居第五位。当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在此期间,经济全面走向军事化,直接为战争服务的重化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42年重化工业达到66.9%。1945年8月日本战败,经济陷于严重崩溃的局面。
经济基本特征日本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
(一)经济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22.8%,60年代为11.1%,70年代为5.3%,都超过美国和原联邦德国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使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明显上升,到1966、1967、1968年分别超过英、法和原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第二位。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与前苏联接近,1984年超过它。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更为显著,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工业结构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汽车、船舶、钢铁、石油制品、乙烯、家电、电子、数控机床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占世界工业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40年代占1.2%上升到80年代初的10%。与此同时,日本出口贸易也增长很快,日本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
日本经济的高速度是在具体的特定的国内、外条件下实现的。国际上的有利条件:一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时期,世界市场的燃料、原料供给充足,且价格便宜。这种国际环境给“资源小国”的日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资源条件;二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工业迫切需要购买机械设备,这样使世界工业品市场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三是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军事订货骤增,这对日本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和“滋养”,成为推动它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条件:一是紧缩军事开支,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化工业;二是采用先进技术加速设备更新;三是拥有大量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同时工资低廉;四是靠引进欧美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提高了竞争能力,赢得了国际市场;五是充分发挥岛国地理位置和太平洋沿岸优良港湾的优势,填海造陆,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专业码头,可驶大型油轮;各种货轮可长驱直入,为原料、燃料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降低运费提供了方便条件。此外战后初期,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及经营管理上的现代化措施,政府的干预,各项国土开发规划等,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过去许多有利条件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明显减速,一般保持在3~5%的水平,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1990年西方经济平均增长2.8%,而日本5.6%,美国0.9%,法2.8%,英0.6%,原联邦德国4.5%。这样使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如1950年日本经济只等于美国的3.8%,1980年接近40%,到1990年达到55.9%。而日本人口只有美国的1/2,致使日本人均收入高于美国。
(二)资本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强战前,日本十大财阀掌握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与国家机器,它们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支柱。战前,三菱、住友、三井、富士、三和、第一等六大财团,以新的形式控制了全国资本总额的70%以上。它们实际上是日本对内对外政策的决策者。战后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近年,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逐步减少,民间(私人)企业活力增强,如电信、电话、铁路、民用航空等进一步民营化。
6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垄断资本加强了资本输出与海外设厂。近年向海外投资建厂、购买股票、房地产等,正在形成高潮。不仅伸入第三世界,目前已冲进欧美各国。到8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海外投资大国。
本文标题:亚洲-东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5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