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北美洲-美国(6)

北美洲-美国(6)

时间:2011-02-08 21: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北部不但没有奴隶制及其残余的束缚,而且为美国带来劳动力和资金的基本群众主要定居在北部。加上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使北部成了美国最主要的地区。19世纪末,北部曾占全国工业生产的8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还占到3/4。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美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北部的很多老工业中心表现出厂房和设备陈旧、资源和水源不足、交通拥塞、税收增多、地价昂贵、生活费用高涨以及财政困难等不利于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老朽迹象,因而在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速度方面都已落后于西部与南部。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下降。但是,直到今天,北部在美国的统治地位还没有失掉。北部的面积占全国1/4,人口却占全国近1/2,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54%,农业生产总值亦占全国的近一半。在基本重工业部门和粮食生产方面则占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它生产了全国3/4的钢铁和机器,4/5的汽车和仪表及90%的金属加工机床,并且拥有全国最大和最发达的粮食乳肉产区。在财政、金融、文化方面,北部所起的作用更大。全国绝大多数大银行和大公司的管理机构都集中在北部。如1987年美国5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有37家位于北部;1985年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美国占6家,而其中的5家总部都在纽约。

欧洲移民首先是抵达本区的东北角,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便逐步向西开发,且由于对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同,依次形成了具有明显特点的四个区——新英格兰区、大西洋沿岸中部区(以上二者亦合称东北区)、中央东北区和中央西北区(以上二者又组成为中北区亦称中西部)。

(一)新英格兰区 包括美国东北角六个较小的州,合占全国面积的近2%和人口的5.3%。这里地形崎岖,仅沿海有不大的平原谷地。除森林和海洋水产外,资源不多。由于山地阻隔,同西部广大地区的联系极不方便。但这里距欧洲最近,是移民最早开发的地区,并成了向西扩展的根据地。当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后,约纽及其附近(即大西洋沿岸中部区)便成了美国对外联系和向西部供应工业品的基地,而新英格兰则逐渐失去了它的优势。但是,由于这里工业历史悠久,有大量熟练劳动力,因此,需要原料不多,而要求高度熟练劳动力的工业部门,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如各种高质量的纺织品,特别是毛纺织品以及皮革制品、轻武器、仪表、飞机发动机、专用工业设备、轴承和小五金制品等。

新英格兰的工业几乎完全集中在偏南三个小州(即马萨诸塞、罗德艾兰和康涅狄格州)的沿海平原和河谷区。

新英格兰南部的农业以奶牛和养禽业为主,高度集约化,农畜产品的单产及大农场所占比重均很高。

波士顿为本区最大城市,人口57.4万(包括联合都市统计区人口达417万)。它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岸优良的天然港上,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城市。旧城区建筑具有中世纪欧洲风格。现在,波士顿已成为重要港口与工业及金融贸易中心。波士顿有许多大学及文化科学机构,郊区的坎布里奇(或译作剑桥)有美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环绕波士顿半圆形的128号公路,是美国仅次于硅谷的微电子技术中心。

(二)大西洋沿岸中部区 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和新泽西等三州;此外,同本区相邻,属于南部区的特拉华和马里兰两个州,由于自然条件不适于种植棉花,早在内战以前奴隶制就已经瓦解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而同新泽西等州特点相近;另外,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和本区的联系也很密切,故在经济地理上都划入本区。

该区面积只占全国3%多一点,人口却占18%,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本区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中部,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沿海平原比较广阔,气候温暖,富森林和海洋水产资源,有丰富的煤矿和许多分散的铁矿。尤其重要的是,本区境内的阿巴拉契亚山山势较低,又有几个通往内地的垭口和河谷,内外联系较为方便。在殖民地时代,这里的发展虽晚于新英格兰,但是,随着移民的西进,该地的城市同广大西部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从而发展迅速,成了新英格兰的劲敌,首先是费城超过了波士顿。伊利运河的开通,为内地大宗货物外运提供了经济而有效的出路,使得从布法罗到纽约每吨货物的运费由100美元降到15美元,行程从20天减到8天,运河以西大片地区的农产品价格提高了一倍。1820~1830年的10年间。纽约人口增加了一倍,超过费城,成了美国第一大港。同时,伊利运河两岸也陆续繁荣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最早在沿海发展起来的木炭冶铁业,逐步向西推进,先是在无烟煤区,进而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地,后来转移到焦煤丰富的匹兹堡,在那里形成了一个重工业区。

本区最发达的部分是大西洋沿岸。从纽约向南经费城、巴尔的摩,直到华盛顿的几个大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卫星城镇,连绵不绝,形成一个大的城市带。这个城市带向北同波士顿为中心的工业带连成一片,长达600公里,即所谓的“波士华城市带”。它的面积只占全国1%,人口却占全国的20%,制造业产值则占全国30%,在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这个城市带虽然偏处美国东北沿海,但却被称作“美国经济地理的枢轴”,纽约则是这个枢轴上的中心。

大西洋沿岸中部沿海的城市带,虽然和新英格兰的城市带一起被统称为美国的“老工业带”,但是这里的工业同新英格兰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新英格兰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熟练劳动力和老的基础与传统,那么这里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则是它控制着美国最发达的地区——北部的主要吞吐港口。这里的工业虽然也几乎完全依赖外来原料(包括国内原料和进口原料)和熟练劳动力,但和新英格兰不同的是,这里的工业部门要复杂得多,轻工业和重工业,加工笨重原料的工业与精密复杂的机器,以及各种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的生产等结合在一起。

城市带中的主要城市有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

纽约,市区人口约732万,加上同纽约联在一起的都市与卫星城镇,即联合都市统计区人口共约达1809万,为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大西洋岸哈得孙河口。主要市区在曼哈顿岛上,并扩展到长岛、斯塔腾岛以及邻近的大陆上。岛屿和大陆的海港区岸线绵长,水道较深,潮差又小,是个理想的港口。它的背后,连接着哈得孙—摩霍克裂谷,成为由沿海地区穿过阿巴拉契亚山通到大陆腹地的一条唯一的低地通道的可航水道。纽约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占全美对外贸易同周转额的1/5。在贸易的基础上发展为大工业中心。大纽约集中了全国工业职工的10%,工业部门繁多,贸易和工业又带动了金融管理业务的发展。纽约是整个美国以致西方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在这条全长不过半公里的狭窄的街道两旁,耸立着一座座摩天大厦,集中了美国主要垄断集团所属的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与交易所,以及成百家的大工业公司和运输公司的总经理处。在美国起着国家银行作用的联邦储备银行总行也设在这里。这里是美国真正的统治中心和美国垄断集团的神经中枢。

纽约城也是一个贫富对比十分鲜明的城市。在它最繁华的中心地区——曼哈顿岛,百老汇大街纵贯全岛。岛的南端是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中心区,中部为繁华的商业和行政区,有耸入云端的摩天大楼,景色秀丽的中央公园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岛东侧的伊斯特河(东河)河畔坐落着联合国大厦。而岛的北端则是世界著名的黑人聚居区——哈莱姆区,这里充塞着一片片破旧、拥挤不堪的贫民窟。

费拉得尔菲亚(简称费城),位于特拉华河下游,人口159万(联合都市统计区人口为590万)。殖民地时期为本区最大的城市。独立战争时曾作为临时首都。费城距大西洋约153公里,但海船可以通过特拉华湾直接驶入。费城是距匹兹堡最近的重要港口,每年有大量铁、铜、锰等矿产品与石油从这里进口,货物输入量占全国首位。利用进口原料发展了钢铁、石油加工与有色金属冶炼业,进而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型机器制造、造船、铁路机车制造与汽车制造以及石油化学工业,成了美国主要的重工业城市。

巴尔的摩,人口73.6万(都市统计区人口为238万)。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是“波士华”城市带南部的大工业城市和港口。它的经济结构同费城极其相似,但重工业比重更大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的摩附近的以进口铁砂为原料的斯帕罗斯波因特钢铁厂,经过扩建,现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厂之一。

首都华盛顿,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与阿纳科斯蒂河汇合处的东北岸。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政府所在地形成一个独立行政单位的国家首都之一。华盛顿是按严格的规划设计兴建的,这里没有摩天大楼,却有许多公园、林荫道和草地广场。在东部市中心隆起的丘陵(通称“国会山”)顶端座落着国会大厦。离这里不远的西北区则是全国的行政中枢——白宫。市区内建有许多纪念碑或纪念馆(堂),其中以高169米的华盛顿纪念碑最为著名,这里的博物馆及美术馆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华盛顿人口60.7万(为哥伦比亚特区人口,其中65.8%为黑人。华盛顿都市统计区人口为292.4万人)。

华盛顿是美国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有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号称世界两大图书馆之一的国会图书馆。

法律规定,禁止在华盛顿建立新的工业企业。例外的只有为这里庞大的政府与文化机构服务的印刷出版和某些食品工业。由于每年因公务或游览来华盛顿的人很多,旅馆服务业特别发达。

匹兹堡,人口37万(联合都市统计区人口为224万),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部,是本区西部的大工业中心和美国最老的大钢铁工业中心。它附近有储量大、质量好的煤矿和石灰石以及一些铁矿,并且正处于几条谷地的交汇点上。由此往东穿过阿巴拉契亚山直达费城,向北可抵伊利湖,向西则联接俄亥俄河与密西西比河水系,对外联系甚为方便,因而成了重要的铁路和水运中心。以从湖区运进的铁砂为原料,利用附近的煤,最先发展了钢铁工业。因而长期以来,匹兹堡向有美国的“钢都”之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半叶,它在美国钢铁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后来这里又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了重型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等部门,并且同它以东的约翰斯敦,以北的扬斯敦(属中央东北区)等共同组成了美国的“黑乡”。由于这里用地紧张限制了现代化大型钢铁厂的发展,其他消耗钢较多的企业也不宜兴建,因而当地钢铁市场的扩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大湖沿岸和东北沿海钢铁工业的竞争下,匹兹堡的地位已大大下降。但近年匹兹堡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使匹兹堡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中心,并将成为美国的“软件谷”。

大西洋沿岸中部区域城市众多,以及由于发展大田作物的土壤、气候条件不及中西部和南部有利,因而这里的农业主要是为大城市服务。

(三)中央东北区 本区包括位于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以及阿巴拉契亚之间的俄亥俄、威斯康星等五州。因处于河湖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煤、铁资源丰富,又有五大湖方便的水运以及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的河运,同南部和西部的联系都很便捷。

对于本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是,美国独立后,特别是南北战争前后的西进运动。大批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在这片肥沃的处女地上发展了大规模的农牧业。同时,在东西水陆交通线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商业点,兴建了运河和稠密的铁路与公路网。在农牧业基础上,发展了食品工业以及为农业服务的工业。这里相继出现了以芝加哥为首的一系列大中城市。从本世纪初起,苏必利尔湖区铁矿开始大规模开发。这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大铁矿,开采条件较好,所采矿石经过五大湖和铁路线向东运往五大湖沿岸各大港口。在大湖沿岸形成了一系列大的工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本区重工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因而这里成了在全国工农业生产方面居于突出地位、工农业密切结合的地区。本区面积只占全国7%,但人口(约占17%)和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23%)在全国各区中却占第一位。本区农业产值占全国的近16%,仅次于中央西北区而居第二位。在重工业以及饲料、乳肉的生产方面,则均在全国占重要的地位。

本区农业基本上属于两大专业化农业区:北半部大湖附近为乳酪带;南半部则是典型的美国式农业区——“玉米带”。它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种植玉米)和西欧式农业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是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区。

本区主要工业中心都集中在大湖南岸,它们处于东西交通干线上。既可以方便地取得煤炭,又接近发达的农业区“玉米带”和大湖水运。在大湖以南,则有不少专业化方向明显的中小工业城市。这个大致呈东西方向伸展的大工业带,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
  本文标题:北美洲-美国(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4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42.html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北美洲-美国(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北美洲-美国(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