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通运输业各部门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铁路修筑前,内陆水运曾经是主要运输方式,在早期工农业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自19世纪中叶开始,铁路很快排挤了水运。铁路垄断公司曾用收买沿河土地,使内河航运公司无法建筑码头,以及在河上架低桥阻碍大轮船航行等办法,扼杀内河航运。到20世纪初,汽车又逐渐成了铁路的竞争对手。先在客运上,后来在货运上,渐次排挤了铁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管道运输急起直追,航空运输迅速发展,内河航运亦重整旗鼓。1988年在货运周转总量中,铁路占37.02%,公路占25.2%,管道运输占21.91%,内河航运占15.54%,航空运输占0.33%。在客运量方面,汽车占用81.76%,民航占17.58%,铁路只占0.66%。
铁路 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全国铁路网就已初步形成。目前美国铁路运营里程约20万公里(1920年曾达到42万公里),超过西欧各国铁路长度的总和。美国铁路网的分布很不平衡,北部铁路网密度最大,拥有全国铁路里程的1/2,南部和西部路网密度则较稀。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也集中在北部,其中最大的是芝加哥(30多条铁路的交会点),其次是圣路易斯、纽约、匹兹堡和堪萨斯城等。
美国各主要工业中心和地区之间都有铁路联系。其中以东西方向为最重要,这是由于主要工业中心呈东西并列形式,而南北之间的联系又大部分由管道和水运(包括沿海航运)承担的缘故。美国有数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其中主要是由纽约经芝加哥分别到西雅图、旧金山和洛杉矶,由费城经匹兹堡、圣路易斯、堪萨斯城至洛杉矶,以及从新奥尔良循南部边境至洛杉矶等干线。由芝加哥沿大湖南岸或向南经匹兹堡、费城至纽约的铁路运输最为繁忙。
公路 美国公路网长达63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约6.8万公里,汽车保有量约1.7亿辆,其中80%以上是小汽车。汽车不仅在客运上占有统治地位,并且垄断了短途货运,也从事长途货运和快速货运(如鲜奶和乳制品、水果、蔬菜、活畜等)。70%的公路网集中在北部。
水运 美国内陆水运航道约5万公里,其中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共占全国内陆水运周转量的近80%。五大湖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群,各湖间有天然水道和运河相通,是联系美国煤铁产区(相距2000公里)、西部农业区与东部工业区的重要交通线。五大湖水运联系了美国主要通航河道,并有三个出海口,即伊利运河、圣劳伦斯河和芝加哥一伊利诺斯运河(连接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水系是南北航运的大动脉,占全国内陆水运货物周转量的60%多。主要运输粮、棉、油、煤等,其作用近年不断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商船吨数猛增到4100万吨,而目前已减至2200万吨(其中油轮占2/3)。这一方面因为战后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资本家为了逃避较高的税额和剥削廉价劳动力,把约1000万吨的商船转移到利比里亚和巴拿马等国注册。
美国是世界上沿海运量最大的国家。主要是由墨西哥湾沿岸向东北沿海运送石油及化工产品、原料等。墨西哥湾北岸多沙洲、泻湖与沼泽,不利航运,已在偏内地处开凿了同海岸平行的有名的“岸内水道”,以运送笨重货物。
美国主要海港大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其中以纽约为最大,次为费城、巴尔的摩和波士顿等。在墨西哥湾有新奥尔良和休斯敦;太平洋沿岸有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
航空 美国航空运输在战后有很大发展。客货运输量都占到世界1/2左右。目前,它在客运上远远超过铁路;在货运上作用虽然在增加,但比重却很小。
对外经济联系 美国的对外经济联系极为广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援助”和“贷款”(实际是资本输出),不仅包括亚非拉一些国家,甚至西欧和日本也要依靠美国的“扶植”。当时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美元成了国际通货。它大量向外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
随着美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相对削弱,经济上遇到激烈的竞争。但是,至今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对外贸易量和资本输出额最多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部门结构完整的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与西欧和日本不同,经济上对外依赖的程度较小,如美国经济的外贸依存率(即外贸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91年为16%,远较主要发达工业国为低。但是,输出资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等方面,美国同其他发达国家的争夺是激烈的。
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出口方面,虽然工业制成品占主要地位,但农、矿原料、半成品也约占30%。美国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稍逊于德国,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玉米、小麦、稻米等)和原料(棉花、大豆、烟草、焦煤、磷灰石等)的出口国。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以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最多,约占60%,其次为化学工业产品。美国在大型电子计算机、空间与航空工业、原子能工业、军火、先进的科学设备等尖端技术方面,以及某些复杂和大型工业设备(特别是电机)方面,在世界市场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在进口方面,能源、原料和某些农产品将近1/2。其中仅石油和天然气就占进口总值的1/5~1/3左右。另外,还进口大量铁砂、锰、镍、钨、钴、铬、锡、铅、石棉、云母和铂族等矿物原料或金属,大量的纸张,以及热带农产品——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糖和热带水果等。工业品占进口值一半以上。美国虽属世界上生产汽车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却大量进口汽车及其零配件。美国各种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的进口总量占世界第一位,并且每年都进口大量纺织品及轻工业品。
美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加拿大、日本、西欧、拉丁美洲和中东。从加拿大、拉美和中东主要进口能源、原料和半成品;出口工业品和军火。从西欧、日本主要进口汽车、机器设备和轻工业品;出口粮食和尖端工业产品。美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广泛的贸易关系,但总量不大,主要从那里进口石油、农产品和矿物性原料。但近年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口工业品也在增加。
由于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战后初期的近1/3下降到不足1/9。同时,美国在1889~1970年的81年间,对外贸易一直出超,但自1970年以后,经常出现入超,而且入超额不断扩大。1971年出现22.6亿美元的逆差,1986年更高达1698亿美元,1990年降至662亿美元。巨额逆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资本输出急剧增长,通过资本输出使美国在国外资产从1950年的544亿美元,增至1990年17640亿美元。美国的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每年攫取大量利润。战后初期美国对外私人直接投资有2/3集中在加拿大和拉丁美洲;之后,美国在这些地区的投资继续增长,而同时在西欧的投资增长得更快。目前,美国对外私人直接投资有近2/5在西欧,1/5在加拿大,1/6在拉丁美洲。美国在西欧的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一是美国企图趁西欧削弱的时机打进去;二是西欧共同市场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迫使美国在那里直接设厂,以逃避关税壁垒,打入西欧市场。美国在西欧的资本主要投在制造业中,特别是汽车制造和电子计算机等尖端部门。在其他地区,则以石油与原料的开采部门和金融贸易为主。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元接连贬值,使得外国在美国的投资急剧增加。1990年外国在美国的资产达21760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在外国的资产。
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无疑将会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强国际间竞争的实力。
经济区 美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不同,在美国发展过程中又处于不同的地位。因此,进行分区研究,揭示美国地域差异极为重要。现以美国统计局的区划为基础,并作适当合并,把美国划分为北部、南部和西部3个大区及10个副区。
北部 包括美国本土48个州中的东北23个州,它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源地,经济最发达,是全国的重心区。
表8-1 美国三大区一些指标的比较(单位%)
资料来源:[美国] 〈美国统计摘要〉1990、 1991。
本文标题:北美洲-美国(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4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