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第五章 月球与月相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六章日食和月食 在自然现象中,日、月食可以被列为最著名之列了。直到今天,许多教派还赋予日月食宗教的色彩。例如在印度,某些部落就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七章 流星 空间的尘埃颗粒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形成流星。尘埃颗粒叫做流星体。 大小 在狮子座流星雨中,一颗5等...[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八章 星等 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提出的衡量天体亮度的单位。一个星等规定为亮度比的2.512倍,如5等星比六等星亮2.512倍,因此星等相差5等亮度便差...[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九章 赫罗图 1911年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1913年美国天文学家罗素各自独立绘出亮星的光度温度图,发现大多数恒星分布在图中左上方至右下方的一条狭长带内,从高温到低...[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十章 天体的视大小 天文学家确定天体的视大小,是用我们看到天体所夹的角的大...[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十一章 天体距离的测量 人们常常用天文数字来形容数字的巨大,事实也确实如此:日-地距离是149 597 870千米,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236万光年,整个宇宙的尺度大约是15 00...[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十一章、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这名称有其科学的含义:由人工制造、环绕地球在太空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世界上第一颗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由前苏联发射(人...[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十二章 时间和历法 人们最早是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来计量时间的。地球自转一周作为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称为一年。在世界各地,不外乎三种三种历法:即太阴历(阴历)、太...[ 阅读全文 ]
内容简介:第十四章 天文望远镜 1、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性能参数: 物镜的口径(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一般是指有效口径,也就是通光直径,即望远镜的入射光瞳直径,是望远镜聚光本领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