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稻谷生产区划
稻谷是东南亚最主要的农作物,全区82%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这一比重是世界上最高的。但区内各国各地区之间,在稻谷生产的发展过程、产销状况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别。据此,可以把东南亚划分为三个稻谷生产区,即由缅甸和泰国组成的中南半岛西区,由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组成的中南半岛东区,以及主要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区。
表5-7 各国主食稻米的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南半岛西区从19世纪后期起,本区即迅速发展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稻谷生产和出口地,这一地位迄今没有变化。其中缅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1925年出口量高达332万吨,在世界总贸易量中独占60%。泰国则仅次于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在世界总贸易量中的比重一般占1/6~1/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缅甸稻米出口显著衰退,目前在世界上的比重已减至6%左右。泰国则发展较快,跃为世界第一稻米出口国(有时次于美国),出口量一般占全世界30~40%。缅、泰两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均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80年代后半期年均达340公斤以上,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这是它们大量出口稻米的基础。
缅、泰两国的自然条件十分近似,它们均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稻谷生产主要集中于大河的三角洲平原,缅甸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泰国是湄南河三角洲。再加上发展过程和居民的生活习惯相仿,因此在稻谷生产及耕作制度上亦具有类似的特点。两国在历史上都曾形成单一稻米经济。在主要产区,绝大部分土地都青一色地辟为稻田,其他作物甚少;而在所种植的稻谷中,又基本上全是7月插秧(少量直播)、12月收割的单季晚稻。直至近一二十年,由于人口压力增大,适于开辟稻田的土地基本上已利用殆尽,复种指数才趋于增大,但迄今缅甸双季稻亦仅占稻谷总面积1/5,泰国搞了较多的水旱轮作,但双季稻仍很少,比重仅略大于1/10。
综上所述,中南半岛西区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1)人均稻谷产量和出口量始终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2)生产的主体是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三角洲农业。
(3)单季晚稻在总产量中一向占绝对优势,在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上尚有很大潜力。
在缅、泰两国之间,稻谷生产也有一定的差别。
缅甸自19世纪中叶起大规模开发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使之成为“世界的米箩”以后,一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稻米出口国。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日寇铁蹄蹂躏,稻谷生产急剧衰退。战后因国内种种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生产和出口恢复缓慢,1972~1974的三年中稻米合计仅出口64万吨,只相当于30年代水平的十几分之一。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从1974年起,缅甸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稻谷生产发展,如增加农业投资和对农民的贷款,提高收购价格,开展以推广高产良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争取外国提供农业援助,等等,结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高产良种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即由70年代中期的5%急升到80年代中期的50%,再加上其他生产条件的改善,致使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徘徊不前的单位面积产量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以1981~1985年的平均水平与1971~1975年相比,增幅即达0.9倍;同期内播种面积虽略有减少,稻谷总产量仍增长了0.8倍。今后如能进一步发展水利灌溉(目前稻田拥有灌溉条件的仅占1/8,其余均依赖降水),改变旱季很少种稻的状况,以提高复种指数,则产量还可以有一个大提高。
缅甸近年稻谷生产虽有显著发展,总产量比战前增长了1倍以上,但出口量仍仅达到战前的1/3~1/4,原因一是国内人口增长幅度更大,可供出口量减少;二是当前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而缅米品质较差,尤其是加工设施陈旧,碾米后碎米率比泰国高得多,因此在国外销路不畅,售价也颇受不利影响(1991年每吨大米出口换汇比泰国平均低1/4)。
泰国战前的稻米产量和出口量都显著低于缅甸,战后却获得了迅速发展,总的趋势是一直上升的,与缅甸巨大的马鞍形恰成鲜明对照;而后者的衰退,让出了原先占有的出口市场,对泰国显然是一个客观上的有利条件。以1988~1990年的平均水平与战前的1934~1938年相比,缅甸尽管新近有一些发展,但稻谷总产量只增长了1.0倍,而泰国却达到3.3倍;同期内缅甸大米出口量减少了90%,泰国则增长了2.5倍。
泰、缅之间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缅甸的稻田面积在战前即已达高峰,战后有所减少,迄今仍未完全恢复,因此其总产量的增长完全依赖单产的提高。相反,泰国则主要依赖稻田面积的扩大,在前述近半个世纪时间内,该国稻谷平均单产仅增长0.5倍,播种面积却扩大了1.9倍,可见正是后者是导致大幅度增产的主要原因。由于多年来泰国一直走着以扩大稻田面积为主的发展道路,近30年里又把注意力较多地放在玉米、甘蔗等新兴出口作物上,故稻谷广种薄收、单产不高的状况始终没有大的转变,1934~1938年间其单产比缅甸仅低8%,1988~1990年间已低了31%。泰国稻谷生产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地处中南半岛中央,降水变率比邻国更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更为严重,屡屡造成大幅度减产,如1987年就是一个突出的欠收年,出口量因此比前几年减少了一大半。
表5-8 东南亚稻谷生产统计(年平均数)
中南半岛东区 区内的越、老、柬三国过去同为法国殖民地,合称法属印度支那。从19世纪末叶起,越、柬两国发展成为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常年出口量合计仅次于缅甸,略高于泰国,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保持在1/6左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区内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生产力深受破坏,再加上其他政治、经济原因,稻谷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以1979~1981年的平均产量与处于相对和平状态、生产较为正常的1955~1959年间相比,越南仅增长47%,柬埔寨反而减少了14%。同期内,越南的人均稻谷产量由287千克减至220千克,柬埔寨由227千克减至181千克。在50~60年代,两国尚能出口一些稻米,而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已完全转变为稻米的进口国。与战前相比,变化甚剧。近几年来,两国稻谷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1990年间与1979~1981年间相比,越南产量增长56%,柬埔寨增长110%,前者已重新成为稻米出口国,90年代初出口量已居世界第3位。从发展条件看,越、柬两国都还有很大的潜力。
同中南半岛西区一样,本区稻谷生产的主体也是两大三角洲平原,即越南北方的红河三
表5-9 东南亚稻米出口量(千吨,年平均数)及其占世界总出口量%
表5-10 东南亚几个国家稻米的净进口量(千吨,年平均数)及其自给率(%)
角洲,越南南方再加上柬埔寨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区内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因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双重影响,再加上秋季的台风,故降水的季节分配较中南半岛西区相对均匀一些。此外,部分地区(如越南北部和中部沿海)人口密度高,垦殖历史久,对提高复种指数,既有其需要,又有劳动力的保证。因此越南的双季稻比重大,近年已接近1/3,在人口最稠密的红河三角洲,该比重更高。但在老挝和柬埔寨,由于地多人少,生产水平又低,稻田抛荒休闲的情况很常见,其复种指数常达不到100%。上述差异使越南的稻谷单产远远超过老、柬两国,比老挝大约超出0.4倍。此外,越南的耕作制度也比较复杂,除每年7月插秧,11~12月收割的晚稻是生产的大头之外,2~3月插秧,5~6月收割的早稻及4~5月插秧,7~8月收割的中稻也分别占有一定比重。
对于中南半岛东区,也可归纳出三个特点:
(1)生产发展缓慢,战前曾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地,战后长期衰退,近年已有些恢复发展。
(2)生产的主体亦为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三角洲农业。
(3)复种指数较高,但区内三国生产水平差异很大。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区 本区在殖民地时代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粮食因此不足,稻米均需进口,其数量在1934~1938年间占世界10%,1961~1963年间已达到30%。这一不利形势推动了以菲律宾为策源地的水稻“绿色革命”,其成果在全区逐步得到推广,对稻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8~1990年间,全区稻谷的平均年产量比1955~1959年间增长了2.4倍,其中单产提高约1.4倍,增幅不仅明显超过中南半岛二区,在世界上也不多见。由于这一成就,稻米的自给率显著提高,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已达99%左右,丰收年景还可以少量出口,马来西亚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区大米进口量占世界的比重进入80年代已降至10%。但尽管如此,稻谷的人均产量在东南亚仍是最低的,大约仅相当于中南半岛西区的一半,相当于中南半岛东区的三分之二。
近20年来,全区发展稻谷生产主要走的是提高单产的道路,为此采用了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良种、改善生产条件等多方面的措施。如马来西亚过去只种单季稻,从60年代起双季稻逐步得到推广;在非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双季稻的种植也比较普遍。由于这些措施的作用,1988~1990年间马来西亚的稻谷平均单产比1955~1959年间增长了0.85倍。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则达到1.4倍以上,单产水平在东南亚已明显地处于领先地位。这一事实驳斥了过去某些西方科学家提出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稻谷不能高产的错误论断。事实上,相对于热带季风气候区而言,稻谷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生长虽确有其不利之处,如某些季节日照偏少等,但有利的一面也不应忽视,尤其是降水变率小,这就减少了因水旱灾害导致的产量波动;此外,全年高温多雨,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由于以上气候特点,也由于人口稠密,复种指数高,因此,区内各地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稻谷生产,耕作制度之复杂多样大大超过了以生长于下半年的晚稻占绝对优势的中南半岛。如稻谷产量占印度尼西亚60%的爪哇岛,在全年的任何一个月,总有一些地方在播种、插秧,又总有另外一些地方在收割,但就全岛总体而言,播种的高峰是1月,收割的高峰期是5~6月(分别相当于北半球的7月和11~12月)。在稻谷产量占菲律宾大约2/3的吕宋岛,早稻于2月栽插,6~7月收割,晚稻于7~8月栽插,翌年1~2月收割。但在菲律宾的中部和南部各岛,生产周期就要提前约1~2个月。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区稻谷生产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1)战后发展速度快,稻米自给率显著提高,但人均产量在东南亚仍是最低的。
(2)受“绿色革命”的推动,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在东南亚已处于领先地位。
(3)在热带雨林气候下,稻谷长年生长,耕作制度复杂多样。
本文标题:东南亚稻谷生产区划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1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