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计划的实施在工业分散布局上收到了一定效果。如从工业用地看,京滨、阪神、中京工业地带原来占全国工业用地的45.5%,而到1970年降为43.l%,1975年又降为39.2%。工业产值比重也相应从61.8%降到55.2%。可以说,推行“新全综”的结果,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
(3)综合开发——“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计划制定的背景 尽管在“新全综”中提出了“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协调关系”的目标,但其实质仍与“全综”一样,坚持生产第一,而忽视把整个国土作为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的综合环境而加以统一开发和整治的问题。为此,两次开发计划的执行,促进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但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人口、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集中;形成的过密与过疏地区的发达与落后的格差依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也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再加上1973~1974年,经过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走上低速发展的轨道。于是在1974年6月制定了新的“国土利用计划法”,接着,于1977年日本又提出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指导思想“三全综”在认真总结了前两次开发计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为居民创建健康而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国土均衡发展。选择了综合开发方式——“定住构想”。日本政府已经看到青年人从地方流入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劳动工资高,有优越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可以过较舒适的生活。相比之下,这些条件在农、山、渔村则较差。这个问题不解决,人口流入大城市及其产生的一切弊病都无法克服。所以要解决“过密”、“过疏”问题,只靠分散工业还不够,必须从根本入手,消除大城市与落后地区生活条件方面的差距,人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安定的生活。这就是“三全综”选定综合开发方式的根据。定住构想是为了抑制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就要振兴地方经济,以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这样不仅是向地方疏散工业,而且要在广大的农村、山村和渔村配备教育、医疗设施、发展交通、通讯网,建立新的生活活动圈——“定住圈”,使这里的人们都可以享受到过去只有大城市才具备的各种优越的生活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流入大城市的倾向,实现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所谓综合性的生活环境就是把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协调起来,建立一个以自然环境为主的、包括国土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生活设施的整修和管理、生产设施的配置和管理的统一整体——新的生活活动圈。因此,“三全综”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作为计划的主要目标。
具体做法:
①建立人们舒适生活的综合环境——“定住圈”,以此作为地域开发的基础。在认真调查研究了日本国土的基本自然条件,尤其是水资源条件和国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建立三级生活活动圈。
居住区:以家庭为单位,大约50~100户家庭形成一个居住区。它是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圈域。通常指农村的村落或城市的街区。全国共建30万~50万个居住区。
定住区:在居住区基础上扩大范围,形成包括小学校区在内的类似社区的圈域。全国共建2~3万个定住区。
定住圈:在定住区的基础上,把城市、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一个包括山地、平原和海域的范围更大的圈域。全国共建200~300个定住圈。定住圈的建立是在现存的广域生活圈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圈和地方公共团体的民意而确定的。各个定住圈都按照自己的特点形成和发展,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②确定环境整治的主要课题
a.强调国土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规定对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加强对大气等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b.住宅、粮食、能源问题是与国民生活有关的重要课题。强调地域农业的发展和组织化的重要性。由于国际环境不安定、必须对国内能源基地加以整治,确保将来需要。尤其是西日本,应采取节约能源等多项措施。
c. 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整治,除了以上谈过的住宅、交通等大城市化带来的各种课题外,强调提高防灾性机能的重要性。
d.建立地方城市、农、山、渔村为一体的地方定住圈,加强作为定住圈中心的地方城市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和交通、通讯体系的建设,对圈域内的各城市实行均衡发展。尤其要加强对农、山、渔、村生活环境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水平,解决过疏问题,发展农、林、水产业、积极导入工业,增加就业场所,促进水资源的开发。
e.在各地适当配置大学和文化、医疗设施,重新布局工业。保证用地、用水的需要,建设运输设施,加强新工业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以干线交通体系和通讯网为中心的交通通讯体系的建设。促进北海道、东北地区、日本海沿岸、南九州和四国西南地区及冲绳等地域的开发设想的实施。
为完成上述计划,今后10年公共投资预计达240兆日元(1975年价格)。今后,开发海洋和转移首都职能等问题将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标题:日本的国土整治与地域经济发展(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