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局长座谈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大家知道,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民生,没有财力的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国务院确定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这为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处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调”、“赶超”的双重任务,财税支持发展、保障民生的压力很大。对财税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都作了专题研究。刚才,李民、侯波、文和同志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根据省里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财税是经济调控杠杆、民生事业支撑,也是衡量科学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必须置于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和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实干,攻坚破难,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强财源建设,依法强化税收征管,科学安排财政支出,用心着力促发展、保民生,财税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财税收入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8.1亿元,同比增长29.5%,地方级收入超过去年全年;国税、地税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7个和4.4个百分点,在全省系统内各居第3位和第2位;财政部门争取转移支付和其它各类资金120.6亿元,同比增长49.1%。在今年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1-9月份,全市民生支出达109.1亿元,同比增长53.8%,高于全部财政支出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3%,比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民生政策都得到了较好落实。特别是7月1日我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同步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后,三个月就拨付市以上资金3亿元。最近,省人大视察了我市的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评价这方面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服务发展更加有效。设立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优先发展重点镇专项资金,加大了对企业创新、选商引资、县区增收的奖励力度;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2亿元增加到4亿元,创投资金规模达到15亿元;市级“过桥”还贷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11.2亿元,累计达到38.5亿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新增贷款担保23亿元,累计担保额达到59.1亿元;帮助企业完成机器设备投资抵扣进项税5.9亿元,办理免抵退税18.7亿元,落实减免税6.7亿元;全市财税部门以“效能服务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服务承诺”、“一窗通办”、“同城通办”、“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措施,优化了审批流程,压缩了办事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要保持足够清醒。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加快培植壮大财源任务十分繁重,还要付出更多努力。(1)保持财税较快增长任务艰巨。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原材料、劳务、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大项目较少,今年全市新投资项目中,50亿元以上的仅有4个,对财政增收拉动力还不够强;国家实施节能减排、降耗限电、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政策,对我市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影响较大。另外,自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税率、征税级距相应调整,仅此一项全市将减收8000余万元。(2)优化收入结构任务艰巨。我市一产规模大、比重高,但基本不提供税收;二产占比偏低,且无税、低税产业总量大,去年百元生产总值仅提供了7.5元税收,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三产尽管占比相对较高,但由于传统服务业体量大,百元生产总值也只提供了10.7元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在经济结构短期内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税收质量也难以明显提高。跳出看,在淮海经济区中,徐州、济宁和我市三足鼎立,GDP都超过了2400亿元,但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有差距。去年我市是116亿元,济宁是169亿元,徐州222亿元。我市财政收入低的原因就在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优。(3)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发展为了人民,民生连着民心。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只给老百姓签空头支票、许愿吊胃口不行,要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做到位。今年,中央和省在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增支政策;我市所有县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并同步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后一个时期,民生方面有许多大事、实事亟待快办办好。但是各项惠民政策,需要财政资金作支撑;各种社会保障,需要财政资金“兜底”和“买单”,缺乏财力就难以兑现。因此,加强财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培植壮大财源、保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尽管有上述压力,但也有诸多有利条件。大家知道,我市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民营经济活跃、多年来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持续改善,已成为各地客商投资的乐园、创业的热土;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打出“组合拳”,完善激励政策,营造浓厚氛围,着力突破县域经济,效果已经初步显现,财政收入有7个县区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有8个县区增长超过40%;特别是实施国家中部地区优惠政策,将使我市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中央和省的资金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自觉把财税工作放到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强忧患和责任意识,紧扣主题主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基本取向,认真贯彻落实财税政策,更加注重县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财税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抓发展、调结构、强载体,加快做大财政“蛋糕”
经济决定税收。做大财政“蛋糕”,首先要做强经济实力。要牢固树立围绕财力抓经济的思想,把保增长、促转型作为财源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培植高效支柱财源,巩固壮大优势特色财源,着力抓好新兴后续财源,确保完成、力争超额完成今年财政收入增长26%的目标任务,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要抓好财税工作,必须重科学、重实效。前段时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措施,责成市政府研究室和财税部门就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报告,各级各部门要搞好对接,进一步完善思路和措施,加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财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