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努力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区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降到1800吨以下,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降到50吨以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节约能源产业等领域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鼓励企业加大低碳化技术改造,控制能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养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引导居民低碳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绿色建筑。
(二)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激活发展潜能
城市更新是在土地零增长条件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人口结构联动调整,不断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8、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坚持产业第一和功能提升原则,加快实施城市更新。通过更新改造,以容积率换空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强资源配置,成立城市更新项目专项小组,对第一批59个申报试点项目,专人跟进,全力推进。加大项目规划深度和协调力度,力争使条件成熟的改造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9、全力推进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改造。抓紧实施清水河新法定图则,加快笋岗片区法定图则修编工作,推动总部基地规划尽快纳入笋岗片区法定图则,推动园区6个重大建设项目尽快动工。引导园区符合城市更新政策的旧工业区、旧仓储区等进行更新改造,抓紧推进项目的策划和报批工作。加快推进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重点抓好综合物流、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等项目。
10、加快实施“金三角”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完成12个专项规划的设计编制工作,启动人民南二层市政人行通道二期工程建设。实施口岸、文锦渡口岸环境改造。建设路火车站至嘉宾路段西侧景观整治以及广深铁路沿线(“金三角”区段)景观整治工程动工建设。完成《“金三角”片区空间资源整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不断推进“城中村”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黄贝岭旧村改造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启动改造。西岭下南村、向西村局部改造要抓紧动工。协调开展田心村、英隆旧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暂时未纳入推倒重建计划的其它“城中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中村”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着手筹备研究湖贝路周边旧城区改造的可行性。
(三)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和生态保护水平
要牢牢抓住深圳举办“大运会”和全面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机遇,以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功能化、精细化、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2、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到2011年,辖区内地铁2、3、5号线新建18.1公里、车站11座;力争地铁一、二、三期工程建成后我区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5公里,成为全市轨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率先进入“地铁时代”。大力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建设。力争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年底前通车,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年内动工;继续推进红桂—晒布路以及清水河、莲塘片区近20条道路新建、改造;抓紧推进布心—梅林路等6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至3年内新建、改造、修缮城市主次干道近50公里;强力推进拥堵片区的交通综合治理,改善凤凰、笋岗等片区的微循环道路;全面启动“插花地”二线路、东晓路等18条外围市政道路及微循环道路改善工程。按照人车分流的目标优化路面交通,建设二层步行连廊。按照《“金三角”片区近期交通综合改善规划》启动人民南二期连廊、口岸及文锦渡口岸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对口岸联检大楼等5栋建筑物、5座连廊、1座人行天桥及文锦渡口岸20多栋建筑物、17条出入境通道实施立面改造,完善灯光夜景设施,提高园林绿化水平,让两大口岸面貌焕然一新,为口岸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一批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未来几年,电网规划总投资约19亿元,扩容1066MVA(兆伏安),切实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13、全力实施“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区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力争在两年内使城区环境有较大改观。围绕“五横六纵”11条主干道、布吉路地铁3号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建筑物外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分期分批对户外广告实施综合整治。着力提升“金三角”商圈周边市容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标准,抓紧实施滨河路、文锦路、雅园立交、人民桥景观照明工程。积极参与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精心组织绿道建设,以银湖山—布心山—梧桐山生态走廊为轴线,进一步完善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以及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逐步构建以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城市绿道。
14、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从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软实力出发,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执法监督考评制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查处各类违法抢、搭建和违法用地行为,保持违建“零增量”。扎实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切实提高交通组织能力,加大对非法营运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制假售假、欺诈侵权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15、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做好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迎检各项工作,力争通过国家考核组的验收。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精心保护好“山-水-城”相互交融的生态格局。加强保护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大对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支持力度。立足源头管理,坚决否决非环保项目。坚持铁腕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快实施水环境治理,力争辖区内所有河流早日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推进梧桐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开展“正本清源”行动,强www.dljs.nET力推进“城中村”地下管网改造和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在布吉河、深圳河等主要河道沿线修建绿色长廊,计划建设4.39公里生态景观河。积极筹建布心山郊野公园和罗芳公园,改造一批市政公园。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增强发展动力
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自主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6、实施区级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启动区级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坚持“市场、服务、效率”三大改革取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政府管理机制。继续精简政府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凡是市场和社会能够解决的事情,移交市场和社会。
17、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作用,产业发展资金、科学技术经费和区长质量奖重点激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紧紧围绕四大重点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品牌。贯彻落实市有关扶持本地产品的政策措施,政府采购优先向本地自主创新产品倾斜。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以自主创新吸引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推动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18、全面开展社区自治。按照区委区政府1号文《中共深圳市区委深圳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自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力推进社区自治,促进社会转型,优化基层治理,努力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为主,整合社区各种力量,自主管理社区事务。建立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加强社区各类自治平台建设,培养选拔社区自治带头人。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机构,拓展和强化社区服务。进一步畅通社区民意表达、诉求反馈、居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渠道,优化社区自治效果。加强公民意识和市民素质培养。引导集体股份合作公司规范经营管理和科学发展,加强经营班子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
19、探索政府服务外包模式。扩大政府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继续购买社工服务,社工岗位计划由79个增加到100个。探索城市管理购买服务模式,继续扩大市政清扫保洁外包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推广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信息采集外包采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建设民生幸福城区
要把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水平,特别是要把满足困难居民、弱势群体的需求摆在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的发展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更加贴近,使居民分享到更多发展的实惠。
20、全力促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关系信息系统,设立求职一体机(求职通),力争打造一个覆盖全区的公共就业自助服务平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4名户籍失业人员就业,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推广桂园街道、东晓街道马山社区促进就业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再就业基地,努力实现“送岗位上门”、“在家门口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和外来劳务工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完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营造以创业带就业的良好环境。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动集体协商制度。
21、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各险种的参保人数和覆盖面。推动跨地区就业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顺利接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和救助。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机制,实行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加快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活动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计划达到1800人。加快推进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和莲塘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安雅苑政策性住房建设。
22、重点关注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阳光服务系统,扩大购买服务范围,规范服务流程。创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有计划接收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逐步解决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后顾之忧。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康复工作专业化。加强残疾人就业救助,推行残疾人分类就业。丰富残疾人的文体娱乐活动。
23、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启动第二批145个老住宅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高标准,加快推进。启动老住宅区管道燃气建设,逐步提高燃气管道覆盖率。继续实施以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完成23个一般整治类项目,实施17个综合整治类项目。深入实施固本强基项目,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建设,力争83个社区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标准。支持社区居民性文体社团发展,丰富居民的文体生活。深化“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达到85%以上。
24、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创建“广东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在抓好优质均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办精品教育,创建教育特色,巩固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阳光少年”工程,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继续实施“警校共建”,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部分优秀临聘教师入编问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改善校风教风学风。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制度,开展教育教学大比武活动。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5、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两年内将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常住居民。完成区疾控中心大楼功能升级改造工程和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中医院莲塘新院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全力推进社康中心建设,计划投入2.3亿元,逐年规划改造43个区属社康中心。充实社康中心医技力量,建立公立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诊制度。巩固“健康城区”建设成果。推广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进社区。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壮大。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动态,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