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李希贵听课手记1--10(6)

李希贵听课手记1--10(6)

时间:2013-01-05 06: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李希贵:听课手记6(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经常的,我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经常的,我们发现“教师——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口袋里的答案”不相符合的时候,这些回答常常会被忽略,或者说会被漠视。为什么不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之球”总是由教师抛出,由学生接住,然后再抛回到教师手上。为什么不尝试着让学生们抛来抛去,在学生之间传递?

这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很容易进行得热热闹闹,甚至很容易被认定为是以学生为中心。

曾经听过小学数学《可能性》的一节新授课,一开始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的是“工作”、“学习”和“热爱”。显然,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但作为教师应该清楚,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在这样一个思维水平上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等着一个正确答案出台。果然,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等到了一个正确的回答:“呼吸。”老师立即给予了肯定,并不容置疑地转人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还是寻找正确答案?如果教师大多数时候以学生的正确答案为跳板,跳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并不去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背后隐藏的困惑和问题,那么这些困惑和问题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这种时候,我们有理由问一下老师,这个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了吗?其他学生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随时解决学生错误回答的讨论方式,那种只关注学生即时兴趣、即时问题的教学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漠视在学生真实思维水平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让解决问题的基 石建立在学生本身思维水平的碰撞上。这里就有一个讨论方式的选择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会陷入教师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不是“教师——学生1——教 师——学生2……”这样地进行,而是“教师——学生1——学生2—— 学生3……教师……”,通过多站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讨论,一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第二、第三名学生加人,只有当讨论陷人僵局或误入歧途时,教师才作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修正。这种教学 讨论的特征是,无论从教师角度看还是从学生角度看,彼此的发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生们对问题的关注、思维的活跃,都是一般的课堂难以见到的。

我曾经把上面提到的《可能性》 教学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答案在一些学生中做过模拟性解决,结果发现,当问题放在处于思维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同伴之间讨论的时候,我们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收获。我是这样处理讨论的: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答案,‘工作’、‘学习’、‘热爱’和‘呼吸’,想一想,你同意哪一个或哪一些答案?”——这是学生在自己的心里传递“讨论之球”。

“请不要急于回答,先想出你不同意某一个答案的理由,然后和你旁边与你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这是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

为什么要学生们先想出自己的理由?因为想一个简单的答案并不难,孩子们心里常常有许多想当然的答案,但真的要他们问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却常常是令他们深思熟虑的时候,而且他们常常在这个过程中说服了自己,或者改变了自己。 与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则不仅可以说服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同时深化两个人的思维。

我相信,经过这样两个环节,通过“讨论之球”在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我们还是再把这个“讨论之球”在全班学生中间传递一次。请仍然持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传递“讨论之球”,尽管可能发生一些争执,但最后的收获却大都是会心的笑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接球或者传球,但可通过“哨音”和“手势”导演着这场讨论。表面上看,这样一个本来可以一带而过的教学环节用去了不少宝贵的时间,甚至使原本设计好了的有些精彩的教学环节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它却以一当十,让学生以此认识到了“可能性”的本质规律,起到了深化学生思维、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教学环节不在于数量上的丰富多彩,也不在于气氛上的热热闹闹,而在于实实在在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传递“讨论之球”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分享,最终在自己真实的思维水平上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

们发现“教师——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口袋里的答案”不相符合的时候,这些回答常常会被忽略,或者说会被漠视。为什么不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之球”总是由教师抛出,由学生接住,然后再抛回到教师手上。为什么不尝试着让学生们抛来抛去,在学生之间传递?

这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很容易进行得热热闹闹,甚至很容易被认定为是以学生为中心。

曾经听过小学数学《可能性》的一节新授课,一开始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的是“工作”、“学习”和“热爱”。显然,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但作为教师应该清楚,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在这样一个思维水平上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等着一个正确答案出台。果然,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等到了一个正确的回答:“呼吸。”老师立即给予了肯定,并不容置疑地转人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还是寻找正确答案?如果教师大多数时候以学生的正确答案为跳板,跳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并不去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背后隐藏的困惑和问题,那么这些困惑和问题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这种时候,我们有理由问一下老师,这个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了吗?其他学生真的没有问题了吗?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随时解决学生错误回答的讨论方式,那种只关注学生即时兴趣、即时问题的教学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又不能漠视在学生真实思维水平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让解决问题的基 石建立在学生本身思维水平的碰撞上。这里就有一个讨论方式的选择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会陷入教师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不是“教师——学生1——教 师——学生2……”这样地进行,而是“教师——学生1——学生2—— 学生3……教师……”,通过多站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开始讨论,一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第二、第三名学生加人,只有当讨论陷人僵局或误入歧途时,教师才作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修正。这种教学 讨论的特征是,无论从教师角度看还是从学生角度看,彼此的发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生们对问题的关注、思维的活跃,都是一般的课堂难以见到的。

我曾经把上面提到的《可能性》 教学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答案在一些学生中做过模拟性解决,结果发现,当问题放在处于思维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同伴之间讨论的时候,我们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收获。我是这样处理讨论的: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答案,‘工作’、‘学习’、‘热爱’和‘呼吸’,想一想,你同意哪一个或哪一些答案?”——这是学生在自己的心里传递“讨论之球”。

“请不要急于回答,先想出你不同意某一个答案的理由,然后和你旁边与你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这是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

为什么要学生们先想出自己的理由?因为想一个简单的答案并不难,孩子们心里常常有许多想当然的答案,但真的要他们问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却常常是令他们深思熟虑的时候,而且他们常常在这个过程中说服了自己,或者改变了自己。 与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则不仅可以说服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同时深化两个人的思维。

我相信,经过这样两个环节,通过“讨论之球”在学生之间的两两传递,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但,我们还是再把这个“讨论之球”在全班学生中间传递一次。请仍然持不同答案的学生互相传递“讨论之球”,尽管可能发生一些争执,但最后的收获却大都是会心的笑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接球或者传球,但可通过“哨音”和“手势”导演着这场讨论。表面上看,这样一个本来可以一带而过的教学环节用去了不少宝贵的时间,甚至使原本设计好了的有些精彩的教学环节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它却以一当十,让学生以此认识到了“可能性”的本质规律,起到了深化学生思维、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教学环节不在于数量上的丰富多彩,也不在于气氛上的热热闹闹,而在于实实在在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传递“讨论之球”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分享,最终在自己真实的思维水平上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心得体会:李希贵听课手记(1)
欢迎你对李希贵听课手记1--10(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李希贵听课手记1--10(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