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发展态势与空间经济格局
一、经济发展态势与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本区经济发展较快,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324亿元(当年价),比1980年增长了2.6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9%,高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其在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在这一过程中,本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都明显快于第一产业,尤其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因而三次产业的构成也发生了质的改变。1980年时,本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一、二、三次产业构成为41.7∶37.7∶20.6,到1995年已转变为27.6∶42.1∶30.3,其主次顺序也由一、二、三变成二、三、一,从而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但与全国的平均情况相比,其一次产业比重仍明显偏高,而二次产业比重仍然偏低。
本区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在70年代以前,其工业尚以轻工业为主,而且骨干企业很少。直到“三线”建设时期,本区成了当时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才涌现了一大批颇具规模的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因此,从70年代初开始,区内的重工业产值就一直超过了轻工业。近几年来,轻重工业比例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目前为43∶57)。在轻工业内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始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78%左右),而且近20年间这一比值几乎一直未变。在重工业内部,变化比较显著的是“军转民”,大批军工企业已转为以民品生产为主,并在电子、汽车与摩托车等新兴工业领域发挥着骨干作用。
本区农业一向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次之,林业和渔业的地位甚微,但现在种植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在农业各部门产值普遍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种植业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72%左右降至1995年的58.5%,以养猪业为主的畜牧业产值比重则从24.5%上升到36.7%,渔业比重从0.5%升至2.0%,变幅都相当可观。在种植业内部,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尤其是小麦发展很快,并迅速超过了玉米、薯类而成为第二大作物,稻、麦产量已占粮食总产的2/3;油菜籽、蚕茧、柑桔、茶叶等优势产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而棉花、甘蔗等效益较差的作物面积趋于缩减,这也是合理的变化。近几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本区农村非农行业产值已大步赶超农业总产值,两者的比值从1990年的1∶0.7转变为1995年的1∶2.9,五年间农村非农产值猛增了8.8倍,从而根本改变了农村的基本经济结构。但因其乡镇企业起步较晚,这方面的发展水平仍不能与沿海地区相比。
本区交通、邮电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宝成、成渝、川黔等铁路已相继电气化,达(川)成(都)铁路即将全线铺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6万余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1300公里,其中成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民航航线已开辟224条;还开通了多条光缆和微波通讯干线。在此基础上,运输、邮电业务量都有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公路、民航运输和电信业务发展更快,并导致交通、邮电业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如80年代末,铁路在货物周转总量中还占垄断地位(70%以上),公路仅占5%,而1995年时铁路所占份额已降至50%,公路则上升为33%;在旅客周转量中,航空运输的比重由5.6%上升到12.3%;电信业务在邮电业务总量中的比重也由50%左右增长到83%。上述变化,反映了交通、邮电业的整体进步趋势。
二、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四川盆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1995年,全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达69万个,其中有大中型骨干企业1100多个,全部工业总产值4 200多亿元,超过我国中、西部其它省区;农业总产值1437亿元,占全国的7%,仅次于山东和江苏。在工农业生产的不少领域,本区在全国均具有优势。
农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是这里的传统优势领域。其粮食总产量达4 367万吨,占全国的9.4%,比其它任何一个省区都多;油料总产占全国的7.5%,是我国三大油菜籽产区之一;猪肉总产达507万吨,占全国的14%,遥遥领先于其它省区,并成为我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基地;蚕茧、油桐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18%,亦稳居第一;柑桔、蜂蜜、生漆、五倍子、白蜡等的产量均列全国第二;黄红麻、茶叶、烟叶、乌桕等产量均居前列。本区的白酒生产享誉国内外,“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等六种曲酒被评为全国名酒,有“六朵金花”之称,优势突出;生丝、丝织品产量居全国第三,罐头、食用植物油、机制纸及纸板、皮革及皮鞋等生产也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标题:四川盆地-经济发展态势与空间经济格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jing/759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jing/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