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品德向好的方向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这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行为过程的一般规律。所谓醒悟,就是指犯错误的学生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这种认识一般的是在事实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行动的严重后果时产生的。此外,每当他们遇到一位新老师,来到一个新集体,或受到一次触动他们的思想教育时,他们渴望有一个新起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希望进步的火苗会重新燃烧起来。这时,老师要掌握这种心理,给予及时鼓励和帮助是很重要的。所谓转变,即指这些学生开始在行动上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教师应抓住学生醒悟和转变的良机,加紧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努力促其转化。对他们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使其进步的愿望变为进步的行动,并使其正确的行动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抓住学生思想转化的关键,对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有重要意义的。反复是指学生转变后又重犯错误而言。品德不良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现象。这些学生的进步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而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特别谨慎,在学生反复犯错误时,不要损伤他们微弱的上进愿望。学生出现反复时,教师绝不能气馁或放弃教育,应该抓“反复”,反复抓,找出反复原因,在反复中前进;在反复中寻找积极因素,坚持不懈地做工作。教师要善于从“出事”和“反复”中了解他们,善于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引导他们前进。因此教师不但要允许学生反复,而且要对他们的反复、动摇有足够的精神准备,从而更耐心、更细致的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更要有教育家的风度。学生的行动不再出现反复和动摇时,就进入巩固时期了。持久的巩固,就进入了稳定期。这时学生就能按正确的道德观念行动,并形成稳固的良好品德。
(四)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犯过错误的学生有着自卑、自暴自弃或反抗的心理,同时也存在着自尊心理。这种自尊心,促使学生维护自己在集体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让这进步的星星之火,去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当然,个人自尊心的片面发展,也可能产生光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或拒绝别人意见的现象。为此,必须使学生在个人自尊心的基础上养成集体荣誉感。
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品德不良学生克服缺点。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要关心和爱护他们,吸引他们参加集体生活和集体工作,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人们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情绪体验,它促使人们珍视集体的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与利益行动,养成自觉为集体服务的精神。集体荣誉感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一般说来,为了集体的荣誉,并受到集体舆论支持和鼓励的良好行动,容易促使学生坚持与发扬;而相反的行动,就容易促使学生否定它,克服它。因此,健康的舆论和集体荣誉感是发展学生良好品质、制止不良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不但缺乏集体荣誉感,而且也缺乏强烈的自尊心。但是,一个品德不良学生的头脑中同时存在着自卑感和自尊心两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教师要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信任的办法,设置进步生、积极分子、三好学生、优秀生等荣誉称号,以激励学生上进,是培养自尊心的有效办法。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是非观念薄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一些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也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非观念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辨别并加以制止;犯了错误后,也不会很快产生改正的意向。因而一错再错,变成品德不良的学生。所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学生自愿改正错误行为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本文标题: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xinlixue/29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xinlixue/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