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教育心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教育心理学 >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2)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2)

时间:2010-01-29 00:2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7.过早的性爱行为。主要与青春期的性成熟,黄色书的传抄,坏青年的诱迫,成年人生活的不检点和本人缺乏道德观念有关。

  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学生成长期缺乏社会导向能力而适应了不良情境,或者屈从于外部诱因,或由于内部冲动的结果。为了防止问题行为的产生,对年幼的学生,尽量控制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是重要的;对年长的学生来说,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社会导向能力,即形成是非感,增强评价能力和抗诱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行为发现得早,纠正得快,就有利于学生品德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否则,将导致不良品质的形成。

  二、学生不良品质的心理分析

  (一)什么是学生不良品质

  学生不良品质是指学生经常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甚至有触犯法律,危害社会治安,需要法律制裁的行为,而且逐渐形成了比较顽固的错误思想和道德认识。不良品质的形成起初是问题行为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生了,当时并没有受到批评、指责等抑制,以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多次都没有受到阻碍。在发生不良行为时,往往会产生方便、自然、甚至适合的情绪体验,因而又成为发生类似不良行为的内部动力。同时,这些不良行为还伴随着错误的道德认识,以后又受到“同伴”的及时强化,加上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当和品质不良的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就逐渐形成了不良品质。不良品质在某个学生身上形成后,他就难于在出现错误举动时,自觉地加以辨别和制止,事后也不会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学生不良品质的形成,不光是从行为开始,有的是从认识开始,有的是从意向(如态度、情感、意志等)开始,是不良的环境条件(外因)通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内因)而逐渐形成的。形成不良品质的内部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无知,盲目模仿消极的东西,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了定型。

  (二)不良品质的几种表现

  1.调皮捣蛋:表现为破坏课堂纪律、捉弄老师、欺侮同学、破坏公物、搞恶作剧。这些学生有比较生动的外貌,或瘦小出奇,或因胖逗人,或大耳大鼻,好动好玩好闹,常常是大家注意的对象。他们适应新环境能力强,与周围的人熟悉得快,跟老师也开玩笑。他们的言行是想博得别人一笑、一惊,以此为满足,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为美,为乐趣,喜欢热闹的场面。这类学生一般是由被别人逗发展到逗别人,由小逗到大逗,由偶然性到习惯性,由家庭逗到学校,教师对他们是大问题抓不着,小问题解决不了,直接影响教学秩序。

  2.打架斗殴:这些学生有的是打架集团的头头或骨干分子,有的是随从者,也有的是“单干户”。打架斗殴的学生个人英雄主义心强,总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怕别人说自己“01包”,吃顺不吃呛;脾气暴躁,冷酷残忍,很少有同情心、怜悯心,却在帮伙之间讲“义气”;打架不顾后果,以镇住别人为满足。这些学生惟恐天下不乱,对社会治安影响极大,是导致学校和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3.偷窃:这些学生情况各有不同。有的是小偷小摸,顺手牵羊,占小便宜;有的是溜门撬锁、掏腰包;有的是三五一群,结伙盗窃公物。其中有的人已成了惯窃。从心理状态看,这些学生利欲熏心,最讲“实惠”,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弄到手,心里就不舒服。为了掩盖自己的丑恶面目,他们经常撒谎,有些人已丧失自尊心,受批评时或作案被发现时,不知羞耻,满不在乎,转脸就忘,故态再现。

  4.流氓:这些学生举止轻浮,说、笑、打、闹无常,引人注目。这些人在课堂上常常“走神”“发呆”;课下扎堆,议论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秘密。他们自尊心不强,不怕难为情,常逗引异性;自制力差,不能控制情感,头脑一热,感情一冲动,就不顾后果。家长和老师常常在其已陷入泥坑时才发现问题,而他(她)们一旦被发现,对前途往往会丧失信心,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破罐破摔的思想。
  本文标题: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xinlixue/29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xinlixue/2941.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