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结构”不一定比“执行结构”更复杂,它是在执行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可能具有高激活性、阶段简缩性和具有自动化功能的结构,它的全部奥秘也许就在于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占优势的道德观念(或信念)动机,且和实现它的一些习得的行为方式经过反复实践、强化构成稳固的联系系统(类似巴甫洛夫所说的动力定型)。那么只要这种潜伏的道德观念动机为一定的情境所唤醒,其指令就会迅速通过早已拓通的联系网络(无需重复或减少原初在执行过程中必经的分析加工步骤)去驱动特定的行为方式装置,作出合规范的、可预料的行为反应。
“定型结构”很难以图来表示,如果允许画个草图,则设想如下:
上述三种心理结构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不同形式,但又是彼此包括、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如果前一种结构的形成为后一种结构的出现作好了铺垫,那么后一处结构的形成则是前一种结构因素、序列的发展和功能的跃进。
对上述结构的探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品德形成的动态过程,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结构内部各种心理成分在内外条件下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品德形成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里有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研究,有一些问题则从未或尚未深入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还缺乏全局关联的研究。比如,在“生成结构”中,规范在什么样的内外条件下能更好地被掌握,并使这种认知具有定向与调节的功能?规范行为的经验(包括是非感)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定势与习惯?在“执行结构”中,“道德认识—感情系统区”是怎样组构而成的?其中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与道德价值观怎样形成并如何关联和发挥高级的调控作用?这个系统是怎样在执行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过滤、定向和调节的?道德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究竟包括哪些矛盾,而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特别是动机冲突)依次向前推进的?如何提高自我评价与归因分析的能力并使它们在行为反馈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教育者为帮助学生顺利地执行道德任务和完善这个结构应创设哪些条件和如何去工作?在“定型结构”中,道德观念或道德信念如何转化为道德需要?应施加哪些“催化剂”(catalyst)?占优势的道德需要—动机(具有低激活域限与能降服其他需要的高强度的需要)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减少定型结构因自动化而带来的刻板性和保持它的灵活性?此外,品德结构与整个人格形成的结构怎样关联、相互制约也极需探讨。
以上所述的这些结构都是作为个体内部的动力系统而存在的。所谓“品德的动力系统”应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它是驱使个人产生各种道德行为的动力源(dynamic source);第二,它是由许多相互制约的心理因素建构而成并由于内部矛盾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场(dynamicfield)。如果肯定这两点,也会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道德行为的最终动力源是什么?个体内部的动力场能独立地引起自身的发展吗?显然,任何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都有自己心理的直接动因,而这个动因的存在与激起又有更为深远或现实的社会原因。个人有关道德的心理活动,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结构上都充满着矛盾。如规范认知与个体需要—行为之间、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内部及其与道德执行过程各环节之间,道德态度和行为的定势或定型与道德执行的灵活性之间,的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而且正是这些矛盾的解决与不断产生推动着道德性结构及其功能水平的提高。然而,所有这些矛盾及其运动都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以及人际关系的反映,是个人通过日常的活动或实践与他人、群体、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个体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开大的社会动力系统,其内部的动力系统不仅难以施展活力,而且甚至无法形成或发展。因此,个体品德的动力系统是作为大的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个别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由于精神世界以头脑机制为基础,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和稳定性,所以其矛盾也能引起自身的发展,但是造成这种矛盾与推动矛盾解决的真正动力则来之于社会生活的广大的动力场。下面是社会动力系统和个体品德动力系统的关系设想图:
本文标题: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xinlixue/29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xinlixue/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