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的理智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具有明显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他们经常体验到愉快、欢欣、忧虑和焦急,这种情感是鼓舞他们认真学习的动力之一。人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3)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美感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欣赏社会上的和谐现象和自然景物时产生的。我们对祖国辽阔的山川、秀丽的田园、名胜古迹、历史人物、艺术珍品、风俗传统以及英雄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的人等,有赞美,有歌颂,有感叹,也有爱情。这些欣赏和评价,激起情绪的共鸣,就是美的情操。
美感跟道德感一样,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美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随着阶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士大夫以搽脂抹粉为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以穿奇装异服、跳摇摆舞、听爵士音乐为美;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以朴实大方、健康、心灵美为美。这就是美感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幽默和笑是美感的反映。幽默指采取影射、讽刺的手法,机智而敏捷地指摘别人的缺点,在微笑中加以否定。幽默表现在谈吐、笔锋和活动之中。健康的人是幽默的,他有愉快的心情,表现为欢乐、滑稽、诙谐。笑也是一种美感,人们兴奋时就发笑。平日总听见有人评价别人说:“你看,她笑得多美!多甜!”喜剧和小丑的表演让大家哈哈大笑,感到满意,“看他这么蠢”,蠢得可笑,笑把社会成员联系起来。微笑是普遍欢迎的符号,大笑是敬礼亲善的表示,不笑,大家只好告别。
青少年学生的美感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青年初期的美感比少年期更为深刻。在正确的培养教育下,他们能够理解美、欣赏美,能够对客观事物做出比较正确的美的评价,由注意事物外表的美逐渐过渡到探究事物的内在美。所以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挫折的忍受性及意志力与学习
(一)学习的意志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总会有遭到失败、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他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时,同时也就发展了智力,并且往往使学习活动获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在环境、教育以及遗传素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学生,在挫折面前忍受性强的学生,智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发展。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或在挫折面前忍受性弱的学生,智力就难以得到发展。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不畏艰苦、不怕挫折、百折不回、万难不屈的坚强意志,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在智力的常青树上结出智慧之果。
挫折是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其中有较长时间的,也有短暂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对待挫折有人能忍受,有人就不能忍受。人们在挫折后的忍受力不一样,其行为表现不一样,有的在遭到挫折后表现气馁,有的则不折不挠。一般来说,人受到挫折后会表现出增力或减力两种倾向。增力的表现为理智的对抗行为,即在失败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改变策略和手段,再作努力,一直到成功。减力的表现是对抗行为缺乏,即失败后心灰意懒,不再努力,甚至生闷气,对人发泄不满情绪。对受挫折后产生的消极情绪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要帮助他提高认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学习的意志力是指学生为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自觉努力的程度,它是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心理力量。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顽强的毅力,就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失败,始终自觉抵制一切干扰、顽强进取,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而那种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的人,纵使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因为缺乏顽强的拼搏精神,忍受力弱,最终也难成大器。马克思说得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讲了“不畏劳苦”和“达到光辉的顶点”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不畏劳苦”,从心理学上说,即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坚强与否,是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一个学生光有智力条件不行,光有学习热情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克服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本文标题: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xinlixue/29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xinlixue/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