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经济交流障碍的减少。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其理论支撑来源于一体化理论,即始于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维纳提出的关税同盟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维纳通过对“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概念的阐述否定了自由贸易论关于自由贸易必然导致福利增加的观点,指出了关税同盟的保护主义特征。而西陶斯基和德纽两位经济学家对于实现同盟的分析更注重市场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他们的观点构成了一体化的大市场理论。库柏、马赛尔和约翰逊等几位学者将“公共福利”引入分析。他们认为,多数国家都有优先发展现代工业的偏好,这样的几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可以扩大成员国的市场,提高同盟整体的交换能力,从而使成员国获得以工业生产利益为代表的公共福利。他们的论点被称为一体化的工业偏好论。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协议性分工原理也是有关一体化比较重要的理论。他认为要实现各国规模经济,就必须进行协议性产业分工。自由贸易往往会导致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某些扭曲价格的竞争方式,这会使两国利益受损。因而在一定的一体化组织内部,成员国通过协议以放弃一些利益为代价能够换取更大的利益。小岛清进一步说明,有关国家只有满足资本、劳动力禀赋相似、工业化水平接近等条件才有可能达成有关协议。
这些理论已带有现代贸易理论的痕迹,其中规模经济理论被运用得最为充分,只不过学者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关税同盟这个有限的市场中。另外,这些理论过分强调达成一体化协议的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这些学者看来,在全球范围内这些条件并不具备,因而只能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谋求经济一体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次优的选择。这些理论的局限性表现为:
第一,将一体化组织仅限于关税同盟,即围绕贸易自由化展开。这种理论上的简化导致它落后于当代正以资本、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化所表现的一体化运动,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而言是不完善的;
第二,这些理论仅以发达国家结成的一体化组织为研究对象,对于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的欠缺;
第三,这些理论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等同于特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没有将全球层面上各国经济壁垒消除、经济联系加强列入研究范围,而后者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
实际上,一体化是再生产过程中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这个定义既包括了由于市场经济自发要求在商品和资本流动中经济障碍的减少,也包括了各国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主动解决国际经济中的矛盾而作出的努力,而且它将一体化的各个阶段通过经济障碍的消除这个共同点融合在一起。
这一定义表明,一体化是以消除经济交流障碍为核心,而且经济交流障碍的消除是依靠一定途径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体化具有功能性和制度性两个性质。功能性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各领域中各种现实壁垒的消除和经济融合,是具有实质意义的一体化,而制度性一体化是指在一定的国际协议下以明确的制度为目标、由组织管理机构进行操作的一体化进程。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制度性一体化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就失去了保障而停滞不前。两者是推进一体化进程的两种力量,相互交织贯穿于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和功能性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看,具体的一体化组织是以具体的协议或条约作为基础的,表现为一种制度层面上的结合。但这种制度离不开成员国在经济上一定程度的融合,前者是以后者为条件的,没有功能性的准备,那么就会出现制度超前,最终导致一体化无力运行。另外,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也会不断要求有适当的制度性框架作保障。从世界经济一体化来看,由于利益的驱使,各国正向自由贸易、自由对外投资方向发展。伴随着更多的贸易和投资,国与国之间在利益分配、共同政策上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越来越需要一种全球性制度和规范加以协调和约束,表现为关贸总协定(GATT)的形成,直至更加法律化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国际贸易的指导,它体现了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求制度一体化的保障和促进。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经济社会制度的“体系摩擦”表现越来越明显。解决这些摩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际性多边组织或国与国之间的双边磋商等多种形式的协调。只有当这种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协调机制解决了这些矛盾时,国际生产体系才能具备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方面,地理学家更加关注经济活动空间相关和空间扩散过程的分析。我国地理学家吴传均院士等指出,国际经济联系的地理基础为经济的空间扩散。在国际规模尺度上,经济的空间扩散主要表现为产品、资本和技术从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流动、从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当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其经济活动必然从传统变为现代、从单一转为多元、从地方走向世界的时候,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从内向(inward-looking)转向外向(outward-looking),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进口依赖的保守型向出口指向型转变,最后使得自身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国际经济空间综合程度加深,与其它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即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分为不同的空间相关类型,其中经济流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扩散过程即空间扩散尤为重要。空间扩散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触性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是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例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即沿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与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上述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时间上看,空间扩散的速度在开始时是缓慢的,尔后扩散速度迅速加快,最后又再次降低(图10-1)。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P代表在特定时间t接受扩散的个体或地方(即扩散终端)的数量比例;
L代表扩散终端的最大数量限制;
a代表P在t=0时的起始扩散接受数量;
e是自然对数的底;b代表系数。
从空间上看,空间扩散遵循距离衰减规律(distance decay),即扩散的强度(空间相关程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其数学表达式为:
Iij=D-kij
式中:I是两个地方i与j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水平;
D是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
k是经验系数。
图10-2表现了扩散的空间相互作用水平是距离的负函数的特点。
综上所述,空间扩散的时空扩散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图10-3):第一个阶段是扩散源形成和扩散的起始时期,其扩散的范围和接受者的数量都很小;第二个阶段是扩散迅速扩大影响范围的时期,扩散的接受者主要分布在较近的空间范围内;在第三个阶段,迅速扩散的空间范围主要为相距较远的地域;在第四个阶段,扩散波及的区域数量或扩散接受者的数量逐渐接近“饱和点”,扩散强度降低,某一生产技术以及附带的资本等要素的空间扩散过程趋于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一生产技术、资本扩散过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活动的完结,而是这一扩散过程让位于其它生产技术、资本等的扩散。而且,由于得益于前一个扩散过程已经建立的传输渠道、网络和扩散的宣传效应(示范效应),新一轮空间扩散过程将更加顺利,加入空间扩散过程的生产、服务要素将愈来愈多,效果将越来越好,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本文标题: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历史(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i/242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i/2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