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中获得的收益取决于地区原有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全球化的相应对策。在传统的产业领域,工业化国家正在丧失国际竞争力。过去十年,工业化国家逐渐丧失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在工业化地区内部的制成品出口比重已经从1985年88%急剧降到1995年的81%,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业的出口份额同期从54.7%下降到39.5%。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也在下降。工业化国家在过去十年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也下降许多。持续增长的竞争压力、新的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以及从低工资国家进口的增加已经部分地取代了国内生产,并由此而导致对非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同时,由于采用节约劳动型技术对付来自低工资国家的进口威胁,也间接地减少了对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正迅速扩张,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持续增加。低技术产业的失业率上升与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并存,这已经导致了熟练和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的巨大差别,而且逐渐引起限制从低工资国家的进口以实行贸易保护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收益不均。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进步。在过去十年中,它们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已从17.4%增加到19.8%,而且它们在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也有了相当的增加,从11.6%上升到18.5%。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工业方面,它们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为明显,同期其出口份额从44.7%猛增到58.7%。它们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也有很大提高,在1986至1995年的十年中从24.5%到38.9%。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程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作为两个极端,东亚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只能分享些许小利。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需要持续的国内改革以重新获得竞争力。与其它发展中地区相比,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具有良好的条件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尽管有这些优势,这个地区1986至1995年间在处理竞争性挑战方面却不甚成功,这一经历曾常常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而同时亚洲正在加速追赶。在此期间,这个地区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的份额从3.3%下降到2.9%,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份额在80年代后期突然下降到5%。1994年恢复到11.8%,约为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的1/3。这一地区的投资率,即总固定资产形成占GDP的百分率,在过去十年逐步下降,已不可能维持其经济象70年代那样的高速增长。在 90年代,拉美的投资率为18%,远远低于东亚27.3%的水平。然而,90年代初以来,由于南美一些国家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结构调整,实施了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政策,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这些国家不仅使为数众多的外国投资返回了这些国家,而且还使其进出口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分享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红利”。
撒哈拉以南非洲前景暗淡,但也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机会。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脆弱,国际竞争力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条件较差,国家财政严重依赖外援。80年代初以来,这一地区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的平均增长率都很低。1995年,它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只占0.3%,劳动密集型服装工业也仅占0.6%。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不稳定,投资率很低而且还在下降。体制脆弱、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不断,面临着被排除在生产和市场的全球化之外的危险。这个地区的出路在于建立有效的管理,将国家的作用集中在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基础设施、体制建设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直接从南部非洲正在成长的工业和贸易的溢出效应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北非和西亚地区内部分化十分明显。80年代中期以来,北非和西亚的制造部门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地区分布上也极不平衡,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各不相同。土耳其已经紧密地融入了世界经济,而伊朗在参与国际贸易进程中大大落后。摩洛哥、突尼斯、土耳其等实行经济改革的国家在向经合组织市场渗透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从总体上看,这个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仍然较低。尽管拥有从新独立的中亚国家所带来的新贸易机会,但该地区制造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加上石油价格下降,人力资本短缺,一些国家内部及国家间的政治冲突不断,使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不甚理想。
南亚各国政府制定的政策使该地区不断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新的利益。南亚国家过去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严格限制,导致了南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落后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南亚从工业化的“雁阵”模式中获利甚微。90年代以来,南亚国家经济政策开放程度提高,从经济全球化获得的效益不断增加。南亚在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0.3%上升到1995年的0.9%,劳动密集型服装工业中的份额从2.4%上升到7.5%。随着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利用,南亚国家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纺织品的主要供应者。当然,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南亚国家还应该注意推进经济自由化进程,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注意提高储蓄和投资率,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总体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匪浅。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其在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3.4%增加到1995年的5.9%,向工业化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从6%上升到11.1%。东亚和东南亚也已成为对外国直接投资较具吸引力的地区,而且它的投资率从80年代后期的25%猛增到90年代初的32%。同时,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通过其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向亚洲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和国家更加积极地参与了全球化进程,更多地分享了经济全球化扩大的投资和商品市场。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受益这一事实证明了全球化可以给低收入国家带来益处。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从3.6%迅速地提高到5.2%,在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额从0. 5%上升到2.1%,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规模庞大,1995年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2%,在全国出口中的比重达32%。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使其比较优势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同时,借助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多元化使其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者的重要地区和国际上重要的贸易伙伴。
然而,中国在未来全球化生产中的地位也面临各种挑战。首先,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中国仍面临着工业化国家借助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打击的风险;其次,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持续的紧缩——扩张周期容易动摇国外和国内投资者的信心;第三,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权过小,内陆省份和沿海地区的差距过大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东欧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危机的挑战,结构问题和政治不确定性阻碍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前苏联曾长期游离于世界统一市场之外,目前进入经合组织的步履仍十分艰难,许多前苏联国家生产持续下降,阻碍了其经济改革进程。与之明显不同的是,中欧国家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贸易转向和出口多元化,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仍然远远低于所期望的水平,特别是那些经济和政治前景不确定的国家。另外,东欧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还包括同其它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基础薄弱,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过低等方面。但是,随着私有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加上这些国家原有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基础,东欧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仍十分乐观。尽管如此,如果自由贸易制度受到重新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来自西欧的贸易保护的损害,这个地区实现持续的贸易扩张和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将会更加困难。因而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私营经济,制定一个促进国际竞争产业投资的国内政策。同时,在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企业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标题:发展我国家的机遇与挑战(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i/2424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i/2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