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理考试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方法,除了上一节提到的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外,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就是考试和考查了。考查一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的检查中采用得较多。经常采用的考查方式有:课堂提问、书面作业检查、书面测验以及实践性作业(如乒乓球小地球仪制作、野外实习报告、小区域调查报告等)检查。考试通常在总结性检查时采用较多。
一、考试的功能
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来,教学界已掀起了教育改革的高潮,纷纷口诛笔伐“应试教育”,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之路。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并不能把“应试教育”和“考试”两者之间划等号。所谓“应试教育”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升学为目的的种种教育弊端的概括,而合理的考试却对教学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首先,通过考试可以为学生在覆盖较全面的各个知识领域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长处和不足,有益于强化学习动机,促使学习方法的改进,以利提高学习效果。其次,通过考试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能较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上的优缺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第三,地理考试可以为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提供数据,为地理教学科研提供分析素材,促进地理教学科研、改革的发展。此外,地理考试的分析结果也利于促进教学管理,考试成绩可以为学生的升学、升留级、奖励、选拔人才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二、考试的方式
考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里进行的考试,另一类是社会上进行的各种考试。学校里进行得比较多的主要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此外还有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以及一些摸底考试、模拟考试等。社会上的考试种类也较多,在全国或者某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有两种考试:一种是选拔考试,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另一种是水平考试,如高中地理会考。
考试的方式一般有口试、笔试和实习操作等,其中笔试是地理考试的主要方式。笔试有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近年来上海市高中地理会考还采取开、闭卷相结合的办法,考生在前30分钟先解答闭卷题,后60分钟完成开卷题,开卷考试时考生可以查阅地理教科书和地图册。
三、考试命题
命题是考试的关键。命题是否科学关系到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命题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根据考试性质、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命题首先要根据考试的性质——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高考、会考——来编制试题。命题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各部分的适当比例,既要注意试题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不出偏题、怪题。
(二)要反映地理学科的特点
命题时要注意整份试卷是否反映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有关地理事象空间分布、地理事象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应作为地理考试的重点。作为地理课程铺垫的其他学科内容的知识,考试命题时虽可涉及,但不应作为重点考查内容,所占比重不宜过大。
(三)试题的份量和难易度要适当
要综合平衡整份试卷的题目数量和试题难易度。尤其是水平考试性质的试卷,要以大多数考生的水平为基点,做到试题数量的恰当和难易度的适中。即使是选拔性质考试的试卷,难易度也要有一定的坡度,难度高的试题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要综合平衡考核记忆和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的比例,即既要有地理分布区域知识的试题,又要注意考核考生读图、分析地图,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试题类型要多样化,考题意思要明确
地理试题的类型多样,各种题型优缺点各异。在阅卷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一般说来试题以趋于多样化为佳。试题的指令性语言必须明确、完整,文字要简洁、明了,无歧义。试题语言在表述清晰、概念周严的前提下,也要适当考虑考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优美的、轻松的、幽默的语言有时更能使考生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四、试题的类型
地理试题类型多样,如填充题、选择题、读图分析题、问答题、是非题、名词解释题、连线题、填图题、填表题、改错题、排列题等。目前采用得较多的主要有下列几种题型:
(一)填充题
填充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源自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称之为“帖经”的题型(在一篇文章中,用纸帖盖住几处的某个字,要求考生填出)。目前的填充题通常由一个未完成的陈述句构成,空出一处或几处,要求考生填出地名、数据、地理术语等。填充题形式简便、评分容易、试卷覆盖面广,便于测试记忆性的内容。如“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______主航道中心线,该处属于我国热量带中的______带”。
填充题这种题型,近年来也开始注意由记忆型向思考型方向发展。如“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面的高差是____米”一题,不仅要记住中国地形海拔最高、最低处的数据,而且要理解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会运用。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要求填充较长句子的填充题,如“东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的原因是________。”这种试题要求考生自己概括、组织句子,提高了思维要求,但答案的唯一性不强,评分较困难,实际是一种简答题。
编制填充题除了要注意科学性、覆盖面、突出重点以外,还要注意保证填充答案的唯一性。例如,《中国地理》课文中有一段文字:“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很大。”在拟订填充题时就不能像“帖经”那样,简单地隐去“南北”二字让学生填充,因为学生也许会填上“早晨和中午”或者其他内容。所以必须加上一些限制性的文字,如改为:“从等温线水平分布大势来看,我国冬季气温____差别很大”,才能引导学生填出正确答案。又如“企鹅主要分布在____,这里气候严寒,____很少,极度干燥”一题。命题者的本意是让考生填“南极洲”和“年降水量”,但考生也许会填“南极”和“居民”。这样阅卷时就会产生分歧:有的教师认为“南极”是一个点,企鹅主要生活在沿海,所以不能得分;也有的教师认为“南极”一词,现已泛称“南极地区”,可以得分。为使此题答案的唯一性更强一些,可以在此题的两个空格后面分别加上一个“洲”字和一个“量”字,情况也许会好一些。
(二)选择题
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典型的客观性题型。它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答案唯一性强,评分客观、迅速,便于用计算机阅卷,答题不受应试者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等特点。选择题通常由一个说明题意的“题干”和若干个“选项”组成。最常见的选择题有四个备选答案(选项),其中有一个正确答案,称为单项性选择题。如:“北半球,某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其()。A.右后方B.左前方C.右前方D.左后方。”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或者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多项性选择题。如:“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与月相相关,大潮时人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编制选择题时,应注意题干的意思明确、简洁;不正确选项和正确选项之间要有一定的近似性、迷惑性;同一道题的各个选项,文字长短、结构力求接近,避免带有暗示性;正确答案的序号要有一定的随机性。此外,试题的科学性也是编制选择题时应十分注意的问题。如:“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A.上升0.6℃B.下降0.6℃C.上升6℃D.下降6℃。”这道题粗看似乎 没有问题,实际上此题题干前面应加“在对流层”这个条件,因为在平流层,情况并非这样。
(三)读图分析题
读图分析题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题型。它的特点是围绕一幅或几幅图编制试题。试题解答的形式多样,有填图、绘图、填充、选择、填表、简答等。图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地图、剖面图、景观图、统计图表以及各种示意图,甚至还有漫画等。如:“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
(1)____月____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__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___。”
编制读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图象中的信息要简洁明了,在保持图象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删除无关的内容;一道题要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中心,不宜变成各种内容的拼凑;一道题中可以一种解答形式为主,如以填充为主,适当穿插其他形式,答案尽可能简洁;一道题中的若干小问题,应保持从易到难的梯度。对于各种图象要结合其特点设问,如地图和剖面图除了考查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还可考查分布规律和分布原因;示意图着重考查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演变过程、形成原因;统计图表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景观图和漫画着重考查观察问题的能力等。
(四)问答题
问答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题型。它可分为简答题和综合性问答题。简答题设问中心突出,要求考生在有限的字数内简要回答问题。综合性问答题,往往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需要认真分析、抓住要害、逐步解答。问答题的特点是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组织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考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理解的深度。问答题的缺点是知识覆盖面较窄,应试时间较长,评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近年来我国编制问答题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小型化,向简答方向发展;另一种是将大型问答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渐次解答。例如:“回答下列有关地中海气候的几个问题:①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____。②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③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____。④这种气候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____。⑤这种气候在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的原因是____。⑥世界其他地区的地中海气候区范围都比较狭窄的原因是____。”这样,相对来说降低了一些评分的难度。但在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组织材料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却又有不足。
五、考试的评定
考试成绩的评定,在我国通常采用百分制和等级记分法。百分制记分法通常以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我国目前在高考中为更精确地记分,也采用150分为满分的制度。等级记分法常用的有“优、良、中、差、劣”5级记分法和“甲、乙、丙、丁”4级记分法或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4级记分法。上海市目前在高中地理会考中,为淡化考试的负面作用,采用百分制记分法阅卷、二级记分法(及格和不及格)评定的办法,学生收到的成绩通知只是被告知是否通过了高中地理会考这一“水平考试”性质的考试。
六、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首先,实施标准化考试的都必须是有严密组织的、具有权威性的考试机构。如举办著名的“托福”考试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英国的伦敦职业考试中心等,都是属于有严密组织的专门考试机构。目前,中国也建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如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上海教育考试院等。其次,标准化考试实行命题标准化以及评分和计分标准化。命题的标准化,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命题,保证试卷在信度、效度和试题在区分度和难度上都达到要求的指标。评分和计分的标准化,往往大量采用评分客观、迅速的选择题、是非题,并将原始分折算成标准分进行计分。
标准化考试的实施过程,首先是根据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然后由命题人员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命题。在对试题进行适当的筛选之后,将选中的试题拿去进行试测。在试测后对试题的各项指标(如难度、区分度等)进行评价,对不够理想的试题请命题人员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试测、评价。对符合要求的试题,即可存入题库。题库是储存合乎标准的试题的“仓库”,标准化的考试机构都用大型计算机储存试题。在编制试卷时,可以根据考试的性质、要求,设计双向细目表,确定知识点、题型、难易度等的恰当比例,从题库中调取试题,编制成试卷。一般大型考试都编制好几份同样水平的试卷,通过抽签选择一份试卷在考试时正式使用。标准化考试往往采用计算机阅卷、评分、计分,比较客观、迅速。
标准化考试具有科学、严密、客观、高效等特点,我国在考试改革中,也正在逐步提高考试的标准化程度。但是,也必须看到,标准化考试同样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作为标准化考试大量采用的选择题有其局限性,如选择题命题比较困难,较难测量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有靠猜测得分的可能性,后效性较差,容易引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应试而忽略教学本身等。
因而,在努力提高考试标准化程度的同时,要充分研究各种考试手段、各种考试题型的结合,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考试制度。
本文标题:地理考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lun/2584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lun/2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