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教学论 >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

时间:2011-03-19 22:0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

一、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功能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是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评价技术和工具,对学生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地理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是地理教学目标,评价范围是由地理教学目标所贯穿的施教过程与教学结果。

其次,判断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需要全面分析学生学习前的初始状态、学习中的进展状态及学习后的结果状态。要以学生学习前的初始状态为参照制定教学目标;学习进展中要不断对照教学目标作出及时评定,以提供反馈并作调节;最后的教学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要以评价为准。

第三,地理学习质量评价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技术和工具,来获取学生学习现实状态的信息,并根据这种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以及对学生作出科学的鉴定。具体说来,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具有下述重要功能:

1.诊断功能“评价与测量的基本价值在于它们具有作为诊断教与学情境的工具的潜力①。”通过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可以诊断出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水平、地理技能形成状况、地理思维等智力发展水平;可以诊断出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发生这种困难的原因;可以诊断出学生学力水平的变化等等。准确的诊断对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诊断,地理教师就能明确新的地理课题的教学应建筑在学生什么样的起点上;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何处存在困难,从而能够针对困难发生的原因纠正错误,弥补教与学的缺陷,等等。

2.反馈功能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结果及其变化的反馈信息。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远近,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不仅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对教师而言,获得学生地理学习结果的信息,了解什么东西被学生接受了,是经过怎样的思维加工接受的,什么东西学生没有接受,在思维加工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就能促使教师积极采取相应的地理教学对策,调节自己的教学工作,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通过教师的评价或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两种好处:一是可以纠正错误,二是促进努力。就前者来说,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如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知道后可随时纠正、补充或完善;就后者而言,知道学习结果的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激励作用,会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3.激发学习动机、促进保持的功能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常根据他们认为的教师的评价或给分重点,来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例如,“如果学生预期教师将根据有关的事实知识来考察他们时,那么事实就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东西,但是当他们知道教师将根据他们在研究科学知识方面的技能评判他们时,他们的学习方向就不同了”①。换句话说,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目标或重点去学习,可能会因自己有针对性的学习而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由此获得教师的赞扬与肯定,自尊心获得满足,为了进一步获得这种满足,学生还会产生继续学习此类内容的动机。这说明评价也影响保持,“学生趋向于学习和记忆他们预期被评价的东西”①。评价的这种功能,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并把自己的期望告诉学生;同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把握教学的关键,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类型

(一)地理学习质量评价中的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在评定学生的地理学习时,把个人的地理成绩与同学年或同班其他学生的地理成绩相互比较,从而确定与解释其地理成绩的方法。简单地说,相对评价是以集体内他人为标准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在学年或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能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其主要优点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年或班级中的优劣状况;可以辨别学生在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上所存在的个人差异;甄选性强;具有外部动机作用的效果。其主要缺点有:在与集体内其他同学的比较上,难以显示学生努力与进步的状况;不利于甄别学生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引发学生过分看重个人的名次、荣誉,过分地鼓动起竞争心。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把学生个人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既定地理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或达到程度的方法。绝对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或达到的程度如何。因此,地理教学目标就是评定目标。由于在评价过程中是以学生学习的实态同确定的地理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因此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了解每个学生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有助于及时地调整、改进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指导和评价的一体化①。绝对评价的前提是必须制定科学、恰当的评价标准。但在具体制定时,由于受教师教学水平、主观态度等的影响,评价标准较难制定得客观、准确,这是绝对评价的主要缺点。

3.个人内差异评价 个人内差异评价是指在个人内部就学力和能力等进行纵横比较所作的判断。例如,对一名学生过去的成绩与后来的成绩相比较,以了解其进步的情况;对一名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比较能力、读图能力等不同学习能力之间进行比较,以了解其优势与弱点。这种评价是依据个人的标准进行的。评价中,能够了解学生的进步状况或了解其哪一方面优越,哪一方面逊色。这样,就使教师有可能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更恰当地进行以后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个人内差异评价的突出优点是充分照顾到了个性差异。其缺点在于,这种评价既不与客观标准比较,又不与其他被评价者比较,难以判断学生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学生也不清楚自己在学年或班级中处于何种地位和水平,易使学生自我满足。

以上三种评价各有优点和缺点,不同的评价目的需要用不同的评价解释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选择和运用,注意三种评价方法的相互补充、融合使用。

(二)地理学习质量评价中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在学年、学期或单元的开始进行,因而也叫学习前评价。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实施诊断性评价,想要了解的是:第一,学生开始新的地理学习时,已有的地理知识水平如何;有无必须预先具备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等智力发展程度如何;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方法等学习的前提条件满足程度如何等等。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诊断性评定的目的是,根据评价来确定教学的对策。

应用诊断性评价,“重要的是把诊断性评价当作有关学生信息的重要来源”①。在诊断的基础上,一定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进行恰当的指导,不能只“诊断”,不“治疗”。此外,还应注意,“学生不应因诊断性方法所获得的成绩而得分或受罚”②。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修正地理教学活动本身的轨道,使教与学获得更佳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有如下几种常见形式:(1)以课时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即在一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提问、作业、观察等形式,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答案与过程、举手状况、课堂气氛、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表情态度等的确认,实现教学中途的即时反馈。其目的是考察每节课的既定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教学速度等是否适合学生的能力,能否引起地理学习兴趣等,以修正教学活动发展的轨道,帮助学生提高其成绩。(2)以单元、章节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指以形成性测验的方式,在一个单元或章节中进行一次或几次反馈的评价。根据测验结果的分析,可使教师了解学生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的程度,诊断单元或章节学习中的难点,用以及时调节教学。同时,学生也可根据教师给予的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单元或章节学习中的不足,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3)以半个学期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一般指以期中测验形式进行的评价。期中测验通常是一门课程前半部分的总结性评价。教师可运用期中测验的结果来重新组织这门课程的后半部分,即针对前半部分暴露的问题采取补救性教学措施。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应注意如下要求:第一,形成性评价不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划分等级,而是考察地理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反馈信息;第二,教师要将地理教学目标阐述得具体、可测,让学生也知道教学目标的内容;第三,反馈要及时,应该把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弱点以及为了提高成绩要采取的对策向学生说明;第四,教师要明确制订评价计划,按教学计划具体考虑评价的方法。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放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是授业全过程结束时,为把握教学成果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向学生提供他们达到地理教学目标程度的反馈,二是为已完成的这门课程确定成绩。

总结性评价的对象,涉及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观念、思想道德品质等全部内容。总结性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对于技能、地理观念、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则多采用观察的方式。

三、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内容和目标

(一)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内容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

1.地理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 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均在评价之列。具体说来是对上述知识范围内所涉及的地理基本事实(如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景观等)和地理基本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识记、理解、应用状况的评价。

2.地理技能形成状况的评价 地理学科所重视的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填绘地图、图表的技能,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的技能,以及地理计算等。这些技能是否形成,以及形成到什么程度,也是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

3.地理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 这里的地理能力既指一般的潜在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也包括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形成的质量和学生学习前后的进步状况等,是该领域评价所重视的基本方面。

4.地理情意发展状况的评价 地理学习质量评价,除了上述的地理知识、技能、能力等领域外,还应包括地理情意侧面的评价。地理情意包括地理思想品德(如正确的地理观、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地理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及地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地理审美等方面。

(二)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

有效的评价有赖于确定的目标。通过与确定的目标对照,就能判明学生距离目标有多远,即能够判明学生学习的现实状态与进步幅度有多大。

地理教师要确定的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目标具体包括:课时评价目标、单元评价目标、学期评价目标和学年评价目标。这些评价目标又是以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在确定上述目标时,教师应把希望学生在完成某阶段的学习之后,在地理知识、技能、能力、情意等方面要达到的水平加以清楚的规定或说明,以用于检测学生在完成某阶段学习后,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学习成果。

在制订上述目标时,从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还有必要在具体的到达目标中区分出下述三种类型①:

1.达到目标 所谓达到目标,是指要求完全掌握特定的具体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这种目标是为能客观地确认目标完成与否而规定的。目标完成时,能对其状态作出明确表述,通过比较对照,可以确认目标的到达度。例如,下述两例即为这种达到目标:

例1.地理知识识记方面,学生是否能够:(1)识记地理事实材料、术语和符号;(2)识记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步骤、技巧及识记判断、评价地理事物的准则;(3)识记地理概念、特征、规律。

例2.地理知识理解方面,学生是否能够:(1)将地理知识以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概括地理概念、特征、原理、成因的要点;(3)在具体指导下,根据文字、图表、数据等材料概括出地理特征、概念和分析地理成因。

2.提高目标 所谓提高目标,是指朝着某一方向提高或加深的目标。如智力发展、态度形成、鉴赏力等高级目标即属此类。这类高级目标基本上通过自我比较(和以前比……)或与他人比较(和谁比……)的形式去把握提高与加深的程度。

例如: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涉及到的主要心理成分是思维,其提高与加深的程度应体现在某一学习阶段之后思维质量的完善与发展等方面。如果对学生到达某学习阶段时可能表现出的思维品质以可观察、可测量的陈述方式加以详细表述,这种目标的到达程度也可以得到近似或相当明确的确认。

3.体验目标 所谓体验目标,是以学生产生某种特定的内在体验为目的的目标。在把对学生的智力和心理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接触、感动、发现等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时,就可称为体验目标。例如,对某一地理知识价值的发现及发现后的喜悦,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丰富的气候资源等内容后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等,都是体验目标的具体例证。这种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注意的是,这种体验变化不一定都能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要确认这种体验是否发生了,常常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报告和教师的观察。

四、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方法

丰富而准确的评价信息是进行科学的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基础。获取地理学习质量信息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地理考试(将在第三节中介绍)。除此之外,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等也是地理学习质量评价中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评价者根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行为表现等的观察记录,对照事前准备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虽然不及地理考试所获取的信息那样全面和精细,而且得来的评价资料也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该方法方便易行,往往可以获得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观察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适用于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创造性、地理观等方面的评价。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如下几种:①自然观察。指不加任何控制的日常观察,即在自然境况下进行观察。它涉及的时间长、事情多、范围广,容易获取学生学习的真实信息,缺点是不易把握重点。②抽样观察。包括时间抽样观察和事件抽样观察。时间抽样观察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观察和记录学生地理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巩固环节对全班学生的练习状况进行的观察。事件抽样观察是在特定的事件里对学生的地理学习状况进行的观察,例如在地理竞赛、小组讨论、野外观测等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③追踪观察。这是一种长期地、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学生地理学习行为发展变化过程的方法,例如从学生开始学习地理课程起,连续、不间断地对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发展与变化作观察和记录,以积累系统的评价资料。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如下要求:①作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观察计划和观察提纲,明确观察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观察方式和方法。除此之外,还应作好思想准备和业务知识准备等。②确定观察的目的和项目。观察既要依据评价的需要确定观察的目的,也要明确观察的时间与事件。③观察要在自然的、真实的状态下进行,要尽量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④要及时具体地作好观察记录。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评价者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地口头问答获取评价信息,把握或测验学生地理学习现实状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接近学生,易于实施,而且获得的评价信息比较真实详细。

谈话法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价值观等个性评价资料的收集。另外,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智能等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时,也可作为地理测验与考试的辅助手段,用以了解那些从试卷上不易发现的问题。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如下要求:①要有明确的谈话计划。谈话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拟定谈话的问题,准备谈话的措词,规定谈话的方式,准备好对谈话对象所作回答的记录与分类的方法等。②自然地按预定计划进行,不要随意更改谈话计划。如果有离题现象发生或对方的回答冗长而不得要领时,应有礼貌地使谈话回到主题上来。③要建立融洽的谈话气氛。谈话时不带有某种权威性,不采取训诫或忠告的态度,耐心倾听谈话对象的回答;谈话的语气、措词要适合谈话对象的年龄特征。④准确而迅速地记录。记录时要保持谈话对象回答的原意,同时应注意记录方法,不致因忙于记录而影响谈话。

(三)问卷法

问卷法是采用专家或教师设计的各种问卷进行评价的方法。问卷法是从谈话发展而来的,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谈话法。与口头谈话比较,问卷法能够同时对许多人进行调查,具有省时、省力、省费用的优点,它的适用范围与谈话法大致相同。不过,采用这种方法只能从收集的资料中看到一般的倾向。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回答者对问卷中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影响作答。

编制问卷是运用问卷法的关键。问卷中的问题可以是问答性的,也可以是选择性和是非性问题。不论设计何种类型的问题,都要遵循下列要求:①问题的表述要适合被调查对象,做到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时,一看就明白,无需附加任何说明。②表述问题时要避免容易引起强烈情绪的联想,也不要给以暗示。③防止被调查对象对问题作模棱两可的回答或理解。④在问题的编排上应先易后难。

编制问卷后一般要经过试问,即在小范围内让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从中考察他们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作某些必要的修改,以提高问卷的质量。

运用问卷收集地理学习质量评价资料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①问卷的目的在于探查被调查者的内心活动,因此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应建立信赖关系,问卷结果只宜用作评价资料,不宜用来评定成绩。②应尽量避免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回答的方式越简单越好。③用于团体评价的问卷可以不记名,用于个人评价时要求被调查者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调查者的姓名也应印在问卷上。


  本文标题:地理学习质量评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xuelun/2584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xuelun/2584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学习质量评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