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海洋中的波动是海水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从海面到海洋内部处处都可能出现波动。波动的基本特点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运动。由于流体的连续性,必然带动其邻近质点,导致其运动状态在空间的传播,因此运动随时间与空间的周期性变化为波动的主要特征。
实际海洋中的波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严格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周期性变化。但是,作为最低近似可以把实际的海洋波动看作是简单波动(正弦波)或简单波动的叠加,从研究简单波动入手来研究实际海洋中的波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而且简单波动的许多特性可以直接应用于解释海洋波动的性质。
§6.1概述
6.1.1波浪要素
一个简单波动的剖面可用一条正弦曲线加以描述。如图6—1所示,曲线的最高点称为波峰,曲线的最低点称为波谷,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波长(λ),相邻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T)。显然,波形传播的速度c=λ/T。从波峰到波谷之间的铅直距离称为波高(H),波高的一半a=H/2称为振幅,是指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向上(或向下)的最大铅直位移。波高与波长之比称为波陡,以δ=(H/λ)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取海面为x-y平面,设波动沿x方向传播,波峰在y方向将形成一条线,该线称为波峰线,与波峰线垂直指向波浪传播方向的线称为波向线。
6.1.2海洋中的波浪
海洋中的波浪有很多种类,引起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例如海面上的风应力,海底及海岸附近的火山、地震,大气压力的变化,日、月引潮力等。被激发的各种波动的周期可从零点几秒到数十小时以上,波高从几毫米到几十米,波长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千千米。
海洋中波动的周期和相对能量的关系如图6-2所示。由风引起的周期从1~30s的波浪所占能量最大;周期从30s至5min,为长周期重力波,多以长涌或先行涌的形式存在;一般是由风暴系统引起的。从5min到数小时的长周期波主要由地震、风暴等产生,它们的恢复力主要为科氏力,重力也起重要作用。周期12~24h的波动,主要是由日、月引潮力产生的潮波。
波浪分类可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称谓。例如,按相对水深(水深与波长之比,即h/λ)可将波浪分为深水波(短波)和浅水波(长波);按波形的传播与否又有前进波与驻波之分;按波动发生的位置又有表面波、内波和边缘波之分;按成因分又有风浪、涌浪、地震波之分等等。
本文标题:概述-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aike/107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aike/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