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挥发酚属于易被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在地表水体中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合理利用含酚废水是有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但是必需全盘考虑、合理布局,以不造成其他污染为前提(即不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体、农田等)。对于高浓度的含酚废水则必须在厂内经过相当处理后才能排入天然水体。
3.酚污染的危害
水体遭受酚污染后严重影响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某水产资源丰富的海湾遭受酚污染后,原来盛产的贝壳类产量减少,海带腐烂,养殖的牡蛎、砂贝等逐渐死亡。水体中的酚浓度低时能影响鱼类的回游繁殖,酚浓度为0.1—0.2毫克/升时鱼肉有酚味,浓度高时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有人研究了虹鳟鱼酚中毒的病理学影响,发现酚浓度为6.5—9.3毫克/升时,能迅速破坏鱼的鳃和咽,且使体腔出血和脾肿大。酚的毒性可大大抑制水微生物(如细菌、海藻等)的自然生长速度,有时甚至使其停止生长。酚及其衍生物对鱼类的致死浓度与各类酚对水体微生物的极限有害浓度见表7-7。
五、氰化物污染
1.水体中氰化物的来源
水体中的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排放的含氰废水,如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化工厂的含氰废水,以及选矿废水等。
在常见的电镀液配方中,镀锌液含NaCN80—120克/升,镀铜液含NaCN12—18克/升,镀银液含NaCN40—60克/升。当电镀完毕进行漂洗时,粘在镀件上的含氰液便随漂洗水排出。
在焦炉和高炉碳与氨,或甲烷与氨化合物生成氰化物。在化工厂各种氰化物生产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氰,在用氰化物做抑制剂的选矿废水中也含有高浓度的氰。
2.氰化物在水体中的净化作用
氰化物排入水体后有较强的自净作用。据研究,在天然水体中氰化物的净化过程有下述两种途径:
1)氰化物的挥发 氰化物与溶于水的CO2作用产生HCN,排向空中:
CN-+CO2+H2O=HCN↑+HCO3-
据实验,在一般水质及pH条件下,这种净化机制所产生的净化量可以占到水体中的氰化物总自净量的90%左右。
2)氰化物的氧化分解 据实验,水中氰化物在游离氧氧化作用下可生成NH 离子和CO32-,即:
2CN-+O2=2CNO-
CNO-+2H2O=NH4 +CO32-
后来进一步研究证明,上述过程在含氰化物的蒸馏水中并不存在,而在天然水体中确实存在。当氰化物排入天然水后,氰化物分解成NH4 离子的过程立即开始。NH4 可进一步氧化为亚硝酸盐。这一情况说明天然水中的微生物促进了氰化物的氧化反应。
上述氧化过程不是简单的化学氧化过程,而是生物化学氧化过程。在一般天然水条件下,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所造成的氰的自净量只占水体中氰总自净量的10%左右。在夏季温度较高,光照良好的最有利条件下,微生物氧化过程的自净量可达30%左右。在冬季由于光照不足和气温低,氰化物的氧化过程显著减慢。
3.氰化物污染的危害
氰化物是剧毒物,一般人只要一次误服0.1克左右氰化钠或氰化钾就会死亡,敏感的人甚至服0.06克就可以致死。
含氰废水对鱼类有很大毒性。当水中CN-含量达0.3—0.5毫克/升时便可使鱼致死。有的研究者进行了氰化物对鱼类的慢性中毒试验:采用很大的麻哈鱼,水温16℃,观察24日,氰化物浓度为0.00、0.01、0.02、0.04、0.08毫克/升,观察指标为鱼的生长、游泳性能、肝脏血浆中醇醛缩合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等。研究者认为,为保证在生态学上不产生有害作用,水中氰化物浓度不允许超过0.04毫克/升,对某些最敏感的鱼来说,不允许超过0.01毫克/升。
本文标题: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6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