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的校本教研工作
在新课程实践中要高度关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各校教研组、备课组要结合本校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积极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问题沙龙、学习评价等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将教研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要进一步强化高中地理学科组建设,树立高中整体一盘棋思想,高二备课组、高三备课组结合高考,研究如何搞好文科综合的地理高考复习工作,高一备课组结合新课程及课改,研究如何在会考之上为高考服务。建议学校逐渐采用小循环制,让高中每位地理教师能从高一跟带高三,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事业心。要坚持做好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工作,一方面促进了老教师的再学习,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论在思想素质方面,还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高,以达到了提高全组教师整体素质的目的。针对学生情况和本校的校情以及老师的差异,在备课组教研活动中建议做到四统一:统一教辅,统一进度,统一例题,统一作业,并通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来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为适应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和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在教研组活动中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改进教法,尤其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要研究如何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入手,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如结合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撰写地理小论文等。
2、提高教师把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和实验教材的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地理教学要求》,关键是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标尺”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促进教师将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与结构具体化为教学资源与程序,创造性地重组、生成教学内容,将新课程理念具体化为教学行为策略,如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研究性学习、地理观察、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以保证新课程地理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实现新课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首先要明确《考试说明》与《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包括高三教学要求)和教材这几项重要文本之间的关系。其中,《课程标准》是居于最上位的文本,其地位相当于学科教学的“宪法”。而教材则是对高中地理课标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通过对知识载体的选择、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建立起有利于教学的逻辑结构和体例结构。《考试说明》是国家《考试大纲》要求的省级具体化,其综合了高考目标、课标要求以及教学要求,是高考命题和高三地理复习的直接依据。
对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的掌握要分类掌握、重点突破,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内容,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主体和最重要的内容,教学时应严格按《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考核要求,不留死角。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将《考试说明》中要考查的知识点、能力层次要求与课本中的相关概念、知识、能力联系起来。并将教学内容系统转化为试题系统,出好习题,强化技能训练和答题能力训练,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能力要求选编成具体题目,依据考点命制训练题和测试题。鼓励学生质疑和多元思考,学会辩证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力避思维僵化或思维定势,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
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其特点是从体现地理学特点和价值、提高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各模块的主题。从近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对选修模块考查难度比必修模块低,试题设问结构主要包括问题辨识、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三部分,其考查的知识面宽,知识深度不大,答题要求更加灵活。
紧密联系初中地理内容是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因此高三地理教学要高度重视对初中地理内容的复习,尤其是对“地图”部分要将其作为一个重要专题,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对世界及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则不宜全盘照搬,而应站在高中地理的高度加以概括,,关键在于把握好二条主线:一是对区域的空间定位,此乃”地”,二是对区域的综合分析, 重点掌握区域区域的基本特征、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等,此所谓”理”也。
3、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1)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要落到实处,对主干知识的学习,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要引导学生主动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进而学会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问题。如对于重要的地理数据、地名等该记的一定要记,能用图记的尽量用思维地图记忆;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要抓本质,少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可运用以下方法学习地理概念:第一,要运用分析比较方法,辨析学习易混淆的概念,抓本质属性;第二,要学会抓关键词对概念加以剖析,综合掌握其内涵。地理原理学习的主要方法有:理清知识体系,类化地理规律;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纲要信号图示,展示知识体系;应用范例解析归纳,促进融会贯通;应用因果关系推理,认识本质属性。
(2)加强识图及填绘图表等技能的训练
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是掌握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关键;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大洋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世界政区图”等重要的思维地图,熟悉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洲图及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这是分析问题的重要基础。以地图知识为基础,可广泛联系多项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说明地理问题;注意地图、图表、数据等资料的判读和所提供信息的应用,重视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掌握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地理图表,精心设计出一些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且有一定思维量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图表,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使学生形成良好地理思维品质。
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地理统计计算、地理实验及地理观测等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多数文科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地理计算题的失分率很高,因而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学生加以统计计算的技能训练。
(3)提高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地理图像可广泛联系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便于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和说明地理问题。因而,对地图、图表、数据等地理图像的判读和所提供信息的运用,是学习地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在地理高考复习中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地理图像的判读方法,掌握一些地理图像的绘制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对新颖图像、变式图像的应变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尽量运用逻辑推理、地理图像分析等方法让理解透彻,在对地理信息材料的提取、分析和评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以区域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文综地理试题的命制,向来以区域地理为基础,以系统地理为重点。因此高三地理教学要高度重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教学,同时也可为分析历史、政治现象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高度重视以区域为载体,提高对区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怎样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怎么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特征;怎么阐述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不足;怎么归纳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等。不宜将初中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与高中地理分开复习,要尽量融为一体。
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地理原理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可根据这些规律并结合地理图表的运用构建相应的学习模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等值线图分析模式、气候学习模式、区域地理学习模式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提高解答地理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综测试往往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与社会问题为背景素材,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密切联系区域实际,注意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从地理角度透视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此外,针对学生审题能力差、思路混乱的答题现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每堂课及完成的每一份练习所取得的成绩与失误之处。深入反思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反思得出结论所依据的概念、原理,反思答题失误的原因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改善学生地理思维品质。
总之,课改实验工作开展三年以来,通过边学习和边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或经验,但同时也体会到工作中的困难或困惑,深刻感受到课改工作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具大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与课改一同成长。
本文标题:三明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235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2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