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分制的意义
学分制有利于学习年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崇尚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因此,学分制的推行对高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学科发展和课程改进
以往的课程发展中,由于学科自身发展的原因以及人们对学科价值的主观认定,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成为主导的条件下,不同学科承载的知识价值是不等值的,主科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副科被视为无足轻重。学科价值的不均等带来的后果是:
(1)学科发展不均衡。主科发展快,副科发展比较缓慢。
(2)教师积极性受到影响。主科教师受重视,副科教师价值被贬低,影响教师对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3)影响学生的发展。主科和副科价值不等的存在使学生在学科价值认识上存在偏差,这也为偏科提供客观依据。学分制的推行将改变这种局面。实行学分制,学生修习合格就可以得到规定的学分,不同学科的每一分都是等值的。这将在客观上扭转人们对副科认识的偏见,体现副科或选修课的价值。这样做有利于:
① 一切学科价值平等观念的确立,保证各学科的均衡发展。
② 部分学科价值的回归,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入课程研究,改进课程质量。
③ 保证学生均衡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管理制度上有了保证。学分制从课程价值方面客观上为课程发展扫清了障碍,提供发展的内在机制。
(二)有利于课程的多样化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之带来一系列观念的变革。首先,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超越“单一”或者“双重任务”,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高中教育功能的转变,要求它把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力图为其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单一课程被多样化、丰富多彩的课程所取代。这就决定课程管理制度应留出足够多的弹性空间。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时代性、选择性和基础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课程结构以学习领域、学科和模块为主划分为8个学习领域、若干个学科和模块,为高中学生提供100多门课程。课程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凸显了选修课的价值。传统学年制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多样化的课程需要用更加弹性化的学分制取代学年制。可以这样说,学分制取代学年制是课程多样化对课程管理制度提出的要求。
(三)有利于课程管理走向弹性化
世界课程管理政策的基本发展趋势是由集权走向分权。课程权利下放,学校拥有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学分制管理也适应了这样一种趋势。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的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也就是给学校更多的权利,让学校成为课程的主体,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多种举措也体现上述分权的思想,学分制管理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学分制管理取代学年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程管理由刚性走向弹性。根据我们的理解,这种弹性表现在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从学生角度上说,新课程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权利。以往的课程是由国家或者学校统一管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也就没有相应的自我管理的权利。新高中课程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出现,要求学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课程设置情况选择自己获得学分的途径。这种自我决定、自我管理权利的获得,减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之间的对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校角度上看,学分制实施意味着学校必须承担更多的课程管理责任,学校必须重新建立课程管理方案:它包括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每一个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采用“走班”制,乃至弹性学制;取消留级制,学生考试不合格可以补考、重修、改修;与同类和不同类学校的学分互认制。这些增加了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促使管理富有弹性化。
(四)有利于课程的基础性
课程基础性一直是各国课程改革关注的基本点。实行学分制后,选修课的价值被显现出来。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基础。相反,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保证课程的基础性。普通高中课程明确规定学生获得学分的来源和学分结构,并对高中毕业基本知识结构提出基本要求。学分结构和来源中,必修课是必不可少的。选修课也不是松散、没有目的课程,它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的、适合学生个性需要的课程。这种课程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基础性之间的张力,保证课程的基本价值。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课程基础性贯穿于灵活性和开放性之中,既保证每个学生培养的质量,又能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学分制及实施建议(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34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