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父母的亲昵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今年四十出头的叶祥菊同志,从十五岁进入教育战线,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度过了整整二十七个春秋,少女时代的她曾有过许许多多金色的梦想,当年命运之神安排她做一名“孩子王”之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辈子将从此与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她几十年如一日,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塑造了一个优秀女教师的崇高形象。 山民的丰碑 孩子的救星 她是大山的女儿,最理解山民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她忘不了自己读小学时,没有一位公办教师愿意到罗溪乡坪港村这深山里来,山民们硬是跑到山外请来一位老先生,www.dljs.net办起了一个“麻雀虽小,肝脏俱全”的一至五年级的复式班。老先生虽无良好的教法,却也认真负责。十几名孩子大大小小混在一起,除了读书就是写字,可家长们心里乐开了花,叶祥菊同志就是从这样的复式班读完了小学。完成中学学业后,十五岁的她,又回到大山的怀抱,去接老先生的班,去完成对大山的回报。 十五岁的她,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可她有着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的执着。她整天包班授课,苦苦探索“动静搭配,精讲巧练”的教学方法,慢慢地,教学成绩从不比山外的单式班差。她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劳动模范。90年在全乡赛课中获得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1991年,叶祥菊同志调入新宁镇小学任教,她服从分配到了离家最远,交通极为不便的另一个山里——鹤溪村小任教。这里离家有三十华里,坐车到源口电站后须步行十华里才能到学校。初到林场,叶 老师就又被这落后的山村的热情感动了,首先是刚一下车,几个山民就“抢”走了她的行李,场长也一直陪到山里,话语中隐含着山里办教育的艰难,山里生活的单调。面对这种情况,叶祥菊并没有退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管理。由于原有的两位复式班代课教师没有受到正规训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三、五年级复式班更是叫人麻头,三年级有的学生还不懂10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不懂汉语拼音,五年级又面临毕业考试,场长也正为此发愁。初来乍到, 叶 老师却自告奋勇要求教三、五年级复式班。这个复式班共18人,后进生占三分之一。三年级谢东华同学语、数平均只有36分。五年级女生卢小帆,语数平均仅48分。、针对这种情况, 叶 老师采取了四条过硬措施:一是从学生所缺的基础知识补起;二是以优带差,让班里的同学结对子,互帮互学;三是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精讲多练;四是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由于叶 老师的不懈努力,期末全乡统考,语数两科在五个学校中仅次于中心完小名列第二。五年级学生全部以优秀的成绩升入初中。 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每当雨季,山洪暴发, 叶 老师就赤着脚一个一个地背着学生过港。有一次,必经之路的木桥被洪水冲走,叶 老师正背着孩子们过河。可是当她正背着第二位同学淌到对岸时,急流突然涌来,卷走了梁小芬。面对险情, 叶 老师奋不顾身,几个箭步冲出十几米远,和衣跳入洪流,一手扯住岸边的老藤,一手抓住了小芬的上衣,搭上肩头,攀藤淌水,才把她救上岸来。闻讯赶来的家长无不感激流泪。谁都知道,两年间,叶 老师背着学生过渡几百次,可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事故啊!慈爱的母亲,成长的伙伴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叶 老师善于用自己的爱心营造“亲其师而倍其道”的教育氛围。1992年,由于出色的表现,叶祥菊同志被调入新宁镇中心小学任教。到了新的学校,她总是把学生的冷暖凉热、喜怒哀乐装在心里,用强烈的亲情去打动他们的心灵,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去赢得他们的信任,把爱的阳光公正地洒向每一个学生。插班生彭俊杰,一身总是脏兮兮,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都不爱理他,叶 老师却走进了他的家。原来,彭俊杰的父母出外打工,他和弟弟妹妹全靠年迈的奶奶带着,衣冠不整,可想而知。第二天, 叶 老师把自家孩子的衣服送给彭俊杰,还给他买了学习用品,同时向全班同学讲述他家里的困难情况。同学们听后十分感动,自发成立了互助小组,共同关心彭俊杰。不久,他变得衣服整洁了,变得和同学们交往多了,变得爱学习了,还成了班上的学习积极分子,语文和数学成绩由原来的平均50多分一下子提高到平均75分。 自强且不息,年年新台阶 1993年, 叶祥菊 老师因教学出色,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她带领教师们搞教研,经常开展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她一边抓教研,一边加强业务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各年级的语文成绩普遍提高了。 93年下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修水师范学校,第二年毕业返校后,她朝思暮想成为公办教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此时,她丝毫也未放慢钻研教学的步伐,勤看书,常看报,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成绩突出,96年取得了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合格证。97年荣获全县小学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同年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她悉心指导的书画组在全县少年儿童百米长廊画卷竞赛中一举夺魁。99年指导的洋鼓洋号队仅一个月时间里就在全县“金穗”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累累硕果面前,她毫无骄气,她更加信心百倍。 她给了学生无限的爱,给自己的孩子的爱却很少。98年,她的两个大男孩(双胞胎)刚刚初中毕业,正需要父母关照时,她却响应组织的号召,到边远山区(大洞小学)支教,有时半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她知道家中的孩子需要她,但她也知道,学校的孩子更需要她。一年后,她所任教的二年级语文在统考中名列全乡第一,班级被评为先进班,她本人被大洞乡评为先进教师。99年凯旋归来后,她更加发奋工作,又担任了语文教研组长,并任四(2)班班主任。2001年上半年被聘任为教导主任,学校工会主席。她所任语文在全县毕业统考中获全县第一名,部分家长为感谢她对学生的厚爱,自发地在武宁电视台点歌。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还积极撰写论文,《浅谈作文评改》荣获九江市二等奖。2003年她被选为新宁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3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取得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还取得了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教师培训合格证。2004年4月,她荣获第九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2004年10月,她撰写的《圆柱的表面积》被九江市学术委员会评定为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同时,她的论文《浅谈教师角色的转换》在九江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她的成绩得到了组织和 老师们的一致认可,2003年下半年由教导主任提拔为武宁四小副校长。
夕阳西斜,暮色苍茫,老师们都已下班回家了。可新四小的建设工地上总有一个身影。她中等身材,衣着简朴,手里拿着一叠图纸,正和工人们交流着……她就是叶祥菊副校长。
自从2006年武宁四小选定新的校址以后,叶校长就承担起了管理校建的重任。多少回她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去办理各项报建的审批手续,穿梭于学校和各单位之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脸上总是洋溢着又审批好了一个项目后的喜悦。为了拆迁,叶校长磨破了嘴皮,受尽了屈辱。常常被拆迁户辱骂。有一次竟被拆迁户推倒在地猛踢几脚,弄得一身的黄泥,后经医生检查,她身上多处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但第三天叶校长又来了,苦口婆心地劝说。
工程开工后,叶校长起早贪黑呆在工地上,一有空就学习看图纸,不懂就虚心向人请教,整个工地事无巨细,必每事躬亲,她说校建是百年大计,只有做好了心里才踏实。从教学楼到下水道,每个角落都洒遍了她的汗水。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叶校长都会到工地去亲自查看,督促进度、检查质量……除了春节休息了几天,她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隔三岔五,两个拆迁户还要到工地上来闹一闹,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阻碍施工。每次叶校长总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想各种办法让工程尽快恢复施工,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宽阔的胸怀与坚定的立场。半年下来,叶校长明显的消瘦了,变黑了,鬓角又增添了几根银丝。
如今,武宁四小教学楼已竣工,老师们说她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总笑着说:“能看到同学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学校,我觉得自己付出的这一切算不了什么,太值得了。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无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诸多荣誉面前,叶祥菊 老师更加谦虚谨慎,仍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努力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拓宽,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心去描绘更新更美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