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时间:2011-01-29 14:1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据不完全统计,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发生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

1951—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5次,最多年份达10—11次,最少也有3次。黄淮海地区近40年发生干旱30—40次,为东部地区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1949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约2070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789万公顷。

3.台风:1949—1992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7次,最多12次(1971年),最少年份3次(1950、1951年)。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约占全国登陆台风总数的89%。1989—1992年,登陆台风共33次,平均每年受灾面积307万公顷,倒塌房屋18.9万间,死亡450人,直接经济损失80多亿元。

风暴潮是由强烈的气旋低压引起的潮位异常升高现象,是我国沿海城市最严重海洋性灾害的致灾原因。历史上一次风暴潮灾害曾夺去10万人的生命(1696年上海;1862年广州)。1949—1992年共发生特大风暴潮13次。

4.地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自公元1303年以来,我国共发生≥8级地震17次。

1949—1992年,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27.7万人,伤残83.6万人,倒房1139.3万间。据统计,本世纪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61万人,占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50%以上。

近年来,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灾害有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余人,重伤致残16.4万人);1966年的邢台7.2级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7.5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等。

中国地震灾害的特点是:地震规模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我国地震活动频繁的原因,主要是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我国东边有太平洋板块,西南边有印度板块,此两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相互作用下,地震活动频繁。世界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分别通过我国的台湾省和西藏南部。大体以东经100°—105°的南北地震带为界,东部受太平洋板块近东西向构造挤压,产生一系列的北东~北北东向主断裂带,且多出现与其剪切的北西向破裂带。地震往往在这北西与北北西向剪切破裂带中发生。东经100°—105°的南北地震带以西,受印度板块近南北向的构造挤压,产生一系列近东西向至北西西向主断裂带及与其交错的北东东向断裂,地震多在断裂交错带发生。

5.森林和草原火灾:195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次,受灾森林面积达98.5万公顷,平均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范围达133万公顷,其中森林受灾面积为87万公顷,损失木材8025万立方米,死亡213人,估计损失在20亿元以上。

6.生物灾害: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害、虫、草、鼠害约14000余种。1989—1992年4年各种病虫害共造成粮食损失4700万吨,棉花损失126万吨。

全国草原鼠害和虫害发生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造成草原退化,影响牧草产量和质量。

全国林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超过800万公顷,1989年达11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超过森林火灾的损失。

7.滑坡、泥石流、崩塌灾害:灾害点41万处,各类塌隔面积1500多平方千米。近10年平均每年造成9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

8.其他灾害:包括大风、冰雹、暴风雪、低温冻害、海啸、海冰、海岸侵蚀等灾害,也很严重。

(三)减灾对策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方针。50年代初,组织大规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使洪涝、旱灾得到初步控制。1976年唐山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工作。80年代以来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台网,积累了一定的预测预报经验,特别是与突发性灾害关系密切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已比较完整。近年来,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监测自然灾害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90年代是国际减灾10年。1989年我国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推进全社会减灾活动,将减灾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我国的主要减灾对策为:加快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提高测报水平,兴建减灾工程,将减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整体防灾能力;灾害发生后,动员一切力量,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灾民生活,减轻灾害影响;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减灾意识;重视增强科学技术在减灾中的作用。
  本文标题: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74.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