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境对长寿的影响
任何生命都离不开生存环境,衰老和寿命作为生命的重要现象,也不例外。
在国外很久以前对衰老和寿命的课题就进行了科学研究。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付所长、著名的生物学家梅奇尼柯夫在1908年就出版过一本专著《生命的延长》。1910年一位名叫洛兰德的也出了一本书,叫《延缓了的老年》。这大概是近代最先提出推迟衰老和延长寿命的两本科学著作。洛兰德的书一再重版,达17次之多。而《生命的延长》一书于1977年在美国又重新出版,可见人们对衰老和寿命课题的广泛重视和浓厚兴趣。
生命衰老的本质何在?这是生命学科重大课题之一。生命的衰老有其内外因素,内因方面可归结于物种的遗传特性。外因很多,可总称为环境条件。衰老的速度和寿命的长短究竟是由遗传性还是由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呢?
(一)社会环境对长寿的影响
从人类二千多年的历史看,人的平均寿命确实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中。很明显,这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同人类经济环境、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善有关。
那么今后的趋势怎样呢?据老年学者的研究认为,人寿的增长已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依旧以治病的途径求寿命的延长,其潜在可能性已越来越有限度。限制人寿继续快速增长的因素,看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近百年内人类所流行的主要疾病在性质上发生变化——从以各种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因改变为以老年变性病为主要死因。老年变性病(心血管症、脑血管症和癌症)实际上是以细胞与组织的衰老或变性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如果不从这一基础过程着手是无法从根子上解决这三大病害的,但迄今为止衰老研究工作却仍是薄弱的环节。
第二,即使能够消灭三大病害,平均寿命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据统计,如果消灭所有癌症,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增加2~3年。如果把三大病害从地球上彻底根除,平均寿命也不过延长10年或者十多年。可见以治病求延寿的潜力是有限的。
第三,人的遗传特性在百岁内造成一道无形的障壁,使人寿难以突破百岁大关。尽管医学如此进步,人到了50~60岁总是要衰老,到了80~90岁终于要死亡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什么道理?据说,这是遗传钟规定的时间表。关键是人类有能力改变遗传钟的走点吗?
已有的动物实验表明,特定的环境因素完全可以改变遗传钟的走点。但是,目前人类对此类因素的研究还是极其不够的。临床研究尤其缺乏。然而正是此项因素却给我们指出了突破障碍的广阔前景。
本文标题:环境对长寿的影响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yi/236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yi/2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