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一)种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对种分布区进行制图工作,必须以可靠的各个分布地点的资料为依据。描绘种分布区的基本方法是点图法,即将该种的每个已知分布地点用黑点表示在地图上。所用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分布区的范围、研究目的等情况来确定。但一般不必详细到区内“生境”差异引起的结构性分布变化,而以各分布点能表现出该种的“地理”分布范围为准。至于该植物在分布点的个体数量、对环境的生态影响等更是一概不予考虑,所注意的只是有或没有该种分布。
点图法所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但它不能清晰地表示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和边界,因此通常使用轮廓法来满足这个需要。轮廓法是在点图法基础上用封闭曲线勾绘出种的分布轮廓,便于分析和比较,是常用的方法。有时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性的边界线,或者在同一图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
对种分布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种和环境的关系。这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分布区结构
植物种的个体并不是布满该种的分布区的所有空间,实际上它们仅仅有选择地分布在适宜的生境。分布区内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不同程度的空间不连续性,把植物种的个体分割成数目多少不一的若干群体单元,它们便是前文谈到的种群(Population)。
同一种内的种群之间虽然常不直接相连,但仍可相互迁移(传播繁殖体),并能正常杂交进行基因交流,只是相距过远的种群间这种机会较少。有人认为植物种群的有效杂交范围不是以平方公里计,而仅局限在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空间内,生境间如出现很大差异,各种群还会分化为若干生态型。但生态型(或生态差型)间的分歧终究尚未超过种间差异(或为变种),即仍具有某种同质性,只是使种分布区的结构复杂化。
气候生态型是由于分布区内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而形成的。一般说气候生态型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年生长周期、耐寒性、耐旱性、光周期需求、生长速度、开花迟早、繁殖能力等方面。
土壤生态型的分化原因为各种土壤理化性质的地区差异,如酸碱度、含钙量、可溶盐含量、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土壤质地等都可能产生选择作用。分布很广的种类如蓍草(Achillea millefolium)、酸模(Rumex acetosella)等常有多种土壤生态型。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石灰岩上生长着Hutchinsia alpina,在附近的花岗岩上分布着它的变种H.alpina var. brevicaulis,两者各居不同基岩上面,是很明显的土壤生态型。
我们常可将种的分布区划分出两部分,一部分具有对该种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条件,另一部分(常在分布区的边缘)则不是所有年份都能保证其种子成熟,或不能保证所有生长地点的种子成熟,这样便导致种的个体数目减小,出现频率降低或生长不良。
因此,种的分布区既有整体的统一性,这反映种的实际生态幅度,又常常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态不均一性,这和种内分异密切有关。
2.分布区的形状
按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划分类型时一般归纳成两大类型。连续分布区,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被不可逾越的障碍隔断而失去交流繁殖体的可能性。有些种的连续分布区周围有岛状生长地点,但通常距离主分布区不远,表明彼此存在着密切联系。
间断分布区(不连续分布区),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中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或土壤等障碍隔开,各部分的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间隔的距离或跨越大洋、或在洲范围内不同部位。其中没有明显主分布区而呈星散状的,又叫星散分布。根据间断的地理位置,可以划分多种间断类型,举例如下:
本文标题:植物分布区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479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