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气象洪涝海洋灾害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气象洪涝海洋灾害 > 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与温室效应-绪论(2)

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与温室效应-绪论(2)

时间:2015-09-16 10:2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海平面升高,可能淹没沿海土地和增加风暴潮与风暴浪。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季风区。全球增温在季风区的主要影响是冬季风减弱与夏季风增强。因此,中国冬季增暖比全球平均要显著得多。夏季风增强将更能深入北方和内陆,使那里的雨水增多。在气象、水文与海洋灾害上的表现应该是冷性灾害(寒潮、霜冻、冷害等)有所减弱,热性灾害(台风、高温、伏旱、暴雨等)则有加强的可能。查阅中国古代气候史料,也证实在温暖期(3000—5000年前)洪水较多,而在寒冷期(3—6世纪、17世纪小冰期)的旱灾较多。在理论上的解释是,当大气增温时,空气中含水汽增多,潮湿不稳定能也增加;反之,在大气降温时,水汽含量减少,潮湿不稳定能也减少。这就形成了温暖期致雨过程明显强于寒冷期的原因。冷热与干湿的这种对应现象只存在102—106年之间的时间尺度里。这是由于时段太短,大气从全球看,增温幅度不够大和不够稳定,不足以引起含水量的相应增加或减少,因而也不会在降水上有明显的反映。时间尺度太长,则有明显的海陆分布与地形的变化,对冷暖与干湿的关系有所干扰,这一关系也难以明显反映出来。

    增暖也会对某些地区产生有利的影响,如有利于我国多年生林木越冬。相应的降水增加也有利于我国北方与内陆的少雨地区。但是,前面曾说过,各地的生产模式与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在沿海和海洋上还要考虑海洋条件)基本上是适应的。因此,对于改善了的温度与降水条件只有在改变了生产模式之后,才能很好加以利用;而在改变生产模式之前,仍然有可能使灾害增加。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是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降水增加固然有利,但水土流失将会更为严重,是一个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除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全球升温问题外,地表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地表层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发出了“自然界的报复”的警告。这种后果在水文灾害上尤为明显。

    陆地上的水是最珍贵的资源。因它只能从降水得到。水资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尤为珍贵。但是,正是在这些地区,特别在我国华北和西北东部受季风影响,一年降水集中在夏季的几场暴雨里。暴雨既是水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又是洪水的原因。是洪水还是水资源,主要取决于地表层的蓄水能力。人们破坏了自然植被,就显著地减少了地表层的蓄水能力,因而引起洪水灾害增加。在无降水时期地表层蓄水很少,又引起旱灾增加。

    地表植被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更是人所周知。因此,人类生产等各项活动的规模的扩大,已经和正在对自然界中微妙的平衡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是灾害增加的原因,也是当前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


  本文标题: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与温室效应-绪论(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aihai/104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aihai/10432.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与温室效应-绪论(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气象、洪涝、海洋灾害与温室效应-绪论(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