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4)

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4)

时间:2011-02-08 21:0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为什么说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世界经济地理的理论基础呢?首先,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如果承认区域经济地理(包括世界经济地理)是研究经济地域(包括经济区)及其系统结构的,那么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结构是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直接作用的结果,经济区则是劳动地域分工的高级地域组织形式。劳动地域分工愈发达,经济区域的内容也愈复杂,其地域组织形式也会多种多样。

其次,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正确分析经济地域形成发展条件因素的重要依据。各种不同的地域,其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为主导因素,如一些资源型的经济区;有的则是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起决定作用,如一些加工型的经济区;也有少数经济区是社会经济条件或人口劳动力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条件因素最后都要通过生产过程而作用于经济地域。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各自在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的作用,依据各自的条件与特点,充分发挥各自条件因素的优势的结果。显然,用已有的人地关系的理论,只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去解释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或者只强调社会经济因素,都难于把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规律揭示清楚。

再次,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科学地分析地域部门结构的有效方法。一个经济地域的部门结构(或称产业结构)与部门经济联系特点,是长期部门分工与地域分工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国内劳动地域分工、甚至是国际劳动的分工结果。一些发达的经济区,其产业结构已十分错综复杂,呈现一种多部门、多层次的复杂状况,有的是低层次的部门,如采掘工业;有的是较高层次的部门,如一些加工工业;有的则是更高层次的产业,如一些知识密集型工业部门。就其部门内和部门间经济联系的程度和范围更为密切和广阔,它不仅停留在经济区内,甚至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地域部门结构如何进行正确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只有从世界经济联系,全国一盘棋的角度,从该地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条件因素特点出发,即是只能运用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才能把问题揭示清楚。其它理论如人地关系论、生产配置论、地域分异论等,在揭示经济地域部门(产业)结构这一复杂问题上,都具有其局限性。

最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揭示经济地域系统分化、组合、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经济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由最初的一个或几个经济区逐渐发展成一个经济地域系统,以及经济地域的分化、组合和经济地域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等等。这些经济地域运动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它是劳动地域分工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运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不仅可以揭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还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地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除了遵循一个主要的、基本的规律——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之外,还受其它一些具体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大致有:

(1)经济地域不断扩展和生产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都不是平衡分布的,各个地域的经济也都不是同步发展的,它们都经历着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过程。生产又始终在不断集中与不断分散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着。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经济由中原地区不断向外扩展和现代工业由沿海不断向内地的扩展过程;美国经济最早于东北部十三州首先发展起来,之后逐渐向西和向南扩展;俄罗斯经济地域是从其欧洲部分中北部不断向外扩展,并由西向东不断运动着;其扩展的规模与速度则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等等,充分说明该规律的普遍性。

生产的集中与分散过程是与经济地域的扩展过程同步进行的。工业革命以前,在自然经济为主的情况下,生产在地域上的变化以分散为主,在分散的过程中相对有所集中。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工业生产内在属性和产业分布的经济、技术合理性的要求,生产则迅速趋向集中。生产向自然条件、燃料与原料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或其它社会经济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集中,从而形成了工业枢纽、工业中心、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经济区、经济地带以及城市群等。同时,在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中,生产不断分散的趋向也在发展。这种生产集中与分散的过程,不仅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小的地域里有所体现,而且在一个大的地域乃至在一个大的经济地带里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生产不断集中与不断分散的现象,在世界各地到处可见。如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工业生产迅速向太平洋沿岸地带集中,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太平洋工业带;与此同时,近年来,工业生产向内地及日本海沿岸地区分散的趋向也在发展。

总之,经济地域始终处于不断扩展和不断集中与分散的过程中,产业分布不平衡是绝对的客观规律,而产业的平衡分布则是相对的,生产力的分布始终是在不平衡中求平衡。产业合理分布与产业平衡分布应该是两个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一定时期内,产业分布的不平衡完全可能是产业的合理分布。因此,前苏联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于50年代以前提出的生产平衡配置的原则,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它既不符合经济地域运动规律,也不符合产业分布的现实,并与产业分布过程中经济技术合理性的原则相违背。就前苏联的现实而言,虽然它提出生产力分布“向东跃进”,但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时期内,其经济重心仍将是其西部欧洲地区。所以,现在前苏联已不把平衡性作为生产配置的原则了。但是,这一理论原则对我国科学教育界影响却很大,并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为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2)关于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规律 任何一个国家(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地域来研究)或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赖以存在的条件。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因而这些条件因素的组合特点及其对区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和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往往起主要作用,但有时人口劳动力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形成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一个经济地域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必有一种或两种条件因素为其主导因素,而其它条件则起次要作用;并且主导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非主导因素,非主导因素也可能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果我们把下列一些国家作为特定的经济地域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日本和新加坡则是位置交通条件,而法国则是上述两个条件因素共同起主导作用。在不同的主导因素的作用下,前者形成资源型的产业结构,次者形成加工贸易型的产业结构,而后者则形成资源与加工贸易混合型的产业结构等等。至于各经济区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也与上述情况类似,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3)关于生产地与燃料、原料地及消费区相互联系和互为制约的规律 对生产地与燃料、原料地及消费区三种关系的研究,应是经济地理(包括区域经济地理)所探讨的十分重要的课题。近现代的一些经济地理理论,诸如区位论、生产配置(分布)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乃至经济区划、区域规划的理论等等,往往都是围绕这一重要课题而展开的。这是因为经济地理(包括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业(或经济)的地域分布(或地域运动),而生产便离不开燃料与原料,生产的目的又是为了消费,因此三者紧密相联,其中,生产是三者关系的主导方面,上述三者在地域上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的过程之中。区域经济地理(包括世界经济地理)则更多地是从宏观角度来研究三者的地域运动规律。

下面以俄罗斯经济为例,考察一下三者关系的历史演变特点。俄罗斯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三者关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有自己的特点。早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落后,因此,三者基本分布在一地或较近的地域。当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和地域分工的发展,三者在大的地域上,便呈现分离现象,即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地集中在俄国西部欧洲地区,但主要燃料、原料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则在西欧各国,三者分布的性质具有半殖民地特点。十月革命后到50年代,由于强调了独立自主地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三者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阶段着重开发其西部欧洲地区的丰富资源,开展经济建设,并且主要依靠西部地区的国内市场。这样从宏观上便使生产地、燃料与原料地同消费区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50年代以来,三者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西部地区所能提供的能源和原材料日趋减少以及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从而使东部亚洲地区逐渐变成为全俄隐定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西部地区则仍是全俄主要的生产地和消费区。这样,从宏观上使生产地、消费区与燃料、原料地远离开来。特别应该指出:在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现代化的当今世界,三者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事例逐渐减少了,可以认为:三种分离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地域运动的主要趋势。

(4)经济地域的部门组合规律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生产部门组合(或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它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并为区域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和与之有关的经济类型所制约。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科洛索夫斯基提出的生产动力循环系统的思想,反映了生产的部门组合与具体地域上的自然、社会、经济诸条件紧密结合的客观规律性,从而形成不同特点的部门地域组合系统。

前苏联是世界上幅员最大的资源大国,又是计划经济国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部门体系和地域体系),其整个国民经济是属于资源型的重型部门产业结构。基础工业占很大比重,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产品有相当部分投入国际市场,而农业和轻工、食品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这样一种部门结构,与资源贫乏、加工型的日本、新加坡截然不同,同时也与同属资源型,但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的我国情况不尽一样。各个经济区由于其形成发展的条件和经济类型不同,而其部门结构也很不一样。各种类型的部门生产系统又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向着高层次不断发展,即由初期时主要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进而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多部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掌握经济地域部门组合的规律性,研究经济地域部门结构类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力水平的经济地域,并结合区域形成发展条件因素的不同特点,科学地组织地域生产,预见其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合理的部门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各经济区生产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的有机结合。

(5)关于经济地域分化组合及地域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 前已述及,经济区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产物,是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结果。经济区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条件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处于形成、发展和分化、组合的过程中,其地域系统也不断从简单到复杂,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地域系统的发展更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和实践性。

经济地域及其体系分化、组合与发展变化是经济地域运动的具体体现,也是上述规律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世界经济地理的重要任务,就是探讨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它对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吸取其有益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正确地制定我国的地域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经济地域系统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规律 经济地域系统与自然地域系统以及自然—社会生态系统是不同概念,各自遵循着不同规律,其地域界线也不完全吻合。但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物质交换过程,这种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展,人类与自然界间构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自然,就可以达到自然与社会生态相对平衡,使自然—社会生态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人们处于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之中。这样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近现代历史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严重破环自然生态平衡的事例是很多的,如美国由于过度砍伐森林、盲目垦殖而遭致30年代的黑风暴;前苏联于五、六十年代盲目垦荒也造成了大的黑风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现象。但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人类完全可以遵循自然—社会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促使自然—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这样的事例也不少,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德国对莱茵河、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综合治理,前苏联在中亚发展灌溉农业、扩大棉花生产等,都取得明显效果,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世界经济地理研究中,要重视经济地域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研究经济地域系统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吸取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地域系统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形成永续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地向前发展。

图3 世界经济地理理论体系图式


  本文标题: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3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