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经济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它是地理科学体系中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结合十分密切的基础应用学科。
产业活动(即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它既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活动。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则是人类一切产业活动的核心。人类的产业活动,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制约与反映出不同阶段产业活动的水平和特点。
人类的产业活动(经济活动)总是在具体地域上进行的,又与各地域和条件因素紧密结合着。在此基础上形成众多的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从而组成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在内的特定的地域产业结构。由于各个地域的条件因素与产业结构的不同,从而构成不同类型和特点的经济地域,进而形成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地域系统。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因素、产业结构、地域构造类型和经济地域系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不断地从低级发展到高级,从简单趋向复杂,乃致形成当今世界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
世界经济地理是把世界、各国、各地区作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地域系统来研究的。侧重于研究它形成发展的条件、地域产业结构、区域构造类型和经济地域系统,着重探讨几者的地域运动规律。
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以及诸社会经济条件等,它们都是经济地域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同地域诸条件的地域组合形成,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形式特点和经济地域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诸条件对经济地域的作用程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地域产业结构主要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地域的部门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国民经济诸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组合。它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和基本骨架。国民经济诸部门在各个地域的分布与组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地域部门结构既受条件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它又直接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地域分工状况的作用。空间结构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上的相互关系与组合形式。它主要通过经济核心、外围地域与网络系统三者的地域组合关系而表现出来。它是经济地域主要物质内容的空间表现形式。世界各国地区的空间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是由于其所在的位置、条件、发展特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的地域差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和诸种规划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劳动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联结成为统一的整体,不论是发达地区、或者是落后的偏僻地域,都在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中占有它的一定地位。
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主要受社会经济规律所制约。生产力状况和劳动地域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水平、内容和形式;生产关系(主要指社会制度与管理体制)是制约着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性质和方向的社会因素。前者是共有的规律,适用于一切生产方式和所有国家与地区。因而,世界各个国家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机制、内容与结构等,才有相互借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一规律是一种特有的规律,它为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所局限,掌握这一规律,有助于我们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使本学科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有利因素,以合理的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组织形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学习与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任务在于: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遵循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运动的客观规律,揭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诸条件的地域组合特点,探讨地域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基本特征,研究其经济地域的组织形式,阐述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发展趋势,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确认识世界的经济形势,外为中用,为合理地组织地域生产和布局生产力,加快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同时,这门学科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地了解世界,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方面,也肩负着重要任务。
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的教学计划中,世界经济地理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培养中学地理师资所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负有重要任务。其它高等院校如财经、外贸、外语、外事等专业也多开设世界经济地理或世界地理课,也成为它们的重要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本学科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学与经济地图学和计量地理等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自然地理学,尤其世界自然地理是学习世界经济地理的基础课,是学好世界经济地理课程重要的知识准备和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经济学对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理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尤其对世界经济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运动的客观规律,也有助于科学地揭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地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经济地图学和计量地理学是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由于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运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自然、技术、经济、社会诸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并处于时间、空间物质统一体的不断发展运动的过程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运动的观点、空间和时间统一性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联系与互为制约的观点、系统论的观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等,都是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观点。只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论,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地域分析,才能揭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世界经济地理对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运动规律的研究,不仅要进行质的分析与定性的论述,而且也要对其发展程度、内容和结构的水平、形式以及经济地域系统、类型等方面做出量的比较。不仅要说明过去和现在,也要重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因此,经济统计、图表分析、结构模型、发展远景模拟等数学方法,也是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随着世界范围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遥感技术、数学模拟和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改善和丰富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从而也必将推动这门学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本文标题:世界经济地理上篇前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6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