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

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

时间:2011-02-08 21:0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下篇

前言

世界经济地理学科的理论体系

学科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所探讨的主要规律(即主要理论),三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

世界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范畴,是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分支。世界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具体说,它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机制、地域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经济地域系统、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的学科,也可以概括为研究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经济地域是世界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客体,条件是任何经济地域赖以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地域部门结构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与基本骨架,经济地域系统是经济地域的表现形式。关于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可以下面的图式进行表述。

                 经济地域

形成发展的    地域结构(部门    经济地域

条件、机制    结构与空间结构)  系统、类型

               经济地域运动

首先,从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客体——经济地域谈起。

经济地域是一个泛意的概念,它是指国民经济诸部门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地域。它虽然与自然地域和行政区域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自然地域,也不是行政地域。它虽然与单项的经济地域,如工业地域、农业地域、交通运输网络及商业地域等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所不同,它是包括国民经济诸部门的综合性的经济地域。世界经济地理是把世界、各国、各地区作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综合性的经济地域进行研究的。

经济地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世界各地已有大规模的人类生产活动,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还不可能形成经济地域。在当时存在着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生产分布的地理描述,如国别地理、地方志等。当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劳动分工愈分愈细,形成众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地域分工日益深入复杂,部门之间、地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生产联系日益密切、频繁;这样,在经济比较发达和生产联系密切的地方,陆续形成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交通网络,出现了综合性的经济区,进而,在一国或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经济地域系统;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反映世界各国的产业分布、地域结构、地域系统与经济联系的世界经济地理学科才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地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它是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金融信贷、通讯信息、科技文教与其他服务性行业等第三产业,以及城镇体系等,在一定地域上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经济地域。

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条件,尤如人体的发育成长离不开空气,水与食物一样。这些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世界各国各地区由于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式的不同,因而形成特点不同、水平各异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即地域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地域结构也称产业结构,包括地域部门结构与地域空间结构,两者统一于经济地域内。

地域部门结构即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与地域的诸条件因素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国民经济诸部门的有机结合。任何地域的国民经济诸部门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繁杂的国民经济诸部门与地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往往形成若干个有机结合的部门系列(也称部门系统),进而组成一个地域的部门结构。部门结构的层次有高有低,并又有各种不同类型。

地域空间结构是指经济地域内,其经济核心与其外围及网络系统的地域组合关系。世界各国、各地区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特点不同,以及经济地域内外诸条件的不同,其空间结构类型则各种多样。由于空间结构的不同,则会存在不同的经济地域类型,从而,才有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

诸条件因素对一个经济地域的作用程度也在不断变化,还可以互相转化。如俄罗斯乌拉尔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其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将不断减弱,而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与人口劳动力条件的作用将不断增强,有可能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成为乌拉尔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

总之,诸条件因素对经济地域的影响,不是孤立地、静止地起作用,而是在动态中,在相互联系中共同作用于经济地域。因此,一定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在动态中,在相互联系与互为制约的过程中,去分析经济地域的条件因素。

在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为了对问题阐述方便起见,往往采取对诸条件因素逐个分别叙述的方法。其实,在经济地域形成发展过程中,诸条件因素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共同作用于经济地域的。诸条件因素的地域组合及其类型则是其对经济地域作用的形式。就单项来说,有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及其类型、人口劳动力的地域组合类型、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其类型等,这些组合形式分别影响经济地域的部门结构形式和特点。一个经济地域内的诸条件因素之间,也还有高一层次的综合地域组合关系,也体现自然、位置、人口与社会经济在一定地域上的结合,诸条件因素综合的地域组合类型直接影响经济地域的地域结构形式和特点。

总之,世界经济地理对条件因素的分析,与部门地理学有所不同,它主要不是对单项条件因素进行经济评价,而是侧重于研究诸条件因素在一定地域上是如何组合的,这种组合的形式和特点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地域的类型和部门结构的,诸条件因素是怎样一种发展变化趋势,将对经济地域如何影响等一些重要问题。

经济地域与地域部门结构  世界经济地理学科如何研究部门,实属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经济地理学界,还没有统一认识,有许多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诸如部门与区域的关系,部门在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地位,以及世界经济地理如何研究部门等问题。

部门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它在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部门即是经济(产业)部门(过去沿用生产部门),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诸非物质生产部门(如商业贸易、科技文教、通讯信息和服务性行业等)。
  本文标题: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3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世界经济地理下篇前言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