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宏伟战略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一五”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时期。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工艺,改造落后设备。从宏观上看,尽管这些年国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传统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也没能得到有效扭转。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大力推行环境教育,弘扬环境友好文化,倡导环境友好型的价值观念,推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决策体系,健全环境友好型的法律政策保障机制,不断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生态文明的传播和绿色情感的灌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当涵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领域,以及它们的交互影响和作用机制。(1)关于自然环境的教育。主要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2)关于社会环境的教育,主要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控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3)关于人地关系的教育,主要是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理性到理性,由“人定胜天”到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由资源掠夺型、环境破坏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由消极对待环境到积极保护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科学的内涵得到空前的拓展,环境教育的内容有了显著的更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环境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角度进行环境教育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密切关联,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人均资源的减少和人地关系的紧张,人口质量的提高导致资源利用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强化。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对人口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要探索人口发展的新思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计划生育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弱化。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倘若中国不进行严格的人口控制,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并建成发达社会。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教育 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相当一部分资源的后备储量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于努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与控制并重,走内涵提高型主导的成长之路。决不能竭泽而渔,铺张浪费,必须厉行节约,提倡理性消费,不仅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求,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求。中国与美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决不能像美国人那样普及私人轿车,像美国人那样大肆挥霍资源和能源。我们必须节约资源,尊重环境,始终坚持“过紧日子”。
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教育 人类应当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应当是互为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重大决策行为、经济社会发展务必建立在环境友好和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谋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科技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体现了环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应当利用有限的环境容量谋求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收益。经济活动必须约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环境承载阈限,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进行环境教育 人地关系协调的发展观,摈弃了以掠夺资源为基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标志的发展观,基于自然、经济、社会、科学的属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发展过程和人类未来。就此而论,新时期的环境教育决不能仅仅囿于单纯的环境保护,而要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的角度,从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角度,阐明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实现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人地关系是动态和发展的,环境教育也要有一个不断提升和充实的过程。
中国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0%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我国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我国燃煤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27%,是目前唯一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大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占到世界排放总量的13%,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到2040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将达2.38吨标准煤。考虑到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有限、生态平衡脆弱等基本国情,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阶段必须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型,现代化只能建立在高效利用常规能源和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之上。
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环境教育是生存教育 如今,一些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已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比如,臭氧层缺损、酸雨肆虐、水体和大气污染、恶性传染病传播、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都对我们构成明显的威胁。借助于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使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教育是全民教育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位公民都肩负有保护生态环境和协调人地关系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全体公民应当全面了解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养成环境友好观念,树立科学的环境发展观。
环境教育是终生教育 可以说,人与环境的关系贯穿整个生命过程和社会运动的始终。环境生态伴随我们成长,环境问题影响我们的发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人们也会用不同的环境价值观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环境教育具有终身相随的性质,既包括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包括单位和社区的环境教育。
本文标题:新时期环境教育-新时期我国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