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通常是指可以从中获取能量并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热、光、动力、电力等的自然资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能源生产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总和,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能及其他动力能(如风能、地热能等)发电量,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
能源指标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可具体表述为: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可具体表述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可具体表述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在历史时期,人们主要消费木材,辅以少量煤炭。工业革命以后,煤炭取代木材而成为主要能源。随着内燃机的推广应用,石油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后来天然气发展迅速,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能源危机,促使核能加速发展和普及,目前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法国高达77%,比利时为57%,瑞典为52%,韩国为35%,日本为33%,德国为30%,英国为26%,美国仅22%。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核电发展正在起步。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侧重于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比如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等。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
从能源利用趋势来看,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还会不断增加。考虑到石油本身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对于石油资源的严重依赖性,在21世纪前50年,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难以动摇。世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与石油大致相当,并且具有优质、清洁、高效的特点,因此,天然气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逐渐提高,未来可能作为替代石油的首选能源。许多国家出于能源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考虑,逐步改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调整能源发展战略,比如积极发展新能源,开发合成燃料、煤炭气化与液化、光能电池等新技术。不少国家致力于节能工作,开发降低能耗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由于能源的生产地与消费地往往不一致,因而能源贸易和运输广泛存在。波斯湾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蕴藏地和生产地,但当地石油消费有限,绝大部分石油出口到世界各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从波斯湾大量进口石油。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消费地则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导致大规模的煤炭运输。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水电资源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则是重要消费区域,于是形成了大规模的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能源跨区域的大规模调配,有利于能源调出区域和能源调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约为全世界的1/10,绝对数量很大,但人均数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常规能源储量来看,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具有显著优势。我国煤炭资源量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但人均资源量仅居世界第12位,按照目前的生产水平,可连续开采500年左右,比世界平均可采年限多300年。我国煤炭资源品种齐全,烟煤占3/4,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在保有储量中,非炼焦煤占2/3,炼焦煤占1/3,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的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不足之处是一部分焦煤明显不足,许多煤矿瓦斯含量高,容易引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此外,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要占到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3左右,而广大的南方地区,仅贵州省煤藏比较丰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决定了我国每年承担着北煤南运的繁重任务。
表8-2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年份 能源消费总量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 油 天然气 水 电
1978 57144 70.7 22.7 3.2 3.4
1980 60275 72.2 20.7 3.1 4.0
1985 76682 75.8 17.1 2.2 4.9
1990 98703 76.2 16.6 2.1 5.1
1995 131176 74.6 17.5 1.8 6.1
2000 130297 66.1 24.6 2.5 6.8
2004 197000 67.7 22.7 2.6 7.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55
本文标题: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谋略-能源工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oulue/266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oulue/2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