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太阳当然不是永远处于春分和秋分时的相对位置,而且更不是总处于正午时刻,这样就会把那种雏形的太阳辐射能分布,变得复杂起来。这种复杂是相对的,如果其他两项基本假设仍然成立,它对地理地带性的影响显然也还是简单的,它依旧可以使地球表面具有确切的空间分布规律,只不过在各个自然带的衔接处发生了重叠、往复或呈现较复杂的周期性变化而已。即它在现实条件下的状况,只起到一种模糊地理带界限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整个地带的原始形式,仍然是十分容易确定的。
现在分析第二项基本假设。在地球形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水这种物质形态,只是在其后的演化过程中,才逐渐地产生了水,并且集聚起来,最终形成了占地球表面积约71%的水体。从水的出现到近乎常数的大规模水体的形成,对于理想状况下地理地带性的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水体的基本作用表现在哪里呢?由于水与陆地物质相比,在性质上表现了巨大的差异,加上水对于运载能量方面极其活跃的特性,因此就使地球的表面改换或修正原先无水时太阳辐射能的收支状况。水能够蓄积巨大的能量,使其在缓和能量输入输出时的速率、迟滞太阳辐射能迅速返回空间、水平补偿能量存在的差异、形成能量流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水又是生命的源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存活的必需条件,也就使太阳辐射能具有与以前完全不相同的转换方式。这样一来,地球表面不仅只是作为能量流通过程的中继站,还同时具有在不同物质组成时的复杂吸收和发射能量的非均衡特点,逐渐形成了能量分配不均一的空间场,也慢慢地具备了非均衡贮存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功能。非均一分配的能量空间场,它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必然造成某种形态的梯度,有了梯度就有了主矢量方向的流或运动,运动的结果加强了能量在水平方向上的交换,从而引起沿纬度分布的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地理地带性,大大背离了原定的理想状态,产生了复杂得多的畸变。水和陆是地球表面具有第一级差异的物质体系,进而在陆地上,其物质组成仍然是复杂的和非均一的,这种次一级的差异也必然引起次一级的地带性畸变,此种畸变一直达到某种微观的尺度,发生了在畸变程度上的等级系列。与第一项假设相比,第二项假设的现实化,将会给地理地带性的理想表现带来更大程度的破坏。由此看出,海陆物质体系的差异、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差异,物质组成上的其他差异,共同改变了地表空间中能的收支、贮存、流动、交换和利用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其直接结果只能是大大增加了地带性空间分布的复杂程度。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三项基本假设。从地形起伏开始产生的年代起,地球内部的物质就经历着各类强烈的运动,这种动力学特征使得地球构造运动不间断地进行着,其结果造成了地表面的极端不光滑,高低参差、起伏纵横,破坏了地球体作为光滑完美的几何形状的假设。尽管以太阳辐射能为主要动力的外力作用,也在不停地对表面进行剥蚀和夷平,但是活跃的地球内部动力学特征,使得规模宏大的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不断进行,使地球表面凹凸不平,一如目前所处的这种真实地表特征。这似乎是推翻了假设三,实质上却是假设三的深化,因为地表面的不平滑与高低起伏,对于太阳辐射能以及物质差异所引起的畸变,起到了强烈的再分配作用,把本来已十分复杂的地理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莫辨。
现在我们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建立在基本假设上的理想地带性规律,其产生的唯一原因为太阳辐射能在一个特定球体上的分配规律所致。如果不是地球,而是另一个类似的星体,同样也可以表现出分带性的规律,当然具体情况还须取决于距离太阳的远近、星体本身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等特征。此种理想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受到干扰和影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在南北纬度23°37′之间范围内的有序性周期变动,它使得原先十分精确的地带性规律具有南北摆动的连续变化,从而模糊了或重叠了原来地带性全球连续的单一性分布特征。如果仅仅是这样状况下的地带性变化,对于地理地带性的划分,仍能看出清晰的规律以及明显的沿纬度带分配的特征,只不过把理想地带性实施重叠并周期交替而已,因此在真实地带性分布的解析中,此项因子的干扰事实上允许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考虑。
本文标题:地理地带性解析(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