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理论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理论地理学 > 地理地带性解析(2)

地理地带性解析(2)

时间:2010-01-29 02: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F=蒸发率=E*/P* (12.11)

  E*为年蒸发量。

D'=辐射干燥指数=R*/LP* (12.12)

  R*为年太阳净辐射值。

  倘若不考虑土壤水分贮存的变化,则可很方便地推导出:F=1-C,布迪科已获得

1-C=F=f(D') (12.13)

  此式与公式12.9等同。由此处起,列图将包文比

B=H*/LE* (12.14)

  引入到以上概念中,即把年显热通量H*与年潜热通量LE*之比率(即包文比B)代入方程,使用符号D表示干燥率,以区别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D'。列图的推导为:

R=H LE

P=N E

  这里唯一不同的是,列图应用的为实际表面上的年平均净辐射值R。在他的推导中,实现了这样的结果:

(1 B)(1-C)=D

  布迪科的公式仅仅表达了水量平衡与能量平衡的原则,并不完全具备计算意义的常数或系数。但是在列图引入了包文比B之后,将原先的布氏方程改变为:

  于是它们变成了可以确定的数值。这样将能比较容易地找出B、F、D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关系的“共轭对”,只要知道共中的任意两个,那么第三个很快就可以得出。

  我们还注意到了桑斯威特的湿润指数M与辐射干燥指数D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于一个充分湿润的地表空间而言,B≈0,即有

M=100(D-1-1) (12.17)

  显然,包文比B是D的待定参数,在解方程时,可应用:

C=1-[DtanhD-1(1-coshD′ sinhD′)] (12.18)

  而列图更简化为:

C=1-tanhD (12.19)

  由此,人们可以得到一套参数集合,即径流率、干燥率和包文比,并用它们近似合理地表达地理空间中能量、水分的收支平衡以及在地理地带性中的定量特征。

  我们之所以说这个第二阶段关于地带性阐述是半理论的,就在于它们虽然已经接触到了地带性产生的能量原因,但并没有深刻剖析它;虽然也拟定了一些定量指标,但过于概念化,不具备解析的功能;虽然也大略地谈到了地理面中的一般地带性分布,但是尚未涉及到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等的实质以及整个地理地带性的统一基础。尽管如此,该阶段对于地带性的认识,有其独特的贡献,把这方面的研究,深入到了实行地理空间分布纯理论分析的边缘。以下我们大致介绍一些应用该阶段成果的例子。

  (1)苏联德罗兹多夫(Drozdov),以区域的生物年净生产能力(吨/公顷·年)与年净辐射值、辐射干燥指数作了对比,它对于进一步联系地理空间生产力与自然条件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路径。他认为,格利高里也夫院士与布迪科所提出的辐射干燥指数,当其数值表现为1时,可以定为生物生长的最优指标。

  (2)笔者根据中国的资料,将辐射干燥指数沿东部季风区的京广一线,按纬度顺序列出共分布(图12-5)。[211,212]与此相对应,笔者也统计了沿京广一线的粮食作物年平均产量的分布,明显地看到了与辐射干燥指数分布的相符性。

  (3)笔者应用净辐射值与辐射干燥指数的综合效应,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进行了验证和说明,发现区划所作的空间布局是准确的。表12-1即为所作的评定结果。

  (4)据同样的原理,笔者对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分布,作了以水热条件为基础的划定,并体现在图12-7中。分布,

  以上我们大略地叙述了半理论阶段对于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到纯理论分析的阶段。
  本文标题:地理地带性解析(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lun/74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lun/743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地带性解析(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地带性解析(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理论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