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途径
(一)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步骤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的各个基本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了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教学系统(表5-1):
从表5-1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有6个基本环节,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步骤即围绕这六个基本环节展开:
1.确定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在全面研究学生实际可能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
2.选择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的最优标准。
表5-1 教学系统及组成(据巴班斯基)
3.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制定一整套在可能条件下的最优方法和手段。
4.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制定的教学方案。
5.实施教学方案。
6.根据选定的最优标准,评价教学效果。
(二)实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途径
1.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三要素。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政治品德各个方面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什么,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总称。制订教学策略即采用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判定,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测,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确定教学目标是核心,制订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
(1)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层次以及学生行为变化。
(2)根据教学媒体的技术和经济特点,以及各种教学媒体表现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功能,选择最佳教学媒体。
(3)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媒体的功能和学生的心理变化,确定教学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
(4)建立体现教学媒体优势的最佳反馈渠道,充分发挥教学媒体在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程序方面的作用,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5)把多种教学媒体组合在一起,发挥各种教学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形成教学媒体的优化结构。
(6)编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表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等。
在进行课程、单元教学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程序:
(1)列出教学课题,陈述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
(2)列出学生特点。
(3)确定教学目标。
(4)列出每一目标的教学内容。
(5)预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达到各个目标的基本标准。
(6)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
(7)协调所需要的教学服务(预算、设备、仪器、人员和时间等)。
(8)根据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评价教学效果,修改教学设计。
2.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随着对电化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人们已经意识到电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而且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对于人的神经系统获取信息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电化教学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成果表明,在人的感觉系统获取外界信息时,当单一形式的外界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后,主观感觉量就会降低,因此最敏感的信息在于外界刺激形式的变化。视觉系统是时空信息的最佳接受系统,但是时空系统只传送最主要的、经过感官精炼的外界信息,因此要达到预期的感知目标,必须突出被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减少外界刺激的冗余度。由此看来,以视听综合效应为主的,灵活多变的电化教学比单一的语言文字描述为主的常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应当引起更高的重视。要提高电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关键在于使电化教学从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着重解决“为什么用”和“怎么用”的问题。
利用电教媒体表现地理知识内容,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从常规的以文字和地图来表现知识扩大到以形声并茂的图像来表现知识,直观性更强,更接近“真实情景”,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加以调控,如:
(1)把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的“原形”显示出来: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如火山喷发、冰川移动、热带和极地景观,是学生尚未亲历的,仅凭语言和文字描述,难以使他们形成正确表象,而录像和投影幻灯则可以把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的“原形”作动态的或多方位的立体显示。
(2)把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许多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如大陆漂移、水循环、大气环流等,演变时间长,空间跨度大,学生不可能完整地观察到,仅凭示意图来说明,学生只能看到符号化的概略状况。并非看到连续的完整的演变过程,而录像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这些过程在课堂上即时地完整表现出来。
(3)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本质特征准确地揭示出来。常规的以地图揭示地理分布规律的方法,可以对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地理分布作整体的说明。但是地图的容量大,各种符号与色彩的迭加又会干扰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判读,而且不易对影响规律的因素做出单一分析。利用投影片可以复合、抽拉、旋转的特点,可以分步显示分布规律,同时分析成因。对某些更为抽象的事物特征,如大气中水汽的饱和与凝结,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更利于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理解。
(4)更有效地训练读图与填图技能:地图是经过一定抽象和概括的地理事物“形像”。由于一般地图上的内容较多,各种线条和图形迭加在一起,学生难以迅速找到应该观察的内容。利用投影片可以将地图内容“单一化”,先分解再迭加,使学生直接观察到应该判读的内容。对矿产资源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等都可以这样处理。用填充图册作练习,教师在课后才能评定成绩。利用空白投影片作练习,可以多人次使用并当堂获取反馈。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利用电教媒体传递地理教学信息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电化教学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需要从单纯考虑各个教学因素的优化深入到考虑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其核心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和推进教学过程,改革课堂结构,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改革课堂结构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所包括的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和所用时间。如果一节课所包括的教学环节不同,或者包括的教学环节相同但顺序安排和时间分配不同,课堂教学过程也会不同。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有:
(1)组织教学: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本环节一般应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检查复习:主要功能是检查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情况和对学习新内容的准备情况。本环节一般应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段。
(3)学习新内容: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完成本课预定的教学任务,掌握新的教学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环节,占用的时间最多。本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中段。
(4)巩固新内容: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并评价教学效果。本环节一般安排在学习新内容之后。
(5)布置作业: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明确课后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本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结尾。
由于课堂结构的不同,课堂教学可以分为综合课、实习课、练习课、复习课和测验课等不同课型。作为主要课型的综合课应完整包括上述五个教学环节并顺序展开。改革课堂结构,可集中考虑以下几点:
(1)让某些教学环节相互交叉、重复出现。如组织教学,除在课堂教学的起始专门安排外,还应在其它环节的开始或进行中多次重复。这是因为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心理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样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组织教学,才能保证学生认知的深刻性,从而真正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能。有的学者甚至提出,通过教学来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其学习兴趣和情感,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同等重要。又如巩固新内容,除了在全部完成新内容之后加以安排,还应该在学习新内容的环节中有意识地插入检测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同时获取反馈以及时调节教学过程。如果仅在课的最后安排一个综合性练习,仍然是难以达到巩固和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的,如果学与练的时间间隔过长,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实现教学环节功能的多样化。如检查复习时,不仅要注意使学生再认或再现以前学过的内容,还要直接揭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的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本课内容的方向上来。又如学习新内容时,应该随着知识点的转换,及时组织教学和巩固新内容,保证学生在达到某一个具体目标时的认知过程的完整性。再如,中学地理课一般不要求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作业就可以与巩固新内容合并成一个环节。
(3)进一步划分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可以逐一完成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而毋须一定将各知识点环扣环地推进。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认知程度也有较大差异。考虑到这两个方面,在学习新内容的环节中,必然可依知识点的转换划分出若干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步骤。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教学步骤中学生应涉及的认知阶段,应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体来与之配合,并在各步骤之间自然承转。如果这样来考虑教学环节的安排,课堂教学必然是层次丰富、节奏适当、承转自然,而不是平铺直叙、一灌到底了。
本文标题:实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途径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aocai/131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aocai/1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