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3)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3)

时间:2012-11-20 16:2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教学难点】
  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中国地形图挂图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 线: ( )山——( )山——( )山
 
第二阶梯
 
 
 
界 线: ( )岭——( )山——( )山——( )山
 
第三阶梯
 

  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学生答)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讲授新课: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  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教师:请同学们用彩笔在教材山脉图上分别将同一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如,先把天山、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 …,观察形成的图形。(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并用不同的彩粉笔连接山脉)
  学生: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
 
 
 
横断山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南侧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教师:为了更好地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找了一首《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分布歌诀》,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的。我们一块儿大声地读一读!(教师在黑板上的板画上随着歌诀一一点出)
  中国地形多样成,西高东低三级明,
  山区面积三有二,山脉交错网格形。
  山脉走向分四种,每种三列看分明,
  山脉骨架牢牢记,地形网格块块清。
  贺兰—六盘—横断山,大—太—巫—雪,长—武—台,
  阿尔—祁连—喜马山,天—阴,昆—秦,加南岭。
  山脉骨架构成网,高盆丘平网中填,
  四高四盆一二级,平丘陆架东相邻。
  3.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5:全班分成三组,看“多媒体课件《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听着优美的旋律,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一组:看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第二组:看图片、录像、欣赏名曲、赏析《敕勒歌》,讨论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第三组:看图片、录像,讨论地形与民俗的关系。(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学生:代表发言(略)
  学生:共同归纳出——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
教师: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板书设计】

  1. 地形复杂多样
  2. 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3. 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本文标题: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sheji/429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sheji/4292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