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作学习抓落实。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避免放任、随意和低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交流,做到小组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讨论学习时间适度,学习内容有价值,交流方式、学习结果有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例如:讲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教师把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担任一个角色,即农业部门、企业老板、政府部门、普通市民,讨论如何开源与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每个小组确定好本组的小组长及发言人,通过小组的交流与研讨后,教师依次请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各小组发言实录:
农业部门:改变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改变化肥的功能与结构;种植耐旱植物……
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高水的费用;建设水利设施;开发新的水资源,如冰川……
企业老板:进行污水净化,再利用;用化学方式净水,合理分配水的使用,不能滥用水……
普通市民:一水多用;节约用水;邻里之间交流节约用水的方法……
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示材料,如北京市节水措施视频,“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等,及时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
3、体验活动重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很重视活动的开展,这是针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度体验,但也不能忽视结果。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学生经历活动后,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说说活动的收获,特别是地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等,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例如:讲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开展以下游戏活动:请二十四位同学作为二十四个时区,一位同学作为地轴,这二十四位同学围绕着这位同学转动,演示地球自转,教师指定一位同学的地方时,请其他同学说出此时自已所处的位置地方时是多少,后总结出计算地方时及区时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对活动后感悟的提升。
4、自主学习需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此前题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前题下,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
例如,上到“山岳的形成”时,教师先演示沉积岩地层的形成过程,补充岩层新老关系的内容,然后板书水平岩层示意图,要求学生画出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学生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请学生上台绘出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体现向斜构造,有的体现背斜构造,有的体现断层构造,有的表现出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等等,教师再让学生比较所绘作品岩层的形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向斜、背斜、褶曲、断层的概念,进而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是岩层受到内力作用时的情况,如果背斜、向斜受到外力侵饰作用,会形成什么地貌类型呢?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后,针对学生学习上的疑难,做了一个小实验,拿出细竹竿,手握竹竿两端向里不断弯曲,直致竹竿从中部折断,以此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由此得出,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反而形成山岭,从而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达到了“能学”、“会学”、“想学”的目标。同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促进,学生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燃烧得更加旺盛。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几个基本视角(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9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