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4)

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4)

时间:2011-07-13 10:2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教师研究
教师学习虽然有某种独立的价值,但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如果教师“学习”之后,能够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学校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进入“研究”状态。

 

一、解释: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行动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

1.校本课程开发。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行动研究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但至少可以说,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显示为行动研究。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行动研究之所以重要,部分也因为它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道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那么就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行动研究,不能成为行动研究的旁观者。

2.校本教学研究。也就是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对教师来说,这种校本教学研究常常显示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的个案,有人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也就是教学个案研究(lesson case study)。

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数与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课例研究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行动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其重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比如除了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比如,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课堂来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有些类似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制度和形式。

比较经典的案例是1953年叶苍岑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该案例曾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1]自《人民教育》介绍了普希金对我国语文教学的意见后,全国语文教学界迅速出现相关的讨论和实验研究。但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如过去对任何文章都是“逐句讲解”,学习“红领巾教学法”后,对任何年级的任何文章都用“谈话法”、“表解法”,甚至教任何课文都套用《红领巾》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板书形式,大讲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传略”、“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等。“红领巾教学法”几乎成为当时中国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红领巾》教学中的“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合法的“课型”。

3.校本管理研究。教师除了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外,也可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当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的管理问题时,行动研究就显示为校本管理研究。

[1]叶苍岑:《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人民教育》,1953第7期。
  本文标题: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313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313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